医林仁心
 页 | 末页
1
医林仁心发表于 2014-7-8 19: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医林仁心 于 2014-7-8 19:35 编辑

基本资料:患者,女,27岁清丰南乐县人士,农民,未婚、2012年3月10日就诊.
主诉:患者17岁月经初潮,量少色淡,两三年来不知什么原因,月经渐渐减少直至停经。
现病史:患者月经逐渐停止,平时有头昏耳鸣、腰酸腿软、身体消瘦、纳差便稀、口干舌燥、五心烦热、潮热汗出、面色黯淡、两颧潮红、皮肤干燥...两三年来曾让不少医生看过,由于求治心切,曾找医学专家不断交流和博览群书。患者自述2011年5月有位专家看过,并说舌质红,苔少,脉细而数。11年底医生说舌质淡、苔少,脉细而涩。服中药很多,疗效不佳,具体用药不详。2012年3月就来这里请您给看看,刻诊:除上述症状外,还表现有精神怠倦、面色晄白或萎黄,畏寒肢冷、夜尿频多,大便不实,舌质淡而胖嫩、苔薄白而脉沉迟。
既往史:无遗传病史和传染病史及不良嗜好。
病因病机分析:
1.根据患者月经超龄未至,为禀赋素弱,肾气不充、天癸未至、冲脉未盛、冲任不通。
又因肝藏血、肾藏精、肝肾亏损,则精血不足,故月经超龄未至,初潮延迟、量少色淡、渐致闭经。
2.肾主骨升髓,脑为髓海,肾虚则头昏耳鸣、腰腿酸软
3.阴虚津液不足,故消瘦、面色晄白或萎黄、皮肤干燥;阴虚生内热,故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汗出、两颧潮红。
4.肾阳不足,肝血不荣,故面色黯淡、舌红苔少
5.脉细或细数均为肝肾阴虚之象。
6.阳虚生寒,故畏寒肢冷;肾气不约,则夜尿频多。
7.舌质淡、胖嫩、苔白、脉沉迟,均为肾阳不足之象。
证型:肝肾亏损型闭经
治疗原则:补气养血、补肾养肝、调经
选方:归肾丸合人参养营汤加减
拟方:党参15黄芪15当归12川芎12白芍12白术12麦冬12陈皮12熟地12山药12边桂10山茱萸12茯苓12枸杞子12菟丝子12杜仲12龟板15紫河车5鹿角霜12川淫羊藿12巴戟天12鸡血藤12甘草6(单位克)水煎服、日一剂.
用药分析:方中党参黄芪当归四物补气养血调经,白术陈皮茯苓健脾利胃助生化之源;麦冬滋阴生津;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滋养肝肾壮腰固冲;杜仲菟丝子补益肾气;加龟板鹿角霜紫河车血肉有情之品及鸡血藤以助养血调经,另以巴戟天边桂淫羊藿温补肾阳;甘草调和诸药。
效果观察:因患者路途偏远,便取药20剂。4月2日复诊患者自述感觉,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口干舌燥、五心烦热、潮热汗出均有明显改善,饮食、体力增加,服药后并感觉小腹微胀、乳房微胀、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加。
刻诊:舌质淡以转红润、脉象沉迟以转中取有力而微数;建议患者继用原方加刘寄奴12凌霄花12丹参12红花10山楂12香附12连用六剂煎服。
4月八日复诊患者自述,月经来潮,量少质稀,刻诊后,继服二诊方六剂
4月14日复诊,伴有诸证基本康复,建议下次月经来潮之前再服六剂
五月十日患者前来致谢,反应月经正常,诸证消失告知痊愈
治疗体会:本病例的治疗,基本采用了补气养血、滋肾养肝调经之法,并在一定时期,佐以活血行气通经、先攻后补、因势利导才获良效,至于先攻后补、因势利导之法,若用活血通经之药,连服几剂后看情况,如能见到月经周期征兆,用先攻后补之法一次不效可反复三至四次,直至月经来潮痊愈为止,也正吻合于临床调补肾阴肾阳对妇科病的作用机理。
上述病例以供朋友们学习参考讨论,有不当之处敬请回复指教

评分

参与人数 3专业积分 +1 得票 +2 收起 理由
dz_1860 + 1 我很赞同
78013 + 1 原创内容
宝命堂主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