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
 页 | 末页
1
雨过天晴发表于 2007-9-8 18:26:44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5年4月3卷8期 文章
加入收藏夹
【关键词】 医疗卫生状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韩俊 罗丹

  在所调查的100多个行政村中,平均每个行政村有医疗诊所2.3个左右,在这些医疗机构中,80%以上为各种形式的私营经营诊所,可以说,私人诊所是农村医疗服务的主要供给者。

  村级医疗机构规模小、设备简陋、药品种类少

  本次调查了解了190个医疗诊所的经营情况。在190个诊所中,53.2%的诊所是个体或者私人所有,12.1%属于集体所有私人承包,还有16.3%属于村医或卫生员联办的诊所,这样,在所调查诊所中,约82%的诊所是私营性质的,乡镇卫生院设点或者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诊所合计仅占18.4%。村级医疗机构的规模相对来说都比较小。规模较大一点的医疗机构有的是坐落在调查村的乡镇卫生院,有的是原来属于集体所有现在被承包的较大的诊所,其余绝大多数村级诊所的建筑规模都很小。在所调查的村级医疗机构中,21.5%的诊所只有一间医用房间,23.7%的诊所有2间房间,25.8%的诊所有三间房,拥有4间及4间以上房间的诊所合计为29%。村级诊所的固定资产都比较少,包括房产在内,大多数(65.9%)诊所的固定资产在20000元以下。很多诊所的设备非常简陋,只有一些高压消毒锅、听诊器、血压计等最基础的医疗器械,约60%的诊所各种设备价值合计在1000元下,80%的诊所设备价值在5000元以下。村级诊所的药品也比较少,51%的诊所药品价值在5000元以下,75%的诊所药品价值在1000元以下。

  医生的文化素质低,难以满足农民就医需要

  从调查来看,59%的诊所是1个医生,85.2%的诊所是1个或者2个医生,拥有4个及4个以上医生的诊所合计不到8%。在所调查的村医生中,84%的医生是男性,女性较少。45岁以下的占48.2%,50岁以上的占30%。从从业年限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业的人数占了51.4%,其他将近一半的村医生在80年代以前就已经从事农村医疗职业了。在80年代以前从业的人员中,很多都是集体经济时期的赤脚医生,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从文化程度与从业年限的关系看,文化程度越低者,平均从业年限越长,文化程度为初中和小学者的平均从业年限都在30年以上。从文化程度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从业的医生中,初中和小学学历的合计占30%,高中及以下从医者的比例合计为43.3%,医生的文化素质明显低于80年以后从业者的比例。80年代以来村医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中专和大专层次,这两者的比例达到了88.6%,极少有从医者具有本科学历。从不同年龄段来看,年纪越轻,村医的文化程度越高,35岁以下者基本上都是中专或大专文化。而46到55岁这个年龄段的村医的文化程度相对最低。农村诊所中77%的乡村医生接受过培训,卫生员和接生员有的也会接受一定的培训,但是比较少。从村医培训的渠道看,比例最大的是乡镇和县级部门的培训,这类培训一般都是强制性的。在医生访谈中,很多村医对地方卫生部门强制要求的培训颇有微词,认为“收获不大”。据反映,村医培训就是走过场,只要交上钱就行,卫生部门就是为了借机收钱,不然不给办证。在访谈中,很多医生都觉得自己的医术不行,需要提高,有些私人医生还自己找关系、花钱到大医院去学习。然而,很多村医都是小本经营,很难在学习上投入多少资金。

诊所药费收入占其总收入的72.7%

从调查结果看,集体所有制诊所在收入总额上要大于个体私营诊所。乡镇卫生院设点的总收入最高,年收入额平均为10万多元,集体所有集体经营诊所的平均年收入达到3万多元,集体所有个人承包的诊所年均收入在2.5万元左右,个体私营诊所的平均年收入则在2万元左右。就所调查诊所的整体情况来说,其年平均收入大约为3万元。村级诊所一般都是盈利的,70%的村级诊所年收入在20000元以下。在诊所的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是药品收入,调查表明,诊所药费收入占其总收入72.7%,治疗收入占14.4%,疾病预防收入占2.2%。

  村级卫生机构深受乱收费的影响

  对于村级诊所,上级部门几乎没有资金支持,村委员也很少有资金支持。从调查来看,只有7.4%的诊所能够获得村里的补贴,其他绝大多数诊所都是自负盈亏。在获得补贴的诊所中,所能得到的补贴额也很有限,从每月几元到20元不等。

  上级卫生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对于村级诊所主要是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这些管理对于规范农村医疗市场、保证药品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有些地方管理的营利倾向和形式主义严重。有的只管收费办证,对农村医疗人员的资格把关不严。上级的管理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把管理变成收费,不但不能提高农村医疗服务的质量,反而更加重了农村的医疗负担。在广西自治区北流市六靖镇长江村,一个年纯收入7000元的村级诊所,各种收费达3468元。在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棱底下镇小寨村,据一位行医刚半年的医生说:“为了开业,我就向上级管理部门交了4000元,其中医院管理费2000元,药检局500元,工商局500元,防疫站200元。为了各种费用,我不还得向病人们伸手吗?”山西省一个村的医生反映,一块15×30cm的塑料板打上“严禁伪劣药品”六个字就需要20元,发一张药品管理条例就要收200元。每年来村卫生所检查的部门多达4~5个,每年在这些方面的冤枉钱就达到2000元。有的地方卫生院更是舍本逐末,把创收作为医疗服务的最终目的。如在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沂蒙革命老区的一个村子,在对村医的访谈中了解到,医院要求村诊所与他们签合同,该村800多人,要求每月卖掉1300元的药,完不成任务诊所就要被罚款。据介绍,旺季(也就是疾病多发季节)还可以,淡季诊所就很难完成任务。在医院与诊所签订销售任务合同这件事上,医院的盈利性曝露无疑。作为一个救死扶伤的组织,医院的指导思想不是救治多少病人,而是卖掉多少药物,获得多少利益,这种可怕的背离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河南永城县条河乡堤湾村李医生认为:管理部门应该维持公正,限制药价,不乱收费,而不是搞冠冕堂皇的这个证件、那个执照,弄得医生只想钱,治病救人倒成了次要的了,这样不行!在农村医疗这块瘦得几乎没有肉的地方,有关管理部门还在试图挤油水,实在太不应该!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细雨闲花
2
细雨闲花发表于 2007-9-9 12:30:52 | 只看该作者
:lol :lol :lol :lol :lol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二月
3
二月发表于 2007-9-9 13:54:5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顶一下!:victory::handshake :lol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zsqnk888
4
zsqnk888发表于 2007-9-10 17:24:24 | 只看该作者
:lol :lol :lol :lol :lol :lol :lol :lol :lol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