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l8742693
1
wjl8742693发表于 2013-7-22 20: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染性软疣是由痘病毒中的传染性软疣病毒所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其特点为在皮肤上发生蜡样光泽半球形丘疹,顶端有脐凹,能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本病可接触传染、自体接种或通过性接触传染。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潜伏期为2~7周,皮损为米粒大至豌豆大的半球形丘疹,灰白、乳白或正常肤色,周缘微红,表面光滑如涂蜡,中央凹陷如脐凹。挑破顶端,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软疣小体)。损害数目多少不等,散在分布,互不融合。皮损可发生除掌跖外的任何部位,儿童好发于面部、躯干及四肢,成人好发于下腹部、耻骨部、生殖器及股内侧。在男性同性恋者,其皮损可发生在肛周、唇、舌及颊黏膜。极少数患者其损害偶可角化而似小的皮角,称之为“角化性传染性软疣”。本病有自限性,一般持续数月至数年,可自行消退,病程与数目无关,愈后不留瘢痕。
治疗
本病主要是局部治疗,其目的是除去软疣小体,破坏包囊,常用方法如下:
1.局部常规清毒,持尖弯蚊式血管钳钳夹疣体,将乳酪样物挤出;或用无齿镊夹住皮损,用力连包囊一并挤除,然后涂以2.5%碘酊或石炭酸或三氯醋酸,压迫止血。亦可用黑头粉刺压出器挤压出软疣小体,再涂2.5%碘酊。
2.可用电解或液氮冷冻。
3.2.5%碘酊点涂软疣,2次/天,约半个月可愈,适用于较小损害。
4.用0.1%维A酸乙醇,或用10%水杨酸冰醋酸外搽也有效。
5.如系性传播患者,应给予其他性传播疾病检查,其配偶或性伴亦应检查,若已有感染者亦应治疗。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