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l0701
141
 楼主| lrl0701发表于 2015-1-2 14:49:05 | 只看该作者
接上一贴。

上一贴,学习了大柴胡汤证(阳明少阳并病),柴胡桂枝汤证(太阳少阳并病),柴胡加芒硝汤证(阳明少阳并病)(又稍有区别)

下面看看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4.3.5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第一百四十七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按说,伤寒五六日(时间词),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是不是柴胡加芒硝汤证呢。
但又见小便不利,渴而不呕(渴是阳明,不呕,是少阳不见吗),但头汗出,住来寒热(还是少阳,但没见呕的情况),心烦者,此为未解也。

前面的大柴胡汤证也有下利的情况(说是热结旁流的下利)。
书上对本条说是:少阳病兼水饮内结的证治。
小青龙是外有表寒,内有水饮。五苓散是饮水即吐,猪苓汤是水蓄下焦。这里是往来寒热,水饮内结,以致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往来寒热,心烦,在桂枝甘草汤里有心烦,小建中汤里有心烦,黄连阿胶汤也当有心烦。

书上说:伤寒五六日,经过发汗复下等法治疗后,致表证已罢,邪入少阳,其往来进热,胸胁满,心烦,是少阳柴胡证。惟少阳证侯一般是胸胁满,呕而不渴,小便自可。今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当是少阳病兼水饮内结,又与纯少阳者有所不同,因少阳主手足少阳两经及胆与三焦两腑。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每可导致三焦决渎功能失常,故水饮留结于中则胸胁满微结。水道失于通调,阳气不得宣化,因而小便不利,为渴。胃气尚和,所以不呕。但头汗出,亦是少阳枢机不利,水道不畅,阳郁不能宣达于全身,而反蒸腾于上部所致。主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于和解少阳中兼以化饮解结为治。
唐容川说:已发汗,则阳气外泄矣。又复下之,则阳气下陷,水饮内动,逆于胸胁,故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水结则津不升,故渴。此与五苓散证同一意也。阳遏于内,不能回散,但能上冒,为头汗出。而通身阳气欲出不能,则往来寒热。此与小柴胡汤同一意也。此皆寒水之气,闭其胸膈腠理,而火不得外发,则返于心包,是以心烦。故用柴胡以透达膜腠,用姜、桂以散撤寒水,又用栝楼、黄芩以清内郁之火。夫散寒必先助其火,本证心烦,已是火郁于内,初服桂姜,反助其火,故仍见微烦。复服则桂姜之性,已得升达,而火外发矣,是以汗出而愈。

我个有觉得唐容川分析的不错。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柴胡用量和小柴胡同,桂枝用量如桂枝汤,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这里没用知母,石膏等,仅用栝楼根以清热生津,不是已有水饮内结吗,怎么还用栝楼根这么大量呀),黄芩三两(为什么呢,与小柴胡意同还是怎么分析,还是如书上说的(上面已说)),牡蛎,在前面桂枝甘草汤里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炙甘草二两。

柴胡,桂枝,干姜,是八(两)三(两)二(两),栝楼根,黄芩,牡蛎,炙甘草是四三二二。
记住832、4322就是了。

又能体会到加干姜的用意了。干姜是温药,栝楼根、黄芩是凉药。

方子我说不好了,细细体会吧。

医案:
1、刘某某,男,35岁。缘患肝炎住某传染病医院,突出的症状是腹胀殊甚,尤以午后为重,坐卧不安,无法可解,遂延会诊。切其脉弦缓而软,视其舌质淡嫩而苔白滑。问其大便情况,则每日两三行,溏薄而不成形,小便反少,且有口渴之证。
辩证:肝病及脾,中气虚寒,故大便虽溏,而腹反胀。此病单纯治肝、脾则无效。
治法:疏利肝胆,兼温脾寒。
处方:柴胡10克,黄芩6克,炙甘草6克,桂枝6克,干姜6克,花粉12克,牡蛎12克。
连服五剂而腹胀痊愈,大便亦转正常,后用调肝和胃之药而善后。(伤寒论十四讲)


看到腹胀殊甚,我首先想到的是朴姜半甘人参汤,(三个三,二一两,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升,炙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但这里用的是柴胡桂枝干姜汤。欲话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我虽常用参苓白术散,但此方也是另开思路。

2、王某,女,39岁。左乳方外上方有一肿块,如核桃大,肿块近处,有黄豆大数粒小肿块,右乳房中上方稍偏外侧有一肿块如大枣状,触之有痛感,质坚硬,推之不移,边界不清,而两腋下淋巴结不肿大。诊断为乳癖(乳腺囊性增生症)。给以本方,服二十剂,两侧乳房肿块全消,自觉症状消失而痊愈。三年后随访,未见复发。(新医药学杂志,1979年第1期第33页)

此医案很神奇哦,此方还有这功效。现在不是有成药乳癖消吗。
http://baike.so.com/doc/6724199.html(这是百度的乳癖消)
本方是柴胡桂枝干姜汤832.4322: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炙甘草二两。

看不出来本方与乳癖有什么关系,但乳房我感觉为少阳所主。在这里又想到了逍遥丸,还有四逆散了。其又区别在哪里呢。

这个医案比较特别。

4.3.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第一百零七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在前面我说学习柴胡变化方应和桂枝变化方对比来说,其实就是说的这个方子。结果列出的方名不太合适。本方应该和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来对比的。

上面的方子是柴胡桂枝干姜汤,虽也有心烦,但比本条要轻,本条是胸满烦惊。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

书上解说:伤寒八九日,误用攻下之法,使病邪内陷,弥漫全身,形成表里俱病虚实互见的变证。下后正气更伤,邪陷少阳,则见胸满而烦,少阳相火上炎,加之胃热上蒸,心气被扰,神明不安,故令惊惕谵语。少阳枢机不利,三焦决渎失职,则小便不利。阳气内郁而不得宣达于外,所以一身尽重而不可转仙,主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于和解中寓有通阳和表、泻热清里、重针安神之义,恰恰是对证施治之剂。

我怎么都感觉有点依附的感觉,就是医圣的方子好,怎么说着合适,怎么来。说的天花乱坠。但又确实如此呀。
看的和写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咱们只是觉得这个方子好,但医圣是怎么让这个方子成形的,才是最高明的。

看看方药吧。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大枣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半夏二合半是多少,前贴子说了,半夏一升为五两,为十合,那这里应是一两半吗,可以和前面通用的,为什么这里写成二合半呀。

这个方药有点多,不好记哦。柴黄半生参铅枣,桂枝茯苓大龙牡。柴大枣,四二六,余下九个一两半
试试吧,念熟了,就好记了,顺口溜而已。

小柴胡是:柴黄半生参草枣(三个十二,两个半,四个三,一个十二)
大柴胡是:柴黄半生枳芍枣,枳实四,芍药三,生姜五两大黄二。(这个容易记不全,生姜量易丢)
柴胡龙骨牡蛎汤是:柴黄半生参铅枣,桂枝茯苓大龙牡,柴大枣,四二六,余下九个一两半。
柴胡桂枝汤:小柴胡一半剂量,加桂枝芍药各一两半。
柴胡加芒硝汤:小柴胡三分之一,加芒硝二两


以上就是总结加顺口溜,不容易呀。

医案:
1、李某某,女,35岁。素善悉易怒,郁郁寡欢。1960年冬季起,自觉微畏风寒,浑身不适,随即失眠左右魇梦,继即精神失常,四五日后狂躁大作,打人骂人,撕衣裸体。至1961年3月后渐复常态,入冬原病发作,经四月余,前症又渐消。1962年11月中旬又复发。当时适余下乡邀诊。患者已三日不眠,服西药安眠药无效,言语举止异于常人,面赤、畏风,便秘,溲赤,脉弦细,舌苔薄。处方:龙骨、茯苓各三钱,牡蛎、夏枯草各四钱,黄芩、炒山栀各二钱,柴胡一钱,半夏、龙胆草、当归龙荟丸各一钱半,桂枝、甘草各八分,珍珠母一两,铅丹五分。药后即能入睡,连服三天,语言不乱,诸证已趋平常。后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姜、枣、大黄、广丹,加生地、生铁落、龙胆草、夏枯草。服五六剂,月余来院门诊,一切如常人。唯易烦躁,纳闷。续给甘麦大枣汤加五味子、枣仁、龙齿、珍珠母等常服。至今一年未见发作。(浙江中医杂志,1964年第7期19页)


看到本医案,一般还不送精神病院去,如果真送了,病人不幸,家人不幸呀。

说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让我想到了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在记方药的时候,想到了桂枝茯苓丸。

先看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一两,炙甘草二两,龙骨二两,牡蛎二两。
虽然原文省了好多,但可与本医案结合看看。
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动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牡蛎五两,蜀漆三两,龙骨四两。


细细体会一下,这几个的区别,都有惊狂,烦躁。

再看一下桂枝茯苓丸,这个药现在常用于妇科,一般女的生完孩子,医院或多或少都要给这个药的。

方药:赤芍、茯苓、桂枝、牡丹皮、桃仁。

与桃核承气汤又有何区别。

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芒硝二两。


又见芒硝,通过柴胡加芒硝汤可以体会到桃核承气汤里芒硝的意义了吧。

2、詹某某,男,36岁。1963年3月初诊。据述几月来左胸膺隐隐作痛,易惊;入睡时尤甚,常因惊惧不能入寐,心悸闻响声增剧,有时心悸略减,即左侧委中跳动。委中不跳,心悸又剧。当时舌苔薄,脉细涩,口苦,大便干结,溲赤,畏冷。处方:柴胡、桂枝、甘草各八分,半夏、黄芩各一钱半,石决明、牡蛎各四钱,大黄、广丹各四分,龙骨二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连服三剂,入睡时不惊恐,心悸已,委中不跳。(浙江中医杂志,1964年第7期第19页)


方药没什么大的不同,但就如何把这个病人的病因分析清楚这才是主要的。
可不可以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我觉得可以试一试。但其胸胁部隐隐作痛,当不适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
可不可以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理由同上,相对来说还是对证的),但病太特别,委中跳动与心悸等。

能想到本方,也是可以的。

3、陈某某,女,11岁。身体修长,状如十四、五岁,性情较躁急,据家属代诉:近年来睡时常魇梦惊起或外出。如无恶梦,每日午后亦呀呀惊叫,余如常人。处方:柴胡、桂枝、龙胆草各八分,黄芩、半夏各一钱,茯苓、龙骨各三钱,广丹、大黄各五分,牡蛎四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二剂病已,连服十剂,至今如月未见发作。(浙江中医杂志,1964年第7期第19页)

这个医案感觉稍正常一些。这种情况,就我首想的是腑实证,可用下法,但学到柴胡加芒硝汤后,就有感觉了,也不是所有的腑实用下法都能好,虽说腑实用下法是原则,但下不好,也可能病邪不去,引起变证,如桂枝汤的服药之后感觉一样,有的可以汗退身凉,有的汗出了,但热还不退,这就得寻思,还敢不敢用桂枝汤,或是产生了变证。

汗出的要求是:全身出汗,不能大汗,也不能小汗。遍身(执水)(执水)出汗才行的。
下法,医圣没说出要求,但通过柴胡加芒硝汤应该能体会到一些的。

本医案和现在的一些癔证有没有区别呢,我觉得有点可学的,但就小孩来说,没什么情绪方面的,不和大人一样,还是以伤寒来看较好一些。

学到现在有一点感触,以前为什么人一得病,大夫都会说个词,偶然风寒。风寒就是由伤寒论而来吧。


实在是写不对了。余下条文改天再写吧。

  • 投票
  • 收藏 收藏20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lrl0701
142
 楼主| lrl0701发表于 2015-1-17 11:03:03 | 只看该作者
4.3.7传变与预后

今天网速还不错,接着学习吧。感觉更新时间点长了。
说传变与预后之前,先回顾一下,少阳病的一些东西。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往来寒热,胸胁苦闷,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些是少阳病的特点。

其主方是小柴胡汤:柴黄半生参草枣,(三个十二),两个半,四个三,一个十二;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党参三两,炙甘草三两,大枣十二个。这就是小柴胡的方药及比例。

在小柴胡方后有七个或加减变化。到总结的时间再详细总结,这里就记个数就行了。

少阳病兼变证有五个方子:柴胡桂枝汤,(我说这些方名的时候大家脑子里过一下原来的贴子就行),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想一想医圣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些方子,和小柴胡汤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百六十九条: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也
如果按少阳来看,少阳之发热当是往来寒热,六七天,无大热,意思是热势不明显或不厉害,其人躁烦,是明显入里或阳明或其它,就躁烦来说,是明显的里热之症,此为阳去入阴也是病情的进而不是退。

如果不看后面的阳去入阴之文的话,伤寒六七日,无大热(上面的阳明不太成立),因为阳明之热是大热的,不论是虚热之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或栀子豉汤,或腑实之热,都是大热,而和现在的无大热不成立。所以不是入阳明的意思。

太阳之热为表热(体表发热,而深触之后里面不热);阳明之热为壮热,是从里往外透的那种热;少阳之热则为往来寒热。可见这里无大热,且人躁烦(里热明显),应该是三阴之证的。所以才会有阳去入阴也。病情的恶化或是更进一步。

第二百七十条: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本条有两层意思,
第一,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三日为时间词,不可定为一日或就是三天。我感觉它指病情的发展顺序,先是三阳,再是三阴。

第二,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医圣以能食不呕,定为三阴不受邪也。少阳是心烦喜呕,太阳和阳明呢,说不清楚。有高手的分析一下。
书引汪苓友说:伤寒三日者,即(素问)相传日数。上条言六七日,此止言三日,可见日数不可拘也。邪在少阳,原呕而不能食。今能食而不呕,可征(,原书字错)里气之和,而少阳之邪自解也。既里和而少阳邪解,其不传三阴,断断可必,故云三阴不受邪也。

第二百七十一条: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这里的伤寒三日,也是虚词,不可就认为是三天。少阳脉小者,让我们想一下太阳之脉为浮,浮紧或浮缓,阳明之脉为大脉,少阳之脉为弦脉。这里的脉小是什么意思呢,从浮,大,弦变化为小了,那意思就是病邪已去,体内正气已和的意思。

欲已也。说明现在不没有好,只不过是往好的方面走的意思。脉像已和而表像未和,再发展就是表里都和。

我现在才体会到为什么医圣的每篇条文都说的是:什么病,脉,证,治。

病说明是表像;脉说明是里像;证是归纳总结;治则是如何治疗的问题。
就要是病和脉的辩证。如果病脉相符,则为顺,病脉不符则为逆,逆就是不好的意思。

病和证有时候是相通的,如头项强痛而恶寒是病情或表象,而证则是太阳伤寒或太阳中风。其脉则为浮。

应该是浮脉加头项强痛而恶寒才证性为太阳伤寒或太阳中风之证的。如果没有脉证,则不能定证的。

后世不是有说脉证不符的时候,是舍脉从证还是舍证从脉吗。

我感觉脉是体内最真实的反应。或说脉反应的是根本,表象仅是现在的变化,表象滞后于脉象。

伤寒三日,脉变小了,所以是欲愈侯。

第一百四十三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第一,明确说也热入血室证和女性经水期间得伤寒的变化。
女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这说明了病情的得之及变化,就好比医案前面的交待一样。情况现在是热除而脉迟,按说热除就是表象没有了,如果脉小或和就没事了。但其脉却是迟的,说明脉象还是有问题,现在其身凉,无热,但却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前面说到有大结胸,小结胸,还有心下痞证,都和这里的相似),谵语是明显里热的定性。医圣把这种女人经期病情的发展,定为热入血室。

其治法是,当刺其门穴位,随其实而取之,针灸之道就是泄实补虚,现在是实证,也可以说是随其实而泄之。使其病情截断而转愈。

我脑子里仅记住了,小柴胡汤治疗这方面非常好。

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小柴胡与女人感冒的关系。

医案:

一妇患伤寒,寒热,夜则谵语,目中见鬼,狂躁不宁。其夫访余询其治法。余曰:若经水适来适断,恐是热入血室也。越日亟告曰:已作结胸之状矣。余为诊之曰:若相委信,急行小柴胡汤等必愈。前医不识,涵养至此,遂成结胸证(编者注:血结胸证),药不可及也,无已,则有一法,刺期门穴,或庶几愈,如教而得愈。(伤寒九十论)


关于本医案我心里就想桃核承气汤行不行,小柴胡汤适用于前期还是现在这种情况呢,看意思是在前期如果急用小柴胡汤则必愈,而到了现在这种情况,药不可及,小柴胡汤已经不行了吗,已经有血结了(目中见鬼,狂躁不宁),可不可以用桃核承气汤呢。

期门为肝经募穴。足厥阴肝经穴位: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五里:有手三里,手五里,足三里,足五里,这里指足五里。名气较大的是足三里。

我是从记经络穴位入中医的,刚开始,十四个经络穴位都能背下来,但后面的这几条经稍远些,记不住了。手太阴肺经,手太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加任督二脉,为十四经脉,再加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冲脉,带脉。

十二经脉是一个整体,加上任督二脉还是一个整体。任督二脉和阴阳维,阴阳跷,冲脉,带脉,称为奇经八脉。

平时任督二脉听的较多,武侠片里,动不动就是打通任督二脉怎么怎么样。任脉行身前,统所以阴脉;督脉行身后,统所有阳脉。冲带脉好像与妇人听的多些,冲带不固,怀胎就不好怀,与皮肤病带状疱疹有密切关系。

穴位里五会穴:有井,荥,输,原,经,合。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等等,大家可在百度一下。
还有八脉交会穴: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绝骨)
都快忘完了,研究研究经络,也是挺好的。

经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足三里)留。

学一学,人体就是一张网。但其经文更简,含意更深奥。针灸的东西回忆回忆,现在整天看伤寒,经络都快忘完了。

第一百四十四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本条更是强调了小柴胡与妇人经期感冒的联系,非常重要的。
与上条的区别就是,上条上结胸状,谵语等情况,已经成实,则可刺期门,以泄实,再用小柴胡。本条没有上述那么严重。所以小柴胡汤主之。

医案:

1、辛亥二月,王某某妹,始伤寒,七八日,昏塞,喉中涎响如锯,目瞑不知人,病势极矣。余诊之,询其未昏寒以前证。母在侧曰:初得四五日,夜则谵语,如见鬼状。余曰:得病之初,正值经侯来否?答曰:经水方来,因身热病作而自止。余曰:此热入血室也。仲景云:妇女中风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夜则谵语,发作有时,此为热入血室。医者不晓,例以热药补之,遂致胸膈不利,三焦不通,涎潮上脘,喘急息高。余曰:病势极矣,当先化其涎,后当除其热,无汗而自解矣。余急以一呷散投之,两时间,涎定得睡,是日遂省人事。自次日以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三投证除,无汗而解。(伤寒九十论)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本案,是上上条的进一步变化。其有谵语,如见鬼状等情况,是上上条的说法,按说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泄之,则愈。但现在是喉中涎响如锯,目瞑不知人,更是重症。先治痰饮,其用

一呷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大者)半两,白僵蚕半两,全蝎7个(去毒)。
【处方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一。
【方剂主治】卒中,昏不知人,痰气上壅,咽喉作声;喉痹缠喉,一切风痰壅塞,命在须臾者。
【方剂功效】消豁痰涎。
【制备方法】上生为细末。
【用法用量】每服抄1钱,用生姜自然汁半灯盏许调药灌之。


我觉得这个方子不错,可当救急。如对痰饮,有好多方子,但这里痰饮重症,别的方子都药效太轻,不能为用。这个方子好。以备救急,这使我想到了(肘后方)就是要放在手边,一备救急用的意思。

许叔微(1079-1154年)

宋代医家。字知可,真州(今属江苏)人。幼时家贫,加之父母双亡,遂发愤攻读经书,尤精于医学。常治难症怪症,每辞酬谢,尝精研伤寒之学,强调治伤寒端在辨识虚实寒热。后著《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等,对伤寒学有较多发展,不仅继承张仲景之思想,且有所阐发。后又于晚年著《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甚行于世。此外尚著有《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翼伤寒论》,均未见行世。尝官至集贤殿学士,故人称其“许学士”。

2、聊城地区中医院谷越涛等热入血室一案。张某某,女,32岁。患病已四十六天。初病,头痛,发热恶寒,体温39.7度,经治无效。次日适逢经期,经行两天即止。此后症状以烦躁为甚,神情痴呆,意识模糊,至夜的胡言乱语。如此住院九日不效,体温波动在38度以下。接诊时患者精神不爽,表情痴呆,不识亲人,不知所苦,拒绝诊病,动作重复而不自止。至夜则妄言妄见,自称眼前出现红绿色面孔的异人怪物,睡则梦呓不止。经反复询问,始知其头感昏蒙,身沉乏力,胃脘略痞满,食欲差,腹部按之有不适感,舌苔白厚,舌边有瘀点,脉沉弦涩。据其脉证,当为热入血室。遂投小柴胡汤加丹皮一剂:柴胡12克,清夏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丹皮10克,生姜10克,大枣3枚(擘)。水煎服。
患者当日下午服头煎,傍晚服次煎。当夜未妄言妄见,睡后梦话减少。第二天上午月经复来,色黑,有血块。患者精神好转,胃脘痞满消失,饮食好转,体温未超过37.5度。又给原方三剂,诸证消失,体温正常。因患者略感健忘,脉沉细,舌质有瘀点,考虑为下焦素有瘀血所致,故以桂枝茯苓丸改为汤剂,与服两剂善后。(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第52页)


本医案,我觉得体温在39度是个界,上到这个体温,一般医生都较心重吧,一两天退不下来,就会心急的。
其前面的症状不是医圣所说的如见鬼状吗,谵语吗。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泄之,再与小柴胡汤则愈。
这里医生用小柴胡汤加丹皮,效果还好。我在想,可不可加桃仁呢。其最后以桂枝茯苓丸善后,再次提醒桂枝茯苓丸的效果。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其药为:赤芍、茯苓、桂枝、牡丹皮、桃仁

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芒硝。

一对比,承气汤是以大黄为君,则对妇女病人有点攻伐分过度。也证实了我前面加桃仁的想法是正确的。

第一百四十五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前面的好理解,关键是: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看一下书上的讲义吧:妇人伤寒发热,适值月经来潮,邪热乘机内陷血室,与血相结,而为热入血室。病在血分不在气分,气属阳,血属阴,故患者白天神志清楚,入暮则神志迷糊,谵言妄语。此因血热上扰所致,与阳明腑实证不同,(所以不能用桃核承气汤,但能用桃仁的),故不可用下法伤其胃气。又因其病不在上中二焦,亦不可妄用汗吐等法。所谓(必自愈),与桃核承气汤证(血自下,下者愈)的用意略同,说明瘀血尚有出路,邪有外泄之机。治法当可刺期门,或用小柴胡汤加减之类。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看来看的多了,记的多了,还是好理解的。


附:备考原文:

第二百六十八条: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这条原文没讲,我也看不明白。不理解。有高人说明下。



这节就到这里,下节少阳篇小结。

  • 投票
  • 收藏 收藏20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lrl0701
143
 楼主| lrl0701发表于 2015-1-26 21:42: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rl0701 于 2015-1-26 22:13 编辑

少阳病脉证治篇小结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往来寒热,胸胁苦闷(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其脉弦。这是必熟记于心的特点。

以小柴胡汤为主方:柴黄半生参草枣,三个十二(两个半,四个三,一个十二)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党参三两,炙甘草三两,大枣十二个。

其方后有七个加减方,也应熟记于心(我还没记全)。

1、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
方药变为:柴胡半斤,黄芩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三两,大枣十二枚,栝楼实一枚。

我为什么要把这七个加减方这么另立出来呢,因为我感觉医圣用药从来不乱用,其非常有分寸的。看过未悟道前辈写的学习金匮贴子里,我更感觉这种或加减方很重要,如其金匮里的,厚朴三物汤,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和小承气汤用药一样样的,但因量不一样,方名就不一样,且治疗方向也不一样),所以这里我们一定要记住或加减方。

2、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
方药变为:柴胡半斤,黄芩三两,生姜三两,人参四两半(加了一两半),炙甘草三两,大枣十二个,栝楼根四两。

3、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方药变为:柴胡半斤,半夏三两,生姜三两,人参三两(前面我写为党参),炙甘草三两,大枣三两,芍药三两。

4、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方药变为: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三两,生姜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牡蛎四两。

再说一点或加减方为什么重要,因为在少阳病篇后面的内容里,还有五个方子,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龙骨牡蛎;柴胡桂枝汤和柴胡桂枝干姜汤,还是两个方名,所以一定要记住或加减方。这几条或加减条文也必须要记住(记住最好,能体会到什么情况下不用黄芩,什么情况下不用大枣,什么时候不用半夏还要加人参)。

5、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方药变为:柴胡半斤,茯苓四两,半夏三两,生姜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大枣十二个。

(前面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这里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四两)(想想前面的苓桂甘枣汤,苓桂术甘汤,茯苓四逆汤,以及现在妇科常用的桂枝茯苓丸;看未悟道前辈的贴子,才发现,我以前非常重视四君子汤之类的药,如参苓白术丸等,但后来又发现理中丸和四君子汤的区别(我不知道大家有发现吗,这两类方药应该非常典型的):四君子汤是: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而理中丸是: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
仅一药之差,就是两类方药。一个是茯苓,一个是干姜,其余都是参术草。

6、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
方药变为: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桂枝三两,炙甘草三两,大枣十二个。

我想起了柴胡桂枝汤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其为什么要加人参,又去人参而改为桂枝三两呢。

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柴胡四两,黄芩一两半,半夏二合半(看来半升是五合)(洗),生姜一两半(切),人参一两半,炙甘草一两,大枣六枚(擘);桂枝一两半(去皮),芍药一两半。


想想小柴胡的或加减方里有,去半夏重用人参再加栝楼根的,去半夏和人参再加栝楼实的,加去人参加桂枝的,有去黄芩加芍药的,有去黄芩加茯苓的,去大枣加牡蛎的。


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方药就不说了,太具体了,桂枝汤是桂芍姜甘枣,三个三,二一二;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
新加汤方药就不写了吧,自己加。

7、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方药变为:柴胡半斤,黄芩三两(想想什么时候去黄芩加芍药的,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的,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半夏半升(想想什么情况去半夏的: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生姜三两(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人参三两(想一下去人参和加人参的: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不知道你们晕不晕,反正我是有点晕,晕也不行,晕过后,弄清楚了,就不晕了。
关于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这样的用法。让我想到了对咳嗽的治疗。我本人平素在对咳嗽的治疗中,非常重视四君子汤和参苓白术丸之类的方药,还有麻杏止咳片,还有止嗽立效丸,效果非常好。尤其是最后一个,效果那是刚刚的。但看到的加减用药,让我思路有所变化的。
前面说过四君子汤和理中汤的区别,就在一个药的区别,一个是茯苓,一个是干姜,余药全是参术草。有用茯芩的是四君子汤,用干姜的是理中汤。所以这里去人参、大枣、生姜(如果说去人参和大枣是因其味甘,影响脾的运化,可以理解;按说生姜还能化湿呢,这里把生姜换成了干姜;其用五味子半升和干姜二两代替参姜枣使我对咳嗽的治疗思路又有个方向了)。

再次证明医圣不是随便换药的,其医理,要我们自己慢慢领悟。

上面的七个或加减方就算总结一下,我觉得一般人学伤寒,在这里,怕不做深的研究,但我偏偏最重视这里,因为这里能体会到医圣的对药的理解和应用的。

下面是五个变化方,或是少阳兼证的方子。(小柴胡汤是七个药,方后有七个加减方,兼证有五个变化方(五个七都是奇数,好记些)。

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有小柴胡汤就有大柴胡汤;有小建中汤,就在大建中汤(在金匮里);有青龙汤,就有大青龙汤;有陷胸汤就有大陷胸汤;有小承气汤,就有大承气汤。

所以大柴胡汤我排在第一个。

小柴胡汤是:柴黄半生参草枣(三个十二,两个半,四个三,一个十二)
大柴胡汤是:柴黄半生枳芍枣(两个半依然在;四个三变了,生姜五两,枳实四枚,余还是三两;大枣依然十二个。)大柴胡汤想想五四运动。记五四比例吧。

大柴胡汤方药: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枳实四两,芍药三两,大枣十二个。

其方后有云: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对于加不加大黄,我个人意见是:记住这个东西就行,加也行,不加也行。

想想前面的厚朴三物汤和厚朴七物汤(金匮里),我就觉得加不加大黄都行。

第二个是柴胡桂枝汤。
小柴胡汤有名,桂枝汤也有名,这里的柴胡桂枝汤排第二位。
书上说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各半量,以成柴胡桂枝汤。但如果较真的话,是不完全正确的,因有重复用药,如生姜其用一两半,不是两方半量合用;炙甘草其用一两,小柴胡用三两,桂枝汤用二两,合半量的话应该是二两半的。
我觉得应该较这个真,较过真,知道了其方药之后,就不应该再较这个真了。其说是小柴胡和桂枝汤各半量而成,也是可以的。
柴胡桂枝加方药:柴胡四两,黄芩一两半,半夏二合半,生姜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炙甘草一两(一两半也行,二两也行),大枣六个,桂枝一两半,芍药一两半。

想想前面的或加减方,若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三两;想想前面的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

第三个是柴胡桂枝干姜汤。
有柴胡桂枝汤,其后再加一个干姜就是了。这样好记全变化方。
柴胡桂枝汤方药: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没有了,生姜没有了,人参没有了),炙甘草二两,(大枣没有了),桂枝三两,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牡蛎二两。
化简一下:柴胡半斤,黄芩三两,炙甘草二两,桂枝三两,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牡蛎二两。

想想前面的或加减方似曾相识: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


想一想理中汤: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和这里的区别。
还有苓甘五味姜辛汤,我觉得和止嗽立效丸有的一比。效果应该挺好。

第四个是柴胡加芒硝汤。
在医圣的方名里,有个特点,如什么加什么汤,和什么什么汤,是不一样的。(我的意思大家能理解吗)
如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各半加一块就是柴胡桂枝汤,而柴胡加桂枝汤就不一样了。
前面的有桂枝加葛根汤,
这里是柴胡加芒硝汤,其方药为:柴胡二两十六铢(二十四铢为一两,自己算吧),黄芩一两,半夏二十铢,生姜一两,人参一两,炙甘草一两,大枣四枚,芒硝二两。

用药比例非常明确。二两十六铢乘以三是:六两四十八铢(二十四铢为一两),所以就是八两哦,半斤八两,所以就是半斤的。
小柴胡三分之一用量,再加芒硝二两。如果小柴胡的柴胡用到半斤或生姜用到三两的话,那芒硝就应该是六两了。但感觉芒硝量就太大了,所以医圣的用药量还是非常有讲究的。注意用药比例

第五个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其方药为:柴胡四两,黄芩一两半,半夏二合半,生姜一两半,人参一两,(炙甘草应该是一两半,但没有了),大枣六个,龙骨一两半,牡蛎一两半,(按说到这里就算完了),铅丹一两半,大黄二两(这里想到了大柴胡汤里应不应该加大黄二两的问题)。再次证明什么加什么汤的用量,和什么什么汤的用量是不一样的。
本方是小柴胡一半的的量,再加龙骨,牡蛎,铅丹和大黄。


这五个变化方子就算小结完了。但我发现了。小柴胡一半的量有,三分之一的用量有。

柴胡桂枝汤是:各取一半。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小柴胡一半再加龙牡铅丹和大黄。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小柴胡一半,去掉半姜参枣,加桂枝,干姜,牡蛎各二两,栝楼根四两。
柴胡加芒硝汤是:小柴胡三分之一,再加芒硝二两。
大柴胡汤是:柴黄半生枳芍枣,三个十二,两个半,四个三,一个十二;两半依然在,姜五枳四余仍三,一个十二。
柴胡半斤,黄苓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枳实四枚,芍药三两,大枣十二个。


少阳病篇我觉得就算是总结完了。方式和别人不一样,但每个人看重点不同罢了。

按理说还要有小柴胡汤的禁忌。
看一下原文算了:

第98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熳,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忘了最重要的两条:
一个是少阳病篇里面,但见一证,不必悉俱便可用小柴胡方的宗旨。二是小柴胡汤在妇科上的应用

这两方面也是非常重点哦,写的时候忘了这一点。
下一阶段是太阴篇病脉证治。

  • 投票
  • 收藏 收藏20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lrl0701
144
 楼主| lrl0701发表于 2015-2-1 13:20:23 | 只看该作者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原文)

太阴病纲要:
第二百七十三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病欲愈侯:
第二百七十四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本证:
第二百七十七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太阴病兼变证之太阴病兼表证:
第二百七十六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病腹痛证:
第二百七十九条:本太阴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医案:
桂枝加大黄汤治疗顽固性荨麻疹,症见通身有大小不等的疙瘩块,搔痒无度,此起彼伏,日夜无宁静时;在发作剧烈时特别怕冷,大便二天一次,燥结难下,用本方加减取得良效。(江苏中医,1958年第2期)

按:所谓顽固性荨麻疹,指使用常规治法疗效不著。本案从发作剧烈时特别怕冷,断为性质属寒。从大便燥结难下,知兼里实。病机符合桂枝加大黄汤证,于是用该方加减,取得良效。这表明运用经方要在抓住病机,不必拘执原文所述的主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大经方的使用范围。


第二百八十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太阴病转愈与转属阳明的辨证:
第二百七十八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第一百八十七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原以为太阴病篇也挺长的,结果一细看,寥寥数语,但细看起来还是回味无穷。

下一节,详细说感悟。

  • 投票
  • 收藏 收藏20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lrl0701
145
 楼主| lrl0701发表于 2015-2-4 22:52:48 | 只看该作者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原文)

太阴病纲要:
第二百七十三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本条是太阴病的题纲,字面意思就不多说。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前面这些话还好理解些。
足太阴脾经,脾主运化。运化不良,则腹满,但这里后面又加了个字,腹满一定要吐吗,如果腹满不吐呢?食不下又是什么意思呢?腹满,脾运化不良,则是体内因满不难食吗?还有自利益甚。按说腹满而吐,应当是不大便,或大便硬的吗,这里却是自利益甚。
腹满,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这五个都是关键症状。有什么因果关系呢。

腹满:我仅记得,脾虚第一方,朴姜半甘人参汤的前文里说过,腹胀满者,朴姜半甘人参汤主之。
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吐: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往来寒热,胸胁苦闷(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这里的呕和吐是什么关系。

食不下:在阳明病篇里有,第190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对于这些条文,我放在这里也许有点牵强附会,但我感觉还是有点意思的吧。

书上是这样说的:
脾主运化,当外受寒邪或内伤生冷,脾也是伤而运化失职,寒温停滞,胃肠气机不畅,则腹满时痛。脾伤而升降机能失常,浊阴上逆,影响胃气则吐,清阳不升,脾气下陷则利。(这里的下利与桂枝人参汤的下利有什么区别)
脾失健运,食入不能运化,势必腹满益甚,因而食不下。所谓自利益甚,是与食不下相较而言,时腹自痛乃是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足见仲景审证的精细。证属虚寒,误用下法,则中阳更伤,中气虚而不运,故胸下结硬。本条是脾虚寒证的典型证侯,所以为太阴病的审证提纲。不论外感,杂病,只要具有上述证候(候和侯有时候我分不清是用哪个),就可确诊为太阴虚寒证。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我想到了结胸证的条文:
第128条: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第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恼,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第135条: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结胸三证:脉沉紧,心下痛,按之石硬。
第136条: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想想大柴胡汤的用药及量:柴黄半生枳芍枣,三个十二,两个半依然在,姜五枳四余皆三,大枣十二个,再加大黄二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枳实四枚,芍药三两,大枣十二个,大黄二两。)
原文得反复看,一定要反复看。
第137条: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者,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关于潮热,我一直认为是阳明病的典型特点,想不到这里也有见到。得细细想想与阳明潮热的区别。
第132条:结胸证,其脉浮在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第133条: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第138条:小结胸证,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小陷胸汤是: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楼实大者一枚。

现在学到太阴病篇了,前面的这些东西又快忘光了。黄连,半夏,栝楼,三个药,医圣就定为小陷胸汤,细细想想。
书本上,旁批条文,本方再加生姜甘草则为小调中汤。
我百度了一下,有两个版本,应该《医学入门》(公元 1624 年)明.李榳写的。
小调中汤主治,一切痰火和百般怪病。
伤寒已经有小建中,大建中了;大陷胸,小陷胸了。这里又来了个小调中汤,有意思。
第141条: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白散

我上面抄了这么多原文,一个是想复习一下,另一个是想看看本条所说的,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其结硬和结胸有何关系,我觉得不能没有关系的。

本条就到此吧,扯的有点远了。

太阴病欲愈侯:
第二百七十四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中风,想到了阳明的能食者为阳明中风,不能食者,为阳明中寒。太阳病篇里有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不是中寒,但意思我觉得能通用)。这里又提到了太阴中风。有中风,就有中寒,那太阴中寒呢。随着学习,慢慢找(我想到了未悟道写的贴子里的脏中风和脏中寒。和这里有没有关系。)

四肢烦疼,书上大意说是脾主肌肉,主四肢。 要体会病位的不同。

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脉本来是阳微阴涩,变化为长者,书上说是长脉。一般医圣说的脉象都是当前的情况,这里是个过程的,是个变化的脉象。
再从另个角度说明了,脉象超前于表象的。也就是说虽然表面看起来还没好,但根据脉象可定马上就要好了。
再次想到了,脉证相符,或脉证不符的问题。
所以四诊一定要合参。

太阴病本证:
第二百七十七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自利不渴者,有两个意思,自利,一定是虚寒下利,如桂枝人参汤的下利。渴、躁属阳明特点,少阳是往来寒热,心烦喜呕,
这里是自利不渴,也就是没有阳明之热。且自利。我还是想到桂枝人参汤。看一下原文吧。
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注意这里的协热是表热不是里热。
其方药是:桂枝四两,炙甘草四两,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以前未悟道前辈老说,本方是理中汤加桂枝而成。我一直体会不到,现在才算是体会到了。
理中汤是,人参,干姜,白术,甘草。四君子汤是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桂枝加人参汤治疗遂热下利。通过学习,真的体会到了其中奥妙。
在金匮要略里,又把干姜,茯苓,白术,甘草,命名为肾着汤(我起的,原名为甘姜茯术汤)
其主治:
18,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草2两 白术2两 干姜4两 茯苓4两


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定性为太阴病,自利不渴,为太阴。因为其藏有寒故也。是藏不是寒。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这个很特别。一般医圣都是什么什么方主之。而这里,只说了当温之,用温的方法来治疗。宜服四逆辈。四逆辈有什么呢:四逆汤算,四逆类汤也算,哪四逆散算不算四逆辈呢(我觉得算)。还有一个理中汤。一般这里面四逆辈强调的就是理中汤和四逆汤之类的。
理中汤:人参,干姜,白术,甘草。
四逆汤: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大者一枚。

医圣只提出了治疗思路,没有具体给出方药。

太阴病兼变证之太阴病兼表证:
第二百七十六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书上是这样说的:有的主张是太阴表证,有的主张是兼太阳表证。
太阴是阴中之至阴,不应当有表证,如果说有,那么,表证的表现是什么?柯氏指出:当见四肢烦疼等证。果如柯氏所说,那么临床上只据脉浮与四肢烦疼,能否诊断为表证呢?由此可见,以兼太阳表证之说为是。
王肯堂说:病在太阳,脉浮无汗,宜麻黄汤。此脉浮当亦无汗,而不言者,谓阴不得有汗,不必言也。不用麻黄汤而用桂枝汤,盖以三阴兼表病者,俱不当大发汗也。须识无汗亦可用桂枝也。

我的理解: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再兼有脉浮。太阴的脉是什么呢,阳微阴涩。这里我觉得脉当以浮为主要情况的。关于有汗,无汗,我觉得无汗更合适一些。

我觉得桂枝汤真的很好。有表证又有里证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桂枝汤。
又想到了桂枝加人参汤:桂枝,人参,干姜,白术,甘草。按说,应该是桂枝汤加人参的汤药,这里却是不同的。因为桂枝汤是:桂芍姜甘枣,三个三,二一二,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而桂枝加人参汤不应该是这样的。(又看了一下书,原来是我错了。其方名就是桂枝人参汤,而不是桂枝加人参汤。特别注意没有字。看来我的理解还是可以的。
反过来又有个问题,桂枝人参汤和理中汤仅一味桂枝之差,为什么理中汤不说是桂枝人参去桂枝汤,或桂枝人参汤不说是桂枝理中汤或理中加桂枝汤呢。我感觉当是方药比例不同

有表证,又有里证的时候,是可以用桂枝汤的。

太阴病腹痛证:
第二百七十九条:本太阴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还是要说,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医圣说,本来就是太阴病,本来就是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脉阳微阴涩。医生还反下之。造成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意思还在太阴病。用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是什么呢:桂枝汤倍用芍药而已。桂枝汤是桂芍姜甘枣,三个三,二一二,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
桂枝加芍药汤是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

再想想小建中汤:桂枝加芍药汤再加饴糖一升。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实证者(属有实的),桂枝加大黄汤应该是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大黄二两。
这里要体会大黄二两的意思。在大柴胡汤里是柴黄半生枳芍枣,再加大黄二两。在三个承气汤里,大黄用量,一般都是四两。而这里,仅仅加大黄二两。要细细体会医圣的这种思路。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两个方药在前面已经说了,就不说了,看看就是了。

医案:
桂枝加大黄汤治疗顽固性荨麻疹,症见通身有大小不等的疙瘩块,搔痒无度,此起彼伏,日夜无宁静时;在发作剧烈时特别怕冷,大便二天一次,燥结难下,用本方加减取得良效。(江苏中医,1958年第2期)

按:所谓顽固性荨麻疹,指使用常规治法疗效不著。本案从发作剧烈时特别怕冷,断为性质属寒。从大便燥结难下,知兼里实。病机符合桂枝加大黄汤证,于是用该方加减,取得良效。这表明运用经方要在抓住病机,不必拘执原文所述的主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大经方的使用范围。


其实看到这个医案或是资料,让我对荨麻疹这个病,更有的看法了。
桂枝加大黄汤效果不错,桂麻各半汤效果不错,还有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也有效果。那这几个方子的区别呢。
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得细细想想这几个方子的区别。

第二百八十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前面不是说了太阴病的脉为阳微阴涩。这里说,太阴病,脉是弱的,其人续自便利。原文不是,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这里再次强调,如果要用大黄,芍药的时候,应该减之,我觉得是应该注意这些药的药量,尤其是大黄,所以也就是大黄用了二两的原因吧。因为病人身体弱,不能用峻药。芍药酸柔,有碍运化。所以也得注意。

易动故也。关键是动这个字。我觉得是引起病情变化转到不良的意思。

太阴病转愈与转属阳明的辨证:
第二百七十八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看到第一句,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如果不在太阴呢,想想四逆散和四逆汤的条文(重点是四逆散的)
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这是后面的,先拿过来,看看。
大家应当知道,四逆散和四逆汤的用药不是一回事哦。
四逆散是:炙甘草,枳实,柴胡,芍药,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想想这里的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一般用理中汤和四逆辈,不是这里的四逆散吗);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这里应该有问题吧,怎么煮薤白三升,还能取到三升呢),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我的本意是想说,手足自温,是太阴,手足不温是少阴(反正不是太阴,少阴和厥阴还没学到)。

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这里发黄,当是阴黄。让我想到了阳明病篇的阳黄。
并说明了发黄的原因,小便利,则不能发黄,小便不利,则发黄。
第199条: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恼,身必发黄。
第200条: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第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
(想想本条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第260条: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第261条: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第259条: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於寒湿中求之

想想这几个方子的哪个是阴黄,哪个是阳黄。

可见发黄,是因为无汗,小便不利引起的,就连头部出汗,齐颈而还也会发黄。

第二层意思是:太阴当身发黄,若不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实实,腐秽当去故也。
书上这样说的:这种发黄属于寒湿,可与259条互参。
病经七八日,骤然发生烦扰不安,乃正复祛邪,正邪剧争缘故。接着下利日十余行,则是正胜邪去的反映,因此,为太阴病将向愈的佳兆。由于脾阳恢复,运化正常,清阳能升,浊阴得降,原来滞留于肠中的腐秽物不得停留而向下排出,所以腐秽尽则利自止。

我想说,一般人哪能分析的这种程度呢,一见下利,都吓死了,还能分析,说是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第一百八十七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本条和上条有重复的,或是医圣写的重复了。或是思绪重叠了一下。
关键是: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上面也是至七八日,暴烦下利,日十余次;这里是大便硬者。这是两种转归。

书上说:太阳病转变为阳明病的主要标志是:大便硬。

本条就这样说吧。

  • 投票
  • 收藏 收藏20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lrl0701
146
 楼主| lrl0701发表于 2015-2-7 20:20:21 | 只看该作者
少阴病篇就不小结了,就两个方子: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加芍药加大黄汤)
桂枝汤倍用芍药就是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是:桂芍姜甘枣,三个三,二一二;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
桂枝加大黄汤: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大黄二两。

接着
少阴病脉证并治

6.1少阴病纲要:
6.1.1少阴病寒化证主要脉证:

第二百八十一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第二百八十二条: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第二百八十三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6.1.2少阴病治禁:
第二百八十五条: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第二百八十六条: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6.2少阴病本证
6.2.1少阴寒化证
6.2.1.1四逆汤证

第三百二十三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在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第三百二十四条: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寒,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6.2.1.2通脉四逆汤
第三百一十七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现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医案:
徐国桢,伤寒六七日,身热目赤,索水到前,复置不饮,异常大躁,将门牖没启,身卧地上,辗转不快,更求入井。一医急以承气与服。喻(怕是别字,应为余)诊其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乃曰,是为阳虚欲脱,外显假热,内有真寒,观其得水不欲咽,而尚可用大黄、芒硝乎?夫天气懊蒸,必有大雨,此证顷刻一身大汗,不可救矣。即以附子、干姜各五钱,人参三钱,甘草二钱,煎成冷服,服后寒战,戛齿有声,以重绵和头复之,缩手不肯与诊,阳微之状始著,再与前药一剂,微汗,热退而安。(古今医案按)

按,此案也是外假热而内真寒,过水似属热证,复置不饮则肯定非热;脉洪大无伦,似属热证,重按无力则肯定非热。抓住了这两点,就不被异常大躁,门牖没启,辗转不快,更求入井等假热现象所迷,从而得出真寒假热的正确诊断,于是力排众议,毅然抽以大剂回阳救药(这个字怕是多余的)逆方药,并采用热药冷服的给药方法,终于取得预期疗效,对于寒热真假辨证,极有启发帮助。


6.2.1.3白通及白通加猪胆汗汤证
第三百一十四条: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第三百一十五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白通加猪胆汁汤: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6.2.1.4真武汤证
第三百一十六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
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医案:
王某某,男,56岁。素有哮喘之证,每逢感冒或过劳即发。今因劳动后汗出当风,回家即觉恶寒发热,喘咳心悸,胸紧如石压,喉中如有物上涌之状,张口吸气。服小青龙汤后,发热而出大汗,头昏眩难以自主,气陷欲脱,面青肢冷,心悸短气,喘咳不能卧,头昏眩,静则稍好,动则更甚,小便不利,舌质淡,六脉沉微欲绝,此误汗伤阳,水气上逆所致。拟方:炮附片一两,白术四钱,白芍四钱,茯苓五钱,桂枝三钱,补骨脂四钱,五味子二钱,生姜一两(另煎浓汁,一半入药,一半合黄糖另服)。服上药后,各症好转,生姜减为五钱,入药同煎,桂枝易肉桂,连服五剂而各症消失,乃以右归丸调理后而愈。

按:哮喘之证,病因颇多,治法亦自各异,但久病正气多虚,故发时虽以攻邪为主,亦应顾其正气。本案初虽外感,但其素体正虚,以麻、桂等品大发其汗,则败其脾肾之阳,致使水失所主,上凌心肺,心阳不振,肺气上逆,故短气心悸,喘促头昏,静则稍可,动则更甚。以本方振奋真阳而行水邪,其病故愈。(中医杂志,1965年第7期)


6.2.1.5附子汤证
第三百零五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第三百零四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6.2.1.6吴茱萸汤证
第三百零九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6.2.1.7桃花汤证
第三百零六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医案
1、某,脉微细,肢厥,下痢无度。吴茱萸汤但能止痛,仍不进食,此阳败阴浊,腑气欲绝,用桃花汤。赤石脂,干姜,白粳米。(临证指南医案)

按:此案叙证极简,但已突出了少阴阳虚下焦滑脱的脉证特征,并且分析了已用方药乏效的原因,从而得出该证的病机为:阳败阴浊,府(上面是腑,这里也了府,没让我校字去,呵呵)气欲绝,故改用桃花汤主治。另案提出“议堵截阳明一法”还有“夫阳宜通,阴宜守,此关闸不致溃散,春回寒谷,生气有以把握”等,皆足以说明桃花汤的意义与作用,由此可见把桃花汤主治的下利说成热证是不符合临床实际的。

2、毛方来忽患真伤寒,腹痛自汗,四肢厥冷,予用回阳汤救急而痊。吴石虹曰:证虽斩愈,后必下脓血,则危矣。数日后,果下利如鱼脑,全无臭气,投参附不应,忽思三物桃花汤,仲景法也,为丸与之,三四服愈。(续名医类案)

按:本案下利滑脱是少阴虚寒证愈后的续发证候,用参附不效,因无涩肠固脱之效,改用桃花汤,并为丸与之,三四服愈,充分证明方药各有所家。下利如鱼脑,全无臭气,为使用桃花汤的辨证要点。

第三百零七条: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6.2.1.8刺灸法
第三百零八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第二百九十二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第三百二十五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6.2.1.9预后
1、阳回自愈可治证

第二百八十七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第二百八十八条: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
(原字是足字旁,右边是卷字,打不出来)卧,手足温者,可治。

第二百八十九条: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2、阳不回不治证
第二百九十五条: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第二百九十六条: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第二百九十七条: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第二百九十八条: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第二百九十九条: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第三百条: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内容太多了,得好好反复的看看才是。(前面的太阴病小结就算一笔带过吧)
我觉得至少也要分三次左右才能分析完。


补充内容 (2016-6-30 22:46):
更正:第一行字:太阴病篇就不小结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20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lrl0701
147
 楼主| lrl0701发表于 2015-8-27 22:45:54 | 只看该作者
好长时间没写贴子学习了,因为我觉得底子不行,少阴病和厥阴病很难,甚至看不懂。前半年是闲事多,近来总算是把郝万山的伤寒视频看完了。虽说是他提着我在走,但感觉好多了。观后感,为什么没有他讲的金匮要略呢,好想听他讲课的。
下面开始我的学习体会吧。

少阴病脉证并治

6.1少阴病纲要:
6.1.1少阴病寒化证主要脉证:

第二百八十一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本条是少阴病的题纲,少阴的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关键是脉微细,我觉得微是小,细也是小的意思。但微也有气血鼓动无力的意思,细是说脉形体细小。
但欲寐也,是说人提不起神,日夜想睡觉。

中医认为,肾是生命的根本,内藏元阴元阳,也就是我说的真阴真阳。人之所以有生机,那是肾的功能好。(总觉得言不达意),白天阴化阳,晚上阳化阴,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其实这里好像都只说了肾,但手少阴心经,心也是一大重要器官,心为君主之官吗。

第二百八十二条: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本条在听课时感觉好懂,但到自己分析时,却觉得和讲的不太一样。

欲吐不吐:书上和讲课时都说想吐却无物可吐;我觉得无物可吐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欲吐不吐,我觉得字面意思当是想吐没吐出来,至于是不是胃内有物,那不是一定的。难道说少阴病的病人胃里就一直没东西吗,不可能,虽说吃的不多,也不能说是无物可吐吧。
欲吐是寒邪上逆犯胃,但吐不出来,我觉得是暂时的或是短暂的。

心烦:这个词在桂枝甘草汤那节就知道的。桂枝善通心阳,所以用桂枝甘草汤以治疗心阳虚的情况。学到现在我还是觉得桂枝汤发汗力量并不强,真的。其主要在于服药后,加服一碗热稀粥以强药力。

但欲寐,是体内真阳真阴都虚的结果,阴阳不能互化,且本身阴阳都虚。

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定性为肾有问题。少阴肾为水火之脏,肾水之寒以滋肝木,以制约心火;肾火之热以温化各脏腑(书是说温化脾,我还觉得以温化膀胱)。自利是说明肾火不能温化膀胱以行水化气,渴是说明上面心火虚胜以引水自救。(感觉还是言不达意,心中能明了,但一写出来字面意思就不一样了)
自利而渴为少阴,自利不渴为太阴。
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虚故引水自救,是说前面渴的原因;小便色白,是说自利。
少阴病形悉具,是说少阴病是自利而渴的特点。

小便色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字面意思很清楚,不用多说。下焦虚有寒,是说肾阳虚不能温化膀胱之水。

这条就这样吧。少阴病,有自利而渴,有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的症候的。

第二百八十三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关键是第一句的解说,脉阴阳俱紧,我们能想桂枝汤是浮缓有汗,麻黄汤等是俱紧无汗,按道理来说阴阳都紧的情况下是不应该有汗出的,这个意思不知道能体会到吗,如果一个国 家因外敌入侵边境,当然是全国上下一直对外的,汗就像是国 家的子 民一样,这个时时候如果大批的民 众出逃那会是什么情况呢,亡阳也。以前我们看电视上一个人临终时手上拿的东西掉地上了,就意味着完了。
其实脉阴阳俱紧还是浮缓都是自然现象,眼睛受虫子或其它东西的时候也是一样的,紧闭双眼呗;一个人手或受冲击的时候总是内收的。这不是自然现象吗。
医圣说这种情况是亡阳也,属少阴,意思就是人体的根本有了问题的。

法当咽痛而复吐利。书上说因为少阴之脉循喉咙,虚阳循经上越,郁于咽嗌,则咽痛,阴盛于内,中阳不守,则上吐下利。

我见的少,有肾病的病人会不会有咽部的情况,不知道有没有。

有时候真想不通,医圣的用词太精确了。我觉得比那些大词人什么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来一个人还真的多学学文学功底,不然肚子里再有东西,倒不出来,还不白搭吗。



6.1.2少阴病治禁:
第二百八十五条: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这条没什么说的吧,病为在里,不能用汗法。发汗则亡阳更甚,以至危症,汗出不止,这里的汗不是热汗,当是冷汗,或汗出如油(这是临终的一种情况)

第二百八十六条: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再次说明不可发汗,也不可攻下。发汗,则亡阳,汗出不止;攻下则亡阴,下利不止。

上面的小结就是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自利而渴是少阴,不可发汗,不可攻下

6.2少阴病本证
6.2.1少阴寒化证

少阴肾为水火之脏,就有水火两性,好像光的波离二相一样,光波即是波又是离子,学物理的都知道(我引到这里也没意思,偶尔想到的)。
所以少阴病就有寒化证和热化证两大类。

6.2.1.1四逆汤证
第三百二十三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前面说了,少阴病,脉微细,但这里说脉沉,没说微细,为什么呢。
我觉得脉沉是主里;脉微细也是主里。脉微细肯定是沉脉,但沉脉不一定是脉微细。也就是说脉沉是脉微细的初起情况。

温之,医圣这里用了个急。很明显病情已经很厉害了。少阴寒化用温法,热化用清法;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四逆汤。在医圣的书里,一般都是什么什么方主之,但这里却说宜四逆汤,细细体会这个意思吧。

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在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四逆汤的药是: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生用一枚。
郝万山教授总结了,说在伤寒论里关于附子的用法,只要有干姜在,都用的是生附子,没有干姜在,都用的是炮附子。
用炮附子是温阳,而生附子是破阴回阳(大意是这样的)。但有一个方子例外,就是后面的乌梅丸例外,因其是丸药。
关于这个四逆汤我有好多想说的:
方名:其取方名真豪气,真自信。
四逆汤,四逆散,茯苓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当归四逆汤
这几个方子虽然都有四逆,但根本不是一回事。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同样的药,但药量不同,就起了两个方名,再加上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方(把炙甘草换成了葱白)。没什么区别,就占了四个方名,多可惜呀。

伤寒论398条,112方,这是非常有名的,就这几个药弄过来占了四个名额。这还不算完,这三个药互相组合的方子还有: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甘草附子汤(除了甘草和附子,还有桂枝四两,白术二两;严格来说不算,但方名算吧)。

这三个加上上面四个就七个了。112方还剩几个呀。

别的如: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附子汤,两个也基本一样。
桂枝汤类方更多: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葛根汤是桂枝加葛根汤再加麻黄罢了。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桂二越婢一汤;桂枝甘草汤,桂枝加桂汤;小建中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这三个是一组)。

五苓散是:猪苓,茯苓,泽泻,加桂枝和白术,猪苓汤是:猪苓,茯苓,泽泻,加滑石和阿胶。
真武汤是: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苓芍姜术附),附子汤是(苓芍参术附)茯苓,芍药,人参,白术,附子。
还有茯苓甘草汤(应叫苓桂甘姜汤),苓桂甘枣汤,苓桂术甘汤,茯苓四逆汤(上面提到了,这个算多余的)

这小算一下也有几十个方子了吧。随便换个药,就另起方名,多可惜呀,112个方各就占了那么多差不多一样的方子。

另一个想法就是说医圣的自信,他怎么就那么肯定的说真武汤,四逆汤,大青龙,小青龙,白虎汤,十枣汤等等。这些方药没什么奇特之处,但方名是如雷贯耳的。医圣怕记不住方名,起个响亮的名字也行。一般略懂中医的,有时候不知道方药,但这些方名是肯定知道的。

我觉得从医圣之后,没有医生敢这样用药,敢这样起方名的。

其实说回来,如果心里没有定性,或是悟不透,没有敢这样来应用的。反过来又说明了医圣对医理的透彻。

算了,不说我对医圣如何崇拜了,还是好好研习吧。

第三百二十四条: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寒,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其实本条应是这样的: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寒,不可下也,当吐之,宜瓜蒂散(咱没有医圣的本事,只敢说宜,不敢说主之,这是郝万山教授说的);少阴病,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少阴病,当说是像少阴病而不是少阴病,因其手足寒,有四逆的情况,所以说少阴病。

书上说是胸上有寒饮与胸中有实邪的辩证。有寒饮者当用四逆汤,有实邪的用瓜蒂散。
饮食入口则吐,这是初次;因其胸中有实邪,上下不能,所以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这是后续情况。必须要再兼脉像是弦迟,弦主实,迟主里。
少阴病,胸中有寒饮的,干呕。这里的少阴病是我加的,和前面区别,我觉得如何说都不合适。再看一下前面的十枣汤的条文吧。

152条: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下。其人执执(字下应有水)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这两条,我看似没什么区别,一个用四逆汤,一个用十枣汤。为什么。

我忽然想到这两条本质的区别没说出来,一个是少阴病,一个不是少阴病,虽症状相似,但脉像是不一样的。用四逆汤的一定是微细,而用十枣汤的则没有脉微细的特点。这两者脉像都应有沉,因为都是实邪,不可能不沉弦,但用四逆汤的更多是微细。这样说我觉得比较合适。
至于十枣汤里的下利,呕逆,本条也应该有或兼有。心下痞硬,引胁下痛本条也应有,干呕,已经说了,短气,少阴本身肾有问题,肾主纳气,气不归根,短气也应该有或兼有,汗出不恶寒,这个不一样,少阴病,当是汗出还恶寒的。

想想桂枝加附子汤和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条文。
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我在十枣汤的条文下没有发现有注家与本条相联系。不知何故。有成无忌,有柯韵伯,都没说到与本条四逆汤的区别。

所以我以前老说,医圣名气太大了,所有的后世医家都想着办法对医圣的条文能自圆其说而已。

6.2.1.2通脉四逆汤
第三百一十七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郝万山说:少阴寒化症里有:
寒胜伤阳证:说少阴证也行,但其不是真阳的虚少,而是外寒实在太强大,举例,如雪堋把人埋了一样。
寒胜戴阳证:本条所说就是这样。
寒胜格阳证:其实我觉得寒胜格阳和寒胜戴阳差不多。但寒胜格阳好像又比寒胜戴阳更重一点。
寒湿身痛证:后面的附子汤(苓芍参术附)
寒湿水泛证:真武汤。
好像是这五类。

少阴病,下利清谷,时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我觉得这才是少阴病重症时的特点,或说是正儿八经的少阴病。
下利清谷,就是下面拉的是完谷不化的东西,真阳衰微。
手足厥逆,还是真阳衰微,但要与四逆散证等的相辨别,四逆散没有脉微细,没有脉微欲绝,
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按前面一派寒像,里应是恶寒的,反而不恶寒,其人面色赤,这是阴胜戴证,里阴胜,把仅剩的一点阳气给逼到头上去了,头乃诸阳之会,这是阳气最后的阵地了。
或腹痛,或咽痛,都是肾经所过部位: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利止脉不出者,更上重症。

医圣用通脉四逆汤治疗。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现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回想下前面的四逆汤: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这里对干姜和附子基本是两倍的用量,后面还有加减方。

郝万山总结说,伤寒论是共有七个方子后面有加减方。

小青龙,小柴胡,通脉四逆汤,四逆散,真武汤,理中汤,枳实栀子豉汤。

其实通过这七个方子的加减应用,更能体会医圣的用药心得的。
面色赤,加葱九根;腹中痛,去葱加芍药二两,(还要把葱去了);呕者,加生姜二两(按前面去葱的意思这里有葱和芍药吗,我觉得有葱和芍药);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我觉得有葱);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有葱和芍药吗,我觉得有;没有生姜)

有人这样看吗,说说加减方药的组成吧。

医案:
徐国桢,伤寒六七日,身热目赤,索水到前,复置不饮,异常大躁,将门牖没启,身卧地上,辗转不快,更求入井。一医急以承气与服。喻(怕是别字,应为余)诊其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乃曰,是为阳虚欲脱,外显假热,内有真寒,观其得水不欲咽,而尚可用大黄、芒硝乎?夫天气懊蒸,必有大雨,此证顷刻一身大汗,不可救矣。即以附子、干姜各五钱,人参三钱,甘草二钱,煎成冷服,服后寒战,戛齿有声,以重绵和头复之,缩手不肯与诊,阳微之状始著,再与前药一剂,微汗,热退而安。(古今医案按)

按,此案也是外假热而内真寒,过水似属热证,复置不饮则肯定非热;脉洪大无伦,似属热证,重按无力则肯定非热。抓住了这两点,就不被异常大躁,门牖没启,辗转不快,更求入井等假热现象所迷,从而得出真寒假热的正确诊断,于是力排众议,毅然抽以大剂回阳救药(这个字怕是多余的)逆方药,并采用热药冷服的给药方法,终于取得预期疗效,对于寒热真假辨证,极有启发帮助。


有几个地方要说说:
伤寒六七日,与医圣说的六七日或几日一样吗?我觉得这是概说,而医圣的有待考证,或许也是概说。因为郝万山说过这么一段话的。

一医以承气与服。有错吗,是真有错,但这与阳明实躁区别在哪里。再加上后面的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这里没有说到脉微细,而是这样的,一医用药是否有错,错肯定是有,但如果让我或你用,你用什么,我觉得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承气类的躁狂症。

此证顷刻一身大汗,不可救矣。是说阴阳离绝之相的大汗。

其用药如此(不抄了),为什么没加猪胆汁之类的呢,但其是冷服的,热药凉服。服药之后,阳微之状始著。这个时候病像和病体才是一致。


古今医案按:http://www.39yst.com/20120603/95548.shtml

这本书是清朝时写的,为什么该方就有效呢。历经一千五百年左右的方子竟能有效。这是最大的问题。现在我们会不会遇见,(我觉得应该会见到的),敢不敢用?

这个病人没了,会不会有医闹?如果是现在肯定会有医闹的,医生肯定是一无所有了。

唉!

  • 投票
  • 收藏 收藏20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1584364558
148
1584364558发表于 2015-9-13 22:17:33 | 只看该作者
今日有幸拜读版主的帖子,忽觉眼前一亮,一直想学习中医,我会细细拜读讲义 ,希望版主加油继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lrl0701 + 1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20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王云峰
149
王云峰发表于 2019-3-31 09:06:01 | 只看该作者

有幸拜读版主大作,感受颇深。有亲人跟这个症状相似,到医院做了好多治疗,不见效。  想咨询一下有关这个描述    这里的气上冲胸可与奔豚病症症状一块参考,这里的气上冲胸较奔豚病较轻。气上冲和恶寒,恶风等我觉得都是病人的自觉症状,从临床表现上来说,病人会感觉会有一股气从中焦往上冲,也许从体外能感觉到,就像肠鸣音一样能体会到吧。我在临床上没有见过这样的病人,但我见过一直唉气的病人,我一朋友男性四五十,时不时的就是胃里往外唉气的那种但不是打隔,就是吃饱了打饱食的那种,拖了好多年,有七八年了吧。他也不相信我吗,但我注意观察就是了。  我的邮箱w-yunfeng@126.com

  • 投票 1
  • 收藏 收藏20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王云峰
150
王云峰发表于 2019-3-31 09:31:45 | 只看该作者

这里的气上冲胸可与奔豚病症症状一块参考,这里的气上冲胸较奔豚病较轻。气上冲和恶寒,恶风等我觉得都是病人的自觉症状,从临床表现上来说,病人会感觉会有一股气从中焦往上冲,也许从体外能感觉到,就像肠鸣音一样能体会到吧。我在临床上没有见过这样的病人,但我见过一直唉气的病人,我一朋友男性四五十,时不时的就是胃里往外唉气的那种但不是打隔,就是吃饱了打饱食的那种,拖了好多年,有七八年了吧。他也不相信我吗,但我注意观察就是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20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