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游学
 页 | 末页
1
杏林游学发表于 2015-9-19 10:24:25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l、桂枝汤证4 U+ H6 l" a: S U& U. h; [9 W7 e
(1)时发热自汗出案
1 M c6 s* f6 I2 t" K% k% M! p/ n r7 {2 E ^
刘渡舟医案:李x×,女,53岁。患阵发性发热汗出已经一年多,每天发作2—3次,饮食及大、小便基本正常。曾经按阴虚性发热治疗,服药二十多剂无效。脉缓而软:舌质淡苔白。《伤寒论》说:“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12枝炙甘草6克 二剂。服药后啜热稀粥,得微汗出而愈。
5 I" u2 w; |2 v& b3 b/ B. L3 h F& j: x
9 B! Z, M6 `/ t) B( }1 _
: T" w3 t& J' p6 Q/ |. x
【解说】桂枝汤的主要治疗作用是调和营卫。既可以用来治疗外感风寒所引起的营卫不和,也可以用来治疗内伤杂病中的营卫不和。本案治疗的要点在于“病人脏无他病”,而又年过50岁,由于天癸已竭而阴气偏弱,使得阴阳二气不相谐和,所以出现阵发性的发热汗出,桂枝汤调和营卫,实际上也就是调和阴阳。因为营卫代表了阴阳的二个方面,营行脉内即为阴,卫行脉外即为阳。所以,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达到调和阴阳之目的,是本方取得疗效的关键。* g. V/ ]+ c; p/ { ~
! Z& Q/ G0 E- Q* @
(2)风疹案( @8 Q: S, s1 p
" A- R- h( K, |. y3 Z \: z7 q. V' L
刘渡舟医案:某男,60岁。患风疹皮肤瘙痒,钻心难忍已数月。伴见汗出、恶风等证,脉浮缓,舌苔白润。此为风邪稽留肌腠,营卫失和所致。当用解肌驱风,调和营卫之法治疗:桂枝9克 白芍9克 生姜9克 大枣12枚 炙甘草6克 三剂 : V1 @, m) L- S( r

0 b% u5 X1 ~0 T: Y- ]* L6 {* m8 _ 服药后喝热稀粥,得微汗出,痒止疹消,皮屑脱落而愈。
- d. \4 e/ I$ l+ d7 q
* ^' r& M. j8 s/ a$ I6 P 【解说】风瘙以皮肤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因为其发病部位在于皮肤腠理之间,一般属于阳证,所以《灵枢--终始篇》说:“痒者,阳也”;、本证虽然多见于血热受风,但也有不少是由于外感风邪,邪气稽留于肌表而营卫失和所引起。识别是否由于外感风邪所引起的一种标志在于伴随恶风或遇风则发,属于这类证型的,用桂枝汤治疗最为有效。
1 R! i* c) w/ J& F* U3 K9 r: z' I' t. j. U1 M; n
(3)汗出偏沮案+ A* E% N* P0 Z# X- G3 F, ^ T

+ n5 H: w ~/ o
: g7 o' U( y2 u; Q4 o4 d3 S1 Z7 r# ]% y) ?2 B, L: l% e* Y
刘渡舟医案:孙×x,男,39岁。患左半身经常自汗出,而右半身反无汗,界限非常分明.无其它咀显不适,脉缓而略浮,舌苔薄白。用桂枝汤调和营卫阴阳,使其相将而不相离则愈。桂枝9克 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l2枚炙 甘草6克 三剂。服药后啜热稀粥,得微汗出而愈。( F: A+ ^" |' |- e8 v$ T

. Y, o" i) I7 w( J 【解说】凡汗出偏于肢体一侧,或左或右,浸润不止者,都是由于营卫气血有所偏伤,阴阳失于和调所引起。这种“汗出偏沮”,如果不及时的治疗,久而久之,卫气不能固护于外,营气不能守护于内,就有可能导致半身不遂的“偏枯”证。《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本病往往由于外感风邪而引起,所以用桂枝汤解肌发汗以祛风邪,调营卫,和气血以顾正气,乃是一种正治的方法。不然的话,风邪凝滞营卫,汗出损伤气血,经脉不通,筋骨失养,那么,“偏枯证就随时可能发生。9 r7 M6 N2 w. Q% m& M/ G
4 B! T$ p/ a& B* z- f
2、桂枝加葛根汤证
6 P4 `2 J! U6 h1 h) h: k& O. o
[2 q6 ?+ [0 V1 k. l 口眼歪斜案, t- S- {* M+ D7 r/ v# h
3 H9 @2 {2 l& ]$ M1 v

8 b Y: I3 m: H+ c) Z
4 A2 ?2 i2 G2 C 刘渡舟医案:张××,女,26岁。在乘长途汽车回家途中,靠窗倚睡而受风,回家后,突然感到左侧面部肌肉拘紧,口眼向左侧歪斜。脉浮,舌苔白润。风邪客于阳明经络,治疗当以祛风通络为主。
( }$ u2 _6 O$ _* ^
) [3 m) H( e9 s* E 桂枝9克 白芍9克 生姜9克 大枣12枚 炙甘草6克 葛根15克 白附子6克 全蝎6克。服药二剂,汗出邪去而愈。 ! O1 E- S5 O8 B. G+ F
$ q4 d0 j O) I3 W; `/ \
5 K9 _, S; g( l5 V( q3 u E! d

1 P! c) i I R. z7 i l: T 【解说】阳明经脉行于面部,经脉受邪,所以,面肌拘紧,口眼歪斜。歪斜见于左侧,是风邪客于右侧,而被左侧正气所引。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所指出的: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歪僻不遂。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一方面可以解肌祛风,另一方面疏经通络。解除经脉气血的凝滞,同时,葛根还能升达阳明津液,滋津润燥,以缓解经脉的拘急。临床上还常用本方来治疗冠心病的腰背疼痛,以及高血压动脉硬化所引起的后脑部疼痛等证。, a4 B n: {" ?+ Y) A6 d- u2 h
. s/ o7 v9 V' G* ^" f3 V4 Q
又附:项背强痛案
; ?1 |! P! i# r; ~# T, p& M
5 x3 Y3 a: s, T- K1 o! e2 _3 X 2 m! Y( u% |% F' O) X8 n: B

3 _' k5 ~% D5 n 刘渡舟医案:张××,男,5l岁。有冠心病史;平时胸闷,头晕而沉。近一月来出现头项强痛,甚至及于后背。伴汗出,恶风,纳呆,肢体乏力。舌体胖大而嫩,苔白腻,脉弦大无力。辨为饮气内据,外及太阳经脉。治疗用桂枝加葛根汤,又加茯苓30克,白术6克,服药六剂后,一汗出恶风及头项背强痛皆止。其它症状亦有明显改善。
: G( w$ b, W9 M4 T, F- Z _- W! E; `6 ]
3、桂枝加附子汤证
1 m4 t: O& T1 \8 g+ a+ H( D: `: `
房后伤风案( n+ d( C; a8 `+ X/ Y

) h5 N' |/ N3 L
2 z6 K, w7 }; U+ W" b' x l8 N7 d; i5 ]% F9 h' z) u9 E
刘渡舟医案:王xx,男,25岁。患者身材高大,体魄雄伟。夏季某日与妻子同房后,因觉燥热而置两腿于窗户之上,迎风取爽。几天后,左腿疼痛,左小腿拘挛而屈伸不利。针、药屡治不效。脉弦迟,舌苔水滑。
; F B' U/ ~0 T2 Q- K7 t
: \( J: o6 s, v! V6 ` 桂枝18克 附子12克 白芍9克 生姜9克 炙甘草6克 大枣7枚 木瓜9克 独活6克。服药二剂后,痛止腿伸而愈。
+ M/ w) F6 Z% b9 \; ~2 p1 Y
8 L% |+ C' E: ~0 K9 | 0 h( O* X! M6 C! _+ p

: C+ B, p# u0 j: W 【解说】房事之后,精泄而内虚,不知慎护,但图凉爽,使风邪乘虚而入。《素问·风论》说: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脉弦迟而舌苔水滑,则阳气内虚。外来之风邪,必须从外解而去;阳气内虚,则必幕顾正虚。选用桂枝加附子汤外解风邪,内壮阳气。再加木瓜以利筋骨,加独活以散风气。此外,本方还常用来治疗老年人因阳气不足而感受寒邪,见证以脉沉而汗出恶风为主,可以起到温经扶阳,正邪兼顾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桂枝加附子汤原本是治疗“漏汗”的,《伤寒论》说: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届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可见,漏汗的产生是由于发汗太过,阳气不能固摄津液,导致津液外泄。桂枝加附子汤,不仅能够温补阳气,而且还能通过补阳而达到摄阴止汗的目的。临床上用来治疗顽固性的自汗证也每奏奇效。, W1 J& Y1 |7 K' V! [3 _2 I$ `, v
$ E! l* ~) |) w5 {
又附:漏汗案) V0 N1 E& T2 @1 Y' d
* {. ]" i! S( U* J+ w; e8 s' W
a( `0 f) J h& G7 U

* G# u: K; A- }( H 刘渡舟医案:崔x x,女,51岁。患自汗证十多年,屡经中西医治疗而不愈。患者每日自汗出不止,浸湿内衣,每日换衣3---4次,一年四季皆如此。上半身汗出多于下半身,左半身汗出甚于右半身,稍有劳作更甚。伴有恶风,肢体屈伸不利。其人体态肥胖,但终日感觉体疲乏力。舌质淡嫩,苔自而脉缓,辨为阳虚漏汗证,用桂枝加附子汤,服前三剂时有奇特的反应,每次服药后约一时左右,自觉全身皮里肉外有一种如雪溶化般的感觉。服第四剂药后,周身皮肤进而出现针刺般的疼痛感觉.2小时后,疼感消失,顿觉舒适无比。三剂药服尽,而十年之自汗已止.用桂枝汤加黄芪、白术各lO克善后全愈。8 f$ M( s q5 X# h2 N) W: m: G3 _
+ j! p5 Q, n% c- Z# G$ P
4、桂枝去芍药汤证 0 ]; P' y* N1 J' k& n( ]( _

4 X; d6 @0 S }; K" L4 {3 g |
6 v. B# a8 \, n! e! h: x( Z. O J" D; G+ Q) g
胸闷案
# h; r1 X2 ~9 r! v
2 L3 l+ l: u; N+ e 刘渡舟医案:李×x,女,岁。因患心肌炎而住院治疗,每当入夜则胸中憋闷难忍,气短不足以息,必须靠吸氧气才能得以缓解。舌质淡苔白,脉弦而缓。辨为胸阳不振,阴气内阻证。桂技1O克 生姜10克 大枣12枝 炙甘草6克.服药二剂后证状减轻,原方加附子6克,再服三剂后,证状消除。: Q+ F d) W9 j0 E8 g# v
! ?& l! p, B( ^- M2 Q+ R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9 f3 R N# ]3 l/ N+ }
+ k6 U* Z+ [" V) i( P
; E; [8 `8 j; e w" H9 L x

B: J! I' I6 Z/ Q 胸痛案
% {, y8 ?8 A7 Z! g- I c8 B& C: M$ \0 Q7 c6 z" R
刘渡舟医案:王×x,男,46岁。多年来胸中发满,或疼痛,往往因气候变冷而加剧。伴有咳嗽、短气。手足发凉,小便清长等证。舌质淡嫩,苔白略滑,脉沉弦而缓。此乃胸阳不振,阳不胜阴,阴气窃踞胸中,气血运行不利。治疗当以温补心阳,以散阴寒为主。
; L1 a! V) {. d
2 d# [ d y9 {( c# z 桂枝9克 生姜9克 大枣12枚 炙甘草6克 附子10克。连服六剂,证情逐渐减轻,多年的胸中闷痛,从此得以解除。4 T/ Z% z1 w; k; x- ]( a4 X; i9 J
4 k/ }( m9 j6 h- K

* a8 r5 I. h9 p: d, r3 {2 r
% Y& Z9 u* @( b4 s+ `+ i 【解说】桂枝去芍药汤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都是桂枝汤的加减方。这二个方子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有振奋胸阳的作用,这种作用首先都是通过桂枝汤去芍药而得以实现的。因为桂枝场的组方特点是阳中有阴,若去掉芍药酸寒阴柔之性,就变为辛温扶阳之剂。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辛温气雄的附子,使其补阳的作用就更为突出。 6 H% Y! Y0 ~7 S% u
# J' H- b2 b; ]1 O' ]2 v% I) B
胸阔或胸痛,是“胸痹”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产生的主要病机是在于上焦心胸阳气虚弱而阴寒之气内盛,所以《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说:“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因为“胸为阳位似天空”。心肺二脏居其内,营卫二气由此而得以宣发。如果胸阳不振,阴寒内凝,阳气不能布达而痹阻,心肺之气血不畅。所以,胸痹的怖床表现,轻者胸中满闷,重者就以疼痛为主。
H# A2 k6 B+ K2 Y0 y$ M! [% @
. Y. o7 O: K9 K2 _; A/ d; t B3 D, a5 Z" t; m1 r% n* E, w) j {: t
3 ~7 K+ U; [) x/ _* o
北京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基层医生中医学堂第2期北中医教授团队:& \7 F9 f: F; K1 L/ h9 |
" l' @6 ~+ c: J2 V
专家资料及授课内容如下:(根据具体情况协调安排)
' @2 U$ S+ ]6 n/ s5 c" j1 W# M& f) F+ V3 r
谷晓红教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主任医师.。讲授清热剂(银翘散,清营汤,黄连解毒汤,仙方活命饮,龙胆泻肝汤等)临床应用
M9 G- ^( I9 l" o, M6 ^) `4 b: E- e$ Q( @# e
傅延龄教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讲授白虎汤类方、承气汤类方及柴胡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 u/ p' p3 S. d. j9 }: f7 J: x1 |
4 r0 \2 E- q! W, h" h1 _9 s2 Q3 H李宇航教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院长。讲授乌梅丸等经方的临床应用7 S8 ~- Q; G2 j7 g* o
1 n5 z, a h; {5 g0 \
陈明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讲授苓桂剂散类方的临床应用。: D Y, x. F# W$ g; d% v4 f+ l

* u- Y3 i& N) a$ o% R% Z蒋燕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讲授补益剂(四君子,四物汤,六味地黄丸,肾气丸等)临床应用" I. p( N5 a7 w! a t

3 B; n# G) g- T1 U$ F# p8 X' `徐苓教授(泻心汤类方的临床应用)8 q5 `: r$ C5 ]3 ]. d+ ?/ X/ X
# u' V5 p& t$ J; W+ f
等教授' T3 K9 e# J# _: _- I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一赤脚大仙
2
一赤脚大仙发表于 2015-12-17 19:27:15 | 只看该作者
好教材,刘老不愧为伤寒大家,用药精当,经方活用,受益匪浅呀

  • 投票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大山中医
3
大山中医发表于 2016-3-10 21:53:19 | 只看该作者
向中医前辈大家学习。

  • 投票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