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西
 页 | 末页
1
卡卡西发表于 2018-2-28 11:30:17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不得“好死”——这可能是现在最被我们忽略的幸福难题。
中国各大城市陆续发布幸福指数,但这些发布很健忘——忽略了“死亡质量”也是幸福指数的核心指标。经济学人智库对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后,发布了《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报告:英国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大陆排名第71。
关注患者活得好不好
“不要再开刀了,开一个,死一个。”原上海瑞金医院院长、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朱正纲,2015年起,开始四处去“拦刀”。- t9 T6 u# X% P

- }3 j* Q& Q5 e0 ^# y3 F8 @1 q0 S
他在不同学术场合央求医生们说,“不要轻易给晚期胃癌患者开刀。”现在中晚期胃癌患者一到医院,首选就是开刀,然后再进行化疗放疗。“就是先把大山(肿瘤主体)搬掉,再用化疗放疗把周围小土块清理掉。”这种治疗观念已深植于全国大小医院,“其实开刀不但没用,还会起反作用。晚期肿瘤扩散广,转移灶往往开不干净,结果在手术打击之下,肿瘤自带的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导致它们启动更强烈的反扑,所以晚期胃癌患者在术后几乎都活不过一年。”

0 Z2 O" Z9 J, g: h0 Z
而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很多都采用“转化治疗”,“对晚期肿瘤患者一般不采取切除手术,而是尽量把病灶控制好,让其缩小或慢扩散。因为动手术不但会让患者死得更快,而且其余下日子都将在病床上度过,几乎没有任何生活质量可言。”
+ Z$ b I7 v; ~, u& E( j
所以,朱正纲现在更愿称自己是“肿瘤医生”,外科医生关注的是这次开刀漂不漂亮,肿瘤医生则关注患者到底活得好不好,“这有本质的区别。”
$ Y* P& R. B* d) ?/ V
医生患癌时,如何面对?
美国是癌症治疗水平最高的国家,当美国医生自己面对癌症侵袭时,他们又是如何面对和选择的呢?
c9 T: |) h- O) W: I4 a3 R' s

& w! m$ ` s8 i6 D0 c- c% g+ J- {- k( l
2011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副教授穆尤睿,发表了一篇轰动美国的文章——《医生选择如何离开人间?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但那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方式》。

; w: D! R- `% [4 C
“几年前,我的导师查理,经手术探查证实患了胰腺癌。负责给他做手术的医生是美国顶级专家,但查理却丝毫不为之所动。他第二天就出院了,再没迈进医院一步。他用最少的药物和治疗来控制病情,然后将精力放在了享受最后的时光上,余下的日子过得非常快乐。”

6 e/ R4 G- w4 E
穆尤睿发现,其实不只是查理,很多美国医生遭遇绝症后都作出了这样的选择,“医生们不遗余力地挽救病人的生命,可是当医生自己身患绝症时,他们选择的不是最昂贵的药和最先进的手术,而是选择了最少的治疗。”
* r# T$ V* w) F
他们在人生最后关头,集体选择了生活品质!
$ J$ q, ~) a$ i8 t8 O0 n
“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被东开一刀,西开一刀,身上插满各种各样的管子后,被挂在维持生命的机器上……这是连惩罚恐怖分子时都不会采取的手段。

) @4 o1 z% z3 l \
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医生同事跟我说过:如果有一天我也变成这样,请你杀了我。”

2 K1 _4 y' G6 M- C7 S; v% y' m
一个人失去意识后被送进急诊室,通常情况下家属会变得无所适从。当医生询问“是否采取抢救措施”时,家属们往往会立马说:“是。”于是患者的噩梦开始了。为了避免这种噩梦的发生,很多美国医生重病后会在脖上挂一个“不要抢救”的小牌,以提示自己在奄奄一息时不要被抢救,有的医生甚至把这句话纹在了身上。
: t& [; j0 F% b7 l1 R
“这样‘被活着’,除了痛苦,毫无意义。”
" o& m6 c! a. s8 m
让生命最后一程走得有尊严
经济学人发布的《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英国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大陆排名第71。
# o3 j0 y8 z& Q8 E7 _5 {9 n/ Z
4 @: f" {: w- D( Z ^
何谓死亡质量?就是指病患的最后生活质量。
4 o# J) h. ]/ d/ c) @
英国为什么会这么高呢?当面对不可逆转、药石无效的绝症时,英国医生一般建议和采取的是缓和治疗。
1 H& C) k- B2 V' h0 u! M
何谓缓和治疗?“就是当一个人身患绝症,任何治疗都无法阻止这一过程时,便采取缓和疗法来减缓病痛症状,提升病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让生命的最后一程走得完满有尊严。”

3 ]8 l( N% o, L! R$ t: l1 ~2 [
缓和医疗有三条核心原则:
1.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

8 {, n! q: ^5 @
2.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

7 ^# { B1 v1 z8 F c
3.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

$ m* r* @+ S2 m8 V, I* G7 O9 n
英国建立了不少缓和医疗机构或病房,当患者所罹患的疾病已经无法治愈时,缓和医疗的人性化照顾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基本人权。这时,医生除了“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症状的办法”外,还会向患者家属提出多项建议和要求:
1.要多抽时间陪病人度过最后时刻;

. e# H# Q k( S# e
2.要让病人说出希望在什么地方离世;
+ v& }$ k/ h! ~1 N
3.听病人谈人生,记录他们的音容笑貌;

/ D) D4 p8 [. F/ s
4.协助病人弥补人生的种种遗憾;

" h4 `6 ^" |4 u; E1 g4 K4 e/ ~( ?) ^ h
5.帮他们回顾人生,肯定他们过去的成就。

3 O/ C. @; @0 J' g* n
……
肝癌晚期老太太维多利亚问:“我可以去旅游吗?”医生亨利回答:“当然可以啊!”于是维多利亚便去了向往已久的地方。
3 T8 G+ P( k; R, S

2 _7 ` g- V( s) I5 h9 x) d4 Y
中国的死亡质量为什么这么低?
一是治疗不足。“生病了缺钱就医,只有苦苦等死。”二是过度治疗。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在接受创伤性治疗。尤其是后者,最让人遭罪。. |% E3 _' G3 s+ q
" s/ l: ]- T$ e1 b
北京军区总医院原肿瘤科主任刘端祺,从医40年至少经手了2000例死亡病例。“钱不要紧,你一定要把人救回来。”“哪怕有1%的希望,您也要用100%的努力。”

" }( m, W% x# A( j( M" _4 c
每天,他都会遭遇这样的请求。他点着头,但心里却在感叹:“这样的抢救其实有什么意义呢!”在那些癌症病人的最后时刻,刘端祺经常听到各种抱怨:“我只有初中文化,现在才琢磨过来,原来这说明书上的有效率不是治愈率。为治病卖了房,现在还是住原来的房子,可房主不是我了,每月都给人家交房租……”

1 i5 s# \4 N* V4 a$ ?
还有病人说:“就像电视剧,每一集演完,都告诉我们,不要走开,下一集更精彩。但直到最后一集我们才知道,尽管主角很想活,但还是死了。”病人不但受尽了罪,还花了很多冤枉钱。
9 V4 ~9 Z; R. n. Y7 j
数据显示,中国人一生75%的医疗费用,花在了最后的无效治疗上。有时,刘端祺会直接对癌症晚期病人说:“买张船票去全球旅行吧。”结果病人家属投诉他。没多久,病人卖了房来住院了。又没多久,病床换上新床单,人离世了。
0 `# p0 }" F; w3 A
整个医院,刘端祺最不愿去的就是ICU,尽管那里陈设着最先进的设备。“在那里,我分不清‘那是人,还是实验动物’。”花那么多钱、受那么多罪,难道就是为了插满管子死在ICU病房吗?
; N' V& H8 |% o* }' T, |! r5 \
生活品质远远大于生命
穆尤睿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文章会在美国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这篇文章让许多美国人开始反思:“我该选择怎样的死亡方式?”; t1 D- C4 @9 x5 ]

! U6 P! H c l4 D8 p9 Z. ]
美国人约翰逊看完这篇文章后,立即给守在岳母病床前的太太打电话:“现在才知道,对于临终者,最大的人道是避免不适当的过度治疗。不要再抢救了,让老人家安静离开吧!”太太最终同意了这个建议。第二天,老人安详地离开了人间。这件事,也让约翰逊自己深受启发:“我先把自己对待死亡的态度写下来。将来若是神智清楚,就算这是座右铭;如果神智不清了,就把这个算作遗嘱。”
! q3 d* ^; U: u. Y2 J
于是,约翰逊写下了三条“生前预嘱”:

1 q( T7 g7 q0 J# _+ H' l9 y% O/ Z# L
1.如果遇上绝症,生活品质远远高于延长生命。我更愿意用有限的日子,多陪陪亲人,多回忆往事,把想做但一直没做的事尽量做一些。

* ~# L) `* p" y" }0 k/ p
2.遇到天灾人祸,而医生回天乏术时,不要再进行无谓的抢救。

% e% L; J* O( x( F1 H( z/ z
3.没有生病时,珍惜健康,珍惜亲情,多陪陪父母、妻子和孩子。
# s; Z& Q% J0 Y2 o1 y1 H) j
随后,约翰逊拨通电话,向穆尤睿征求意见。穆尤睿回答:“这是最好的死亡处方。”当我们无可避免地走向死亡时,是像约翰逊一样追求死亡质量,还是用机器来维持毫无质量的植物状态?

, Z5 G# } k5 y1 q
英国人大多选择了前者,中国人大多选择了后者。

9 @" o; @/ w+ D' m9 N' W
我们的爱,这样肤浅吗?
这是上海“丽莎大夫”讲述的一件普通事,之所以说普通,是因为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各大医院发生——
3 g2 c3 ~$ a! O

6 Y/ _/ P) B( X, i0 i' C
一个80岁老人,因为脑出血入院。家属说:“不论如何,一定要让他活着!”4个钟头的全力抢救后,他活了下来。不过气管被切开,喉部被打了个洞,那里有一根粗长的管子连向呼吸机。

O7 O1 v- g) B: @
偶尔,他清醒过来,痛苦地睁开眼。这时候,他的家属就会格外激动,拉着我的手说:“谢谢你们拯救了他。”家人轮流昼夜陪护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护仪上的数字,每看到一点变化,就会立即跑来找我。

/ N% i* R, ]4 t% X& r. M+ D+ s
后来,他肿了起来,头部像是吹大的气球,更糟糕的是,他的气道出血不止,这使他需要更加频繁地清理气道。每次抽吸时,护士用一根长管伸进他的鼻腔。只见血块和血性分泌物被吸出来。这个过程很痛苦,只见他皱着眉,拼命地想躲开伸进去的管子。
" P7 D9 J2 ^: h
每当这时,他孙女总低着头,不敢去看。可每天反复地清理,却还能抽吸出很多。我问家属:“拖下去还是放弃?”而他们,仍表示要坚持到底。孙女说:“他死了,我就没有爷爷了。”

8 Y0 \) W% \3 ]# L4 i8 j
治疗越来越无奈,他清醒的时间更短了。而仅剩的清醒时间,也被抽吸、扎针无情地占据。他的死期将至,我心里如白纸黑字般明晰。便对他孙女说:“你在床头放点薰衣草吧。”她连声说:“好。我们不懂,听你的。”第二天查房,只觉芳香扑鼻。他的枕边,躺着一大束薰衣草。他静静地躺着,神情柔和了许多。

. k) c% b1 o* w7 o0 E+ o+ Y7 A
十天后,他死了。他死的时候,肤色变成了半透明,针眼、插管遍布全身。面部水肿,已经不见原来模样。
- m' G* k) T l- g5 P
我问自己:如果他能表达,他愿意要这十天吗?这十天里,他没有享受任何生命的权力,生命的意义何在?让一个人这样多活十天,就证明我们很爱很爱他吗?我们的爱,就这样肤浅吗?

6 Z+ ^+ R/ i' `* T/ ?$ [
来 源 / 大河健康网综合自拾遗、无界进修
1 ~1 w: j* x0 U" ?& X9 p, }$ F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