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夫诊所
21
王大夫诊所发表于 2012-6-19 08:01:09 | 只看该作者
在金代,有一个明医张子和名从政。是攻下派代表之一。有一次患眼疾。目赤肿痛 时轻时重 怕光干涩非常痛长达三个月。久治不愈。遇见眼科姜仲安为其针刺上星 百会 攒竹 丝竹空 印堂 等穴位。又用草叶刺双侧内鼻孔。出血达两升左右。第二天好了一半,第三天完全痊愈。他刺的穴位是内迎香。心得: 我们做医生的无论多大年龄多高名望,都要虚心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重楼 + 1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重楼
22
 楼主| 重楼发表于 2012-6-19 11:09:10 | 只看该作者
王大夫诊所 发表于 2012-6-19 08:01
在金代,有一个明医张子和名从政。是攻下派代表之一。有一次患眼疾。目赤肿痛 时轻时重 怕光干涩非常痛长达 ...

说起大量放血疗法,不知你看过这个新闻没有:名为“埋线放血贾大夫”发出的“放血850毫升治好了患者多年寒症”的微博引争议!——放了850都被科学打假和中医砖家的砖给砸死了,如果姜仲安活到现在,还敢放2升,后果不知怎样?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健之佳
23
健之佳发表于 2012-6-19 17:49:22 | 只看该作者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千家万户裹粽子,划龙舟;屋檐房门还插艾驱邪。南朝梁农懔在《荆楚岁记》中记载:“端午采艾,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其实,艾并不能斩妖驱魔,但艾可入药。据史书记载,公元1260年冬,元代征南元帅忒木儿统领十万大军,在扬州城外安营扎寨,犒劳三军,准一举夺下扬州府,请功进爵。不料,突然患病。初起仅是消化不良,腹痛便稀,渐至足胫冷若冰霜,麻木不仁,步履艰难,终于下肢完全不能活动,卧床不起。主帅病倒,帐下群龙无首,军情危急。一日,忽见随征文官罗谦甫拜谒元帅。罗乃金元四大医家之一东垣老人李杲的得意门生,曾随师学医10余年。罗谦甫为忒木儿行切脉望诊,道:“大帅年高气弱,多年疆场征战,朝墓行寒,加之饮食失节,多饮乳酪,履于卑温,阳不能外固,由是清湿袭虚,病起于下,系寒湿相合而病。”元帅点头应允。罗谦甫便采用急退寒湿之邪,峻补其阳之法,以陈艾温灸腧穴。他取出备好的陈艾绒,在元帅肚脐下一寸半处“气海穴”,置艾绒温灸,以补下焦湿气;又在两膝的“足三里穴”,用陈艾灸煦,以缓解温寒而逆,引导阳气下行……经过艾灸施治,再投以温经散寒、健脾燥温之方剂。不几天,忒木儿病势好转,又经过一段时间陈艾灸治,征南元帅又驰骋疆场了。


补充内容 (2012-6-21 19:08):
我们借鉴古人,是取长补短,吸取精华,弘扬我中华文化,造福余民。

点评

把这个贴按我要求的四条补充完整,即可得专业分!  发表于 2012-6-19 21:06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重楼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健之佳
24
健之佳发表于 2012-6-19 18:18:20 | 只看该作者
相传日本德川幕府时代江户有一老寿星名万兵卫虚度174岁,其妻173,其子153岁,其孙105岁,个个精神矍铄,健步如飞。问其长生之术,答曰:祖传每月初八连续灸足三里穴,始终不渝,仅此而已。在气候寒冷的日本北部,人人都喜欢灸足三里作为补身长寿之术,有“勿以不灸足三里者为伍”和“不灸足三里勿作旅人”的说法。其实此灸法乃由我国所传,早在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其本人经常灸足三里,活至102岁,这正是古代养生家所推崇的疤痕灸,使灸疤延久不愈,可以保健延年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重楼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健之佳
25
健之佳发表于 2012-6-19 20:06:05 | 只看该作者
南宋绍兴年间,有一个叫王超的军人,退役后遁入江湖做了江洋大盗,无恶不作。他年轻时曾经遇到一个得道的异人,传授给他一套“黄白住世之法”。王超按照这套方法修炼,年过九十还精神饱满,肌肤腴润……后来犯案被抓,判了死刑。临刑前,监官问他:你这么高的年龄,还有这么好的身体,有什么养生秘术吗?王超回答说:秘术我没有,只是年轻时师傅教我在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关元穴,用艾条施灸千炷。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几日不吃饭也不觉得饿,脐下总是像有一团火那样温暖。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啊。王超被处死后,刑官让人将他的腹暖之处剖开,看见一块非肉非骨之物,凝然如石,这就是长期用艾火灸出来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重楼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hbfwbs
26
hbfwbs发表于 2012-6-20 18:34:58 | 只看该作者
韩贻丰是一个县令,他对于针灸很精通,从政之余往往为别人看看病,在当时很有医名。清代名医魏之秀在其著的《续名医类案》中多次提到他从医的事迹。他曾经为当时的司空徐元正治病,当时徐的症状很重,满面浮肿,口角流涎不止,说不出话,双腿沉重得不能迈步。韩为之诊脉后说:你这种病非得用针灸治疗不可。于是就让他的孩子来拿来蜡烛,举手欲在其顶门上用针治疗,徐公及其儿子、孙子们都很担心害怕,说:这里怎么可以用针和灸来治疗呢,一定会很痛苦吧。韩贻丰因为是经验丰富,就坚持要为之治疗,但是终究没有同意他的意见,就很遗憾地离开了病人。过了不久,徐公家人从其它途径闻知韩公医术精湛,针术通神,自己也知道用别的方法是没有用处的,于是就又一次去邀请他为自己治疗。韩公给他的百会,神庭,肾门,环跳,风市,三里,涌泉等穴位其针了二十一针,没有针灸时,病人还以为不知道会有多痛苦呢,及针刺完后,感到身体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感,连声赞叹,认为是最好的效果了。周身的疾病,好象一下子都突然消失了。如果患者及其家属不能第二次去请韩公为之治疗的话,恐怕永远都不会遇到这样的医生,并且,徐司空的余生也只能在病榻上度过了。
心得:医生给病人治病是一种缘分,不信任者、不配合者不治。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重楼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hbfwbs
27
hbfwbs发表于 2012-6-20 18:50: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重楼 于 2012-6-20 20:10 编辑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hbfwbs
28
hbfwbs发表于 2012-6-20 18:51:20 | 只看该作者
(转)李东垣奇思治眩晕
“凡治上焦,譬犹鸟集高巅,射而取之。”这是《名医类案》中介绍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治疗疾病时用的思维方法之一。当时,有一年近七十的官员患病,正值春间,病人面目紫红,象饮醉酒一样,痰粘稠,时时眩晕,如浮在风云中一样,又眼视物不明。李东垣诊后认为是下寒上热症,想用寒凉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是考虑到病人年高体弱,怕出问题,就想起学医时老师张元素对他说过的话:上焦的疾病,就象群鸟聚集在山顶上一样,要用射箭的方法才能取到。于是,他就在病人的头部前边两眉处用三棱针点刺二十余下,放出一些血。片刻,病人就觉得头目清爽,一点痛苦都没有了,并且从此以后再没有发作过。
心得:人毕竟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界的道理也是人体的道理,如果我们在临床上遇到难题,而在以往的经验中,从医学资料中,从老师教诲中找不到问题的答案时,我们或许能从自然界的原理中,从自然现象中,从自然规律中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故为医者贵在变通,不能墨守成规,执一漏万。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重楼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重楼
29
 楼主| 重楼发表于 2012-6-20 20:59: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重楼 于 2012-6-20 21:02 编辑

本次活动只有最后一天了,希望大家于明日晚9点以后不要再跟帖,跟帖者将不会有任何奖励!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学海无边
30
学海无边发表于 2012-6-21 09:33:06 | 只看该作者
针灸是中国妇孺皆知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我国医学领域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在用火的过程中发明了用烧热的石块等物品对身体局部加热以治疗疼痛的办法,这就是原始的热熨法。据古书记载,人们曾用松、柏、竹、榆、桑、枣等八种不同的树木点燃后熏烤身体的一定部位来治疗不同的疾病(称为“八木之灸”),后来变为用艾叶代替,这种方法一直流传下来,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灸法。

  针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的放血疗法。这种治疗方法并非中国独有,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都曾广泛运用过。在金属针具出现以前,人们不可能将治疗工具较深地刺入人体。但是,为什么原始的针刺疗法唯独在中国发展成为风靡世界的医疗技术?这归功于经络体系的发现与临床运用。

  现知最早的经络记载出自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虽然当时的记载简单而粗糙,但在其后成书的《黄帝内经》却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由于在汉代有了系统的经络学说,从而使针灸疗法脱离了原始低级的经验医学,向着理论医学的高度大踏步前进。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尚只见灸法的运用,针法的出现要晚于灸法——没有冶金技术的高度发展,是不可能造出符合医用的细硬针具的。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内经》记述了古代针具——九针的具体形态:1.圆针(针身如圆柱状,头部呈卵圆形)主要用于按摩穴位;2.锋针(针身圆,针尖三棱形,有锋刃)用于放血;3.圆利针(针身稍粗,针尖圆而利)用于急刺;4.鑱针(针的头部膨大而尖端锋利,形如箭矢)适于浅刺;5.毫针(针身细,像毫发)应用广泛;6.缇针(针身较为粗大,针尖稍钝)用于按压;7.铍针(针身像剑,两面有刃)用于切开排脓;8.大针(针身较粗,针尖略圆)有时用于刺治关节疾患;9.长针(九针中最长,约20厘米)用于针刺肌肉肥厚处。从这些针具可看出,我国早期的针灸医生与外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西晋初年,文坛知名的皇甫谧中年患病致一腿偏短,多次谢绝出仕为官,潜心读书著述。除《帝王世纪》等多种文史作品外,皇甫谧将当时尚可见的几种医学典籍进行加工,从中选出与针灸有关的理论编成《针灸甲乙经》一书——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的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作为针灸学的经典著作,不但在我国历代习授,而且传播海外,至今仍为国内外针灸教学科研与临床必不可少的宝贵参考书。

  两晋南北朝的针灸著作大多失传。唐代名家王焘著《外台秘要》时,只存灸法,不存针法,对后世影响很大。至宋代林亿等人校正医书时指出王焘“取灸而不取针,亦医家之弊”,针法才重见于世。为了重振针灸之术,宋仁宗天圣年间王惟一考订针灸经络,著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被颁行各州,刻石永存。此外,王惟一还设计并主持铸造铜人两具,形如真人,脏腑并俱,其外刻有穴位名称,穴处有孔。将铜人裹蜡封住小孔,内蓄清水,命学生针刺穴位,若中其穴则有水流出,以此考定成绩,对传习针灸很有实用价值。宋金战争中,两具铜人和刻石均作为战利品被金人掳到北方。

点评

希望提供古代针灸灵验案例或故事  发表于 2012-6-21 12:19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重楼 + 1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学海无边
31
学海无边发表于 2012-6-21 14:28:22 | 只看该作者
华佗与华佗针灸经的故事
华佗医术十分精湛,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时候,不过取一两个穴位,灸上七八壮,病就好了。用针刺治疗时,也只针一两个穴位,告诉病人针感会达到什么地方,然后针感到了他说过的地方后,病人就说“已到”,他就拔出针来,病也就立即好了。另外,他创用了夹脊穴,“……点背数十处,相去一寸或五寸……灸处夹脊一寸上下”。
心的;针灸取穴不在多少,关键是取穴的准确度,有时一个穴位就能治大病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重楼 + 1 恭喜您获得第一分,晋升为医生一级!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学海无边
32
学海无边发表于 2012-6-21 14:30:54 | 只看该作者
4.《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著名医家,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皇甫谧幼年时父母双亡,四十岁时,他患了风痹病,十分痛苦,在学习上却仍是不敢怠慢。抱病期间,他读了大量的医书,尤其对针灸学十分有兴趣。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以前的针灸书籍深奥难懂而又错误百出,十分不便于学习和阅读。于是他通过自身的体会,悉心钻研,著述了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著作——《针灸甲乙经》。该书除了论述有关脏腑、经络等理论,还记载了全身穴位649个,穴名349个,并对各穴位明确定位,对各穴的主治证、针灸操作方法和禁忌等都做了详细描述,并一一纠正了以前的谬误。 可以说,《针灸甲乙经》是针灸学发展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后来,此书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等国家,在国际上声望也很高。


心的:系统的总结针灸学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针灸学博大精深、内容复杂,部分中蕴含整体,自然与人体相协调,人体不同生理部位各有特点又联系紧密。所以,想要完整细致的学习针灸,就要了解中医基本体系。另外,还要有充足的耐心和韧性。正所谓:“金诚所致,金石为开。”

点评

皇甫谧,晋代的布衣学者,一代名医,针灸鼻祖!  发表于 2012-6-21 15:45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重楼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学海无边
33
学海无边发表于 2012-6-21 14:50:48 | 只看该作者
周尔晋之女福穴
就是给女人带来福气的大穴。它位于外踝前侧约一寸的地方,肌肉微凸,极易辨认,可以用压痛法取准,也就是哪里最敏感、最痛就压哪里,每次按8分钟,酸胀感越强烈越有效。女福穴止痛效果好,对于妇科疾病的一切疼痛,如痛经、产后子宫收缩疼痛,以及女子许许多多莫名其妙的疼痛等,都有显著疗效。
  “女福穴”,是周尔晋先生发现并命名的。当年周先生在安徽定远的时候,有一位妇女3次产后都患有子宫收缩痛。她第二次产后发病的时候,周老用耳穴给治好了,到了第三次发病的时候,病情更为严重,而且小便不通,疼痛不已,耳穴也毫无效果了。周老当时想:脚乃是肾、肝、脾3经的聚集之处,在脚上是否能找到治疗该病的高升点呢?果然,在她脚外踝前不到一寸的地方,周先生找到了一处非常明显的压痛点,指压下去,5分钟后,这位产妇不痛了,小便也通畅了。此后,周老用这个穴给许多妇女解除了各种妇科病痛,久而久之,他就把这个位置作为一个穴固定下来,并取名为“女福穴”。
  女福穴还有强壮腰腿的功能,对腰椎病与瘫痪也有防治作用。而且,这个穴不仅仅能给广大女性朋友带来福气,同样还能给男性带来福气。当一些朋友患有前列腺炎等男性病时,按压这个穴也会非常有效。
心的;中医之博大,学无止境也

点评

周老是现代的名医,被喻为从不收费的火柴棒医生!  发表于 2012-6-21 15:28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重楼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午夜@飞鹰
34
午夜@飞鹰发表于 2012-6-23 14:05:15 | 只看该作者
翻书去了{:6_300:}{:6_300:}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kw59a30
35
kw59a30发表于 2012-6-29 19:15: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12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