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z508831769
lyz508831769发表于 2018-12-6 09: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受访专家:河南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刘培民

  编者的话:中医有四种诊断方法,即望、闻、问、切。其中,问诊占有重要地位,古人将问诊经验总结为《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提示医生接诊时,要全面、详细地询问患者信息,以免漏诊、误诊。而且,患者了解一些中医问诊常识,也会对就医起到指导作用。

  一问寒热

  寒热是辨别患者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

  河南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刘培民解释,“问寒热”指询问患者是否感觉怕冷或发热。“寒”可分为:遇风觉冷,谓之恶风;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不能缓解,谓之恶寒;若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能缓解,称为畏寒。“热”包括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而自觉全身、局部发热。

  中医又根据寒热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以此细致辨别疾病,患者也可根据以下表现看看自己属于哪种症状:恶寒发热,指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只感觉冷而不发热,称为但寒不热;只感觉发热而不怕冷,则为但热不寒;寒热往来,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

  二问汗

  汗能反映人体阴阳和表里两方面变化,“问汗”主要诊察患者是否出汗及部位、时间、多少等。

  表证辨汗:表证无汗多为外感风寒;表证有汗为表虚或表热证。

  里证辨汗:汗出不已,动则加重者为自汗,这类人多为阳气虚损;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身大热而大汗出,多为里热炽盛;先恶寒战栗,继而全身大汗者为战汗,多见于急性热病;汗出身热、烦躁不安、脉来急促,为邪盛正衰之危候。

  局部辨汗:头部出汗可能是由于阳热或湿热;额部出汗,脉微欲绝,为元阳离散,虚阳浮越之危象;半身汗出者,无汗部位多为病侧,可因痰湿或风湿阻滞,或营卫不和,或中风偏枯;手足心多汗,多因脾胃湿热,或阴经郁热所致。

  三问头身

  《景岳全书》中记载:“问其头可察上下,问其身可察表里。”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周身、四肢为十二经脉循行之处,脏腑气血之荣。无论外感还是内伤,都可引起头、周身、四肢病证。

  刘培民指出,问头身主要包括头晕、身痒、麻木、乏力等患者自觉症状,中医还会询问症状持续时间、诱因、表现、缓解因素和主要兼证等。比如头痛者多感受风邪,治疗时应搭配疏风药物。此外,“火盛于内”也可表现为头痛,但这部分患者除了头痛,其他部位也会有热证表现,比如咽喉疼痛

  四问便

  大便的排泄与脾胃受纳运化、肾阳温煦、肝的疏泄、脾气肃降都有密切关系。小便的排出,与肾的气化、脾的运化、肺的肃降以及三焦通调有关。所以,“二便为一身之门户,无论内伤外感,皆当察此,以辨寒热虚实。”

  临床问二便,主要询问二便次数、便量、性状、颜色、气味以及排便时间、排便时的感觉和有无伴随症状,这些方面的变化提示患者一身的寒热虚实演化,如果发现异常必须引起重视。

  五问饮食

  脾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靠脾胃供给。一旦脾胃功能失常,人体健康、新陈代谢、气血循环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吃得少、消化不良者,或为脾胃气虚,或为内伤食滞,或为湿邪困脾;日常容易厌食、胃部胀痛、嗳气、泛酸的人,多为消化不良;喜欢吃热食或吃完饭后常感觉饱胀者,多是脾胃虚寒;厌食油腻、胁胀呕恶,可见于肝胆湿热、横逆犯胃;消谷善饥者,多为胃火炽盛,伴有多饮多尿者,可见于消渴病;饥不欲食者,常为胃阴不足所致;食入即吐,其势较猛,多属胃中实火上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多因脾胃虚寒;吞咽艰涩、胸膈阻塞者,多为噎膈证。

  患者发病过程中,如果有食欲减退、日渐消瘦等表现,说明脾胃功能渐衰,预后较差;如果患者食欲、食量逐渐好转,为胃气逐渐康复,预后良好;但如果危重患者突然食量大增,称为“除中”,是胃气败绝的“回光返照”征象。所以,“问饮食”可以了解患者的脾胃功能盛衰,并判断疾病预后情况。

  六问胸腹

  胸即膻中,上连心肺,下通脏腑。与胸腹部相关的疾病很多,“问胸腹”主要辨别脏腑病证,包括胸闷、心悸、胁胀、腹胀等。

  胸闷多与心肺等脏器气机不畅,或寒热虚实有关;心悸多是由于心或心神发生病变所致;胁胀多是由于肝胆及其经脉发生病变;腹胀多为气机不畅。

  七问聋

  中医常会问患者:“平时有没有耳鸣、听力下降等问题?”

  中医典籍记载:“耳虽少阳之经,而实为肾脏之官,又为宗脉之所聚,问之非惟可辨虚实,亦且可知死生。”若患者有听力略微减退,或听觉迟钝等症状,称为重听;听力明显减退,甚至听觉完全丧失,称为耳聋;自觉耳内有响声,称为耳鸣。耳鸣、耳聋者,有的是由于肾虚引起,也有可能是肝火或肝经湿热所致,肾虚者多伴有腰膝酸软、夜尿频且清长。

  八问渴

  患者就诊时,中医常会问:“平时喝水情况怎么样?是否经常感觉口干口渴?”

  口渴主要是由于体内津液不足,或津液输布出现障碍所致。中医认为,“问渴与不渴,可以察里证之寒热,而虚实之辨亦从以见。”中医问诊时,会注意患者有无口渴、饮水多少、冷热喜好及其他症状。

  口渴,可见于津液已伤、水湿内停;非常渴又喜欢吃冷饮,为热盛伤津;渴不多饮,或水入即吐,可见于痰饮水湿内停或湿热内困;口渴但用水漱口又不想咽下,且伴有多饮多尿的人,多患有消渴病。

  九问旧病

  “以前有类似情况吗?有家族史吗?有过敏的药物吗?”问旧病是获得患者疾病信息的重要方式,可以发现疾病的诱因、发病病程及家族史等。

  医生问旧病,也是为了看看患者本次疾病症状是否与之前的疾病或家族史相关。刘培民举例指出,如果患者平时身体强壮,患病多属实证;若身体虚弱者患病,多属虚证;平时阳虚、畏寒怕冷的人患病,多为寒证;阴虚者患病,多为热证。

  十问因

  “问因”,即医生通过问诊,找到可能引起疾病的原因,以便辨证施治、科学用药。

  刘培民表示,总的来说,病因属寒,多为寒证,治疗多用温热类药物;病因属热,多为热证,治疗多用寒凉类药物。此外,服药过程中,若患者身体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人民网 特约记者 戴秀娟)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