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vk..vki..vk3作用.用法???
关注者
1
被浏览
5996

给与帮助!!!谢谢大家

发布于 2008-05-23 13:39:27 IP 属地·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

1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条评论
通用名称:维生素K1注射液 英文名称:Vitamin K1 Injection 汉语拼音:Weishengsu K1 Zhusheye 【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维生素K1,化学名称:2-甲基-3-(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基)-1,4-萘二酮的反式和顺式异构体的混合物。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31H46O2 分子量:450.71 辅料为:聚山梨酯80、丙二醇、焦亚硫酸钠、注射用水。 【性状】 本品为黄色的液体。 【适应症】 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如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等所致出血,香豆素类、水杨酸钠等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新生儿出血以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所致的体内维生素K缺乏。 【规格】1ml:10mg 【用法用量】 1、低凝血酶原血症: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每次10mg,每日1~2次,24小时内总量不超过40mg。 2、预防新生儿出血:可于分娩前12~24小时给母亲肌注或缓慢静注2~5mg。也可在新生儿出生后肌内或皮下注射0.5~1mg,8 小时后可重复。 3、本品用于重症患者静注时,给药速度每分钟不应超过1mg。 不良反应】 偶见过敏反应。静注过快,每分钟超过5mg,可引起面部潮红 、出汗、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低血压等,曾有快速静脉注射致死的报道。肌注可引起局部红肿和疼痛。新生儿应用本品后可能出现高胆红素血症、黄疸和溶血性贫血。 【禁忌】 严重肝脏疾患或肝功能不良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有肝功能损伤的患者,本品的疗效不明显,盲目加量可加重肝损伤。 (2)本品对肝素引起的出血倾向无效。外伤出血无必要使用本品。 (3)本品用于静脉注射宜缓慢,给药速度每分钟不应超过1mg。 (4)本品应避免冻结,如有油滴析出或分层则不宜使用,但可在遮光条件下加热至70~80℃,振摇使其自然冷却,如澄明度正常则仍可继续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可通过胎盘,故对临产孕妇应尽量避免使用。 【儿童用药】 新生儿出血症;肌内或皮下注射,每次1mg,8小时后可重复给药。 【老年用药】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与苯妥英钠混合2小时后可出现颗粒沉淀,与维生素C、维生素B12、右旋糖酐混合易出现混浊。与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合用,作用相互抵消。水杨酸类、磺胺、奎宁、奎尼丁等也影响维生素K1的效果。 【药物过量】 药物大剂量或超剂量可加重肝损害。 【药理毒理】 本品为维生素类药。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因子II、VII、IX、X所必须的物质。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这些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或异常,临床可见出血倾向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药代动力学】 肌内注射1~2小时起效,3~6小时止血效果明显,12~14小时后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本品在肝内代谢,经肾脏和胆汁排出。 【贮藏】 遮光,密闭,防冻保存(如有油滴析出或分层,则不宜使用,但可在遮光条件下加热至70~80℃,振摇使其自然冷却,如澄明度正常仍可继续使用)。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注射液 (K3) 【药品名称】 通用名: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注射液曾用名:维生素K3注射液英文名:MenadioneSodiumBisulfiteInjection汉语拼音:YaliusuanqingnaJianaikunZhusheye本品主要成分为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遇光易分解。 【药理毒理】 本品为维生素类药。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因子Ⅱ、Ⅶ、Ⅸ、Ⅹ所必须的物质。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这些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或异常,临床可见出血倾向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药代动力学】 肌注吸收后,随β脂蛋白转运,约8-24小时作用才开始明显,并在肝内被利用,需数日才能使凝血酶原恢复至正常水平。以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结合物形式经肾及胆道排泄。 【适应症】 用于维生素K缺乏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新生儿出血、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维生素K缺乏及低凝血酶原血症等。 【用法和用量】 1、止血:肌内注射一次2~4mg,一日4~8mg;防止新生儿出血可在产前1周给孕妇肌内注射,一日2~4mg。2、解痉止痛:肌内注射,每次8~16mg。 【不良反应】 1、局部可见红肿和疼痛。2、较大剂量可致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在红细胞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3、大剂量使用可致肝损害。肝功不全患者可改用维生素K1。 【注意事项】 1、维生素K有过敏反应的危险。2、当患者因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而发生严重出血时,短期应用常不足以即刻生效,可先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血浆或新鲜血。3、用于纠正口服抗凝剂引起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时,应先试用最小有效剂量,通过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再予以调整;过量的维生素K可给以后持续的抗凝治疗带来困难。4、肝硬化或晚期肝病患者出血,以及肝素所至出血使用本品无效。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 较大剂量维生素K3可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引起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核黄疸症,但维生素K1则较少见。 【药物相互作用】 1、口服抗凝剂如双香豆素类可干扰维生素K代谢,两药同用,作用相互抵消。2、较大剂量水杨酸类、磺胺药、奎宁、奎尼丁等也可影响维生素K效应。 本帖最后由 wpm5063 于 2008-5-23 18:32 编辑 ]
  • 2008-05-23 18:25:28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泰安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