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你不知道的椎动脉(颈椎病)
关注者
0
被浏览
2168
   针刀治疗颈椎病,不仅椎动脉型颈椎病,其它类型如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患者,无论是否有眩晕症状,大多存在不同程度椎动脉血液动力学异常改变;颈椎椎动脉血液动力学状况的改善是针刀治疗颈椎病及其引起的脊柱相关疾病的主要机制之一。

   椎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向上穿行除第七颈椎以外的横突孔,出寰椎横突孔后绕经寰椎侧块后方的椎动脉沟,再向外上穿寰枕后膜经枕骨大孔入颅腔,至桥脑下缘水平与对侧同名动脉汇合形成基底动脉,为小脑、脑干以及大脑枕部组织提供血运。


    其主要分支有:脊髓前动脉供应脊髓2/3血液,包括脊髓前角、侧角、皮质脊髓束、脊髓丘脑束等,脊髓后动脉供应脊髓后1/3的血液,包括脊髓后角的大部分薄束、楔束等,小脑后下动脉进入小脑两侧及延髓外侧,内听动脉供应于内耳。此外,星状交感神经节发出交感神经纤维,与椎动脉及其分支伴行,形成椎动脉神经丛。颈椎正常解剖位置改变如生理曲度、椎体滑移等或颈椎退变如骨质增生,可使椎动脉受到卡压或刺激,除引起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外,还可影响到颈段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丛的血液循环,失代偿后而引起一系列复杂的临床症状。

   针刀医学认为:颈肩部软组织慢性损伤引起的颈椎动力学改变以及颈椎正常解剖位置微小改变引起的颈椎骨关节力平衡失调是颈椎病形成的根本原因。针刀治疗可在精确病灶定位基础上,一方面对慢性损伤的软组织进行松解、疏通和剥离;另一方面,针对X线片提示的骨关节解剖位置的微小病理改变,能用针刀医学独特的手法去予以矫正。专业研究表明:针刀治疗后,同治疗前相比,无论是颈椎生理曲度、双边影、双突影、椎体滑移还是棘突偏歪等病理改变均有了显著改善,因此,正是这种颈椎应力平衡失调的改善,消除或减轻了椎动脉受到的压迫、牵拉、扭曲等刺激,使得椎动脉血液动力学得以改善的根本原因。

发布于 2016-03-07 10:25:15 IP 属地·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1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条评论
临床常见颈腰综合症,还有颈肩痛,这种多并发症该怎么解释呢?也从椎动脉入手吗
  • 2016-03-09 09:23:02 · IP属地·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