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明节随笔
关注者
0
被浏览
7381
   绵绵清雨,百感郁积,时近清明,念亲之思更甚。青梅烟雨,却话相聚,实难再见。愿化清明雨,丝丝逝人序。

  今天又是一年清明节了,各种思念已逝亲人的情绪都涌上心间。伴着雨声又翻来几本唐诗宋词,吟读那些描写清明述雨述已故之人的词句。随着诗词的情感波澜或叹息。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节日,牵系了多少已逝的灵魂,又被多少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记挂着。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飞舞的泪花!也习惯了在清明节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个大睛天,心,总觉得这个节不圆满,有些残缺。也许,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

  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发布于 2016-04-04 10:54:01 IP 属地·中国|山西省|运城市

6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6条评论
本帖最后由 帮主 于 2016-4-4 11:04 编辑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路人遥指杏花村。 牧童没有只有上坟路人
  • 2016-04-04 11:00:58 · IP属地·中国|山西省|运城市
    回复 0点赞
怎么做的?图文相配? 先把图片保存了,再象做文件一样上传。
  • 2016-04-04 15:09:12 · IP属地·中国|四川省|眉山市
    回复 0点赞
蚂蚁骅骊 发表于 2016-4-4 15:09 怎么做的?图文相配? 先把图片保存了,再象做文件一样上传。 我一般是先有文字再找合适图片。
  • 2016-04-04 17:49:31 · IP属地·中国|山西省|运城市
    回复 0点赞
:hy:hy:hy
  • 2016-04-04 19:46:30 · IP属地·中国|江西省|赣州市
    回复 0点赞
今天看咱网站,又找回原来的感觉了,打开一看,大有收货,咱们以往的追求从新来过。帮主由此雅兴,乃此网站之荣幸也。
  • 2016-04-05 10:59:03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商丘市
    回复 0点赞
好小资呀{:14_933:}{:14_933:}
  • 2016-04-05 13:19:12 · IP属地·中国|吉林省|通化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