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癌症治疗与心血管毒性的立场声明》9大要点
关注者
0
被浏览
2014

  2016年8月26日,在罗马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癌症治疗与心血管毒性”工作组发表了备受瞩目的《癌症治疗与心血管毒性的立场声明》(以下简称《声明》)。

  《声明》主要包括癌症治疗中心血管并发症的病理生理和管理、预防和减弱癌症治疗中心血管并发症的策略、癌症存活者的长期监察计划、心脏毒性防治的研究方向以及未来展望5大部分。

  分别对肿瘤治疗时出现的9大类心脏毒性反应(心功能障碍和心衰、冠心病、心律失常、瓣膜性心脏病、血压升高、血栓栓塞性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和脑卒中、肺动脉高压以及心包疾病)的评估方法、监测、治疗、预防等内容进行了逐一阐述。其主要要点如下:

  1. 心功能障碍和心力衰竭

  (1)癌症患者在接受可能导致心脏损害化疗药物治疗前及治疗中,应定期监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

  (2)工作组审议决定超声心动图LVEF正常下限为50%,这与登记注册研究及癌症患者的试验中常用的心脏毒性定义一致。

  (3)LVEF显著下降(如下降>10%,但不低于50%),应反复评估治疗中及治疗后的LVEF值。

  (4)LVEF下降>10%且<50%者为心衰的高危人群,ACEI(或ARB)联合β-受体阻滞剂可防止左心功能不全或有症状性心衰的进一步进展。

  (5)ACEI(或ARB)联合β-受体阻滞剂推荐用于有症状/无症状的心衰患者,除非具有禁忌证。

  2. 冠心病

  (1)应结合患者的病史、年龄、性别,综合评估化疗药物所带来的冠心病风险。

  (2)必要时应检测是否存在心肌缺血,以发现潜在的冠心病患者,这将影响癌症治疗的选择。

  (3)使用嘧啶类似物治疗的患者,应通过心电图密切监测心肌缺血状况。一旦发生心肌缺血,应停止化疗。

  (4)长期临床随访时,检测是否存在冠脉疾病,将有助于判断患者化、放疗的远期并发症。

  3. 瓣膜性心脏病

  (1)超声心动图是重要的评价方法,三维超声心动图可能有助于二尖瓣接合处的评价。

  (2)CMR和CT可用于评估瓣膜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但CT主要用于检测广泛钙化的升主动脉。

  (3)经导管瓣膜置入术(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可能是这类患者合适的治疗选择。

  4.心律失常

  (1)应记录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以获得患者的基线资料。

  (2)曾有QT间期延长史、正在服用致QT间期延长药物、心动过缓、 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电解质异常者,均应进行12导联心电图监测。

  (3)若QTc>500ms,或QTc延长>60ms,或曾发生心律失常者,应考虑终止治疗或使用其他替代治疗。

  (4)在使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时,应避免导致尖端扭转型室速、低钾血症、极度心率过缓。

  (5)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的化疗药物,应使用最小剂量。

  5. 高血压

  (1)高血压患者在启动抗癌治疗前,应按常规临床实践指南,积极控制血压,并定期监测。

  (2)ACEI或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是首选的降压药物。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最好避免使用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3)若血压控制不佳,可考虑调整降压药物剂量或停用VEGF抑制剂。一旦血压得以控制,可重新启用VEGF抑制剂,以实现最大的抗瘤疗效。

  6. 血栓栓塞性疾病

  (1)对于接受抗凝治疗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应始终权衡出血风险与预期寿命。且随着时间的变化,需定期进行重新评估。

  (2)癌症是导致VTE复发的高危因素。因此,从急性期直至癌症被治愈,都应给予抗凝治疗。

  (3)目前临床证据表明,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与维生素K拮抗剂在预防TVE复发及出血事件方面,并无差异。暂无NOACs与低分子肝素之间的对比资料。

  7. 外周血管疾病和脑卒中

  (1)推荐使用危险因素评估、临床检查、踝-肱指数测量综合判断外周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在第1~2阶段(无症状或仅存在间歇性跛行),需控制危险因素、定期监测血流动力学。对于症状性外周血管疾病,应给予抗血小板治疗。

  (3)在严重的外周血管疾病或癌症治疗过程中,应由血液病学、血管外科、心脏肿瘤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决定治疗策略。

  8.肺动脉高压

  (1)对于服用致肺动脉高压抗癌药物者,应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发现右心负荷加重征象。且每3~6个月复查一次。

  (2)当怀疑肺动脉高压时,应转诊至专门的肺动脉高压诊治团队,以评估右心导管术的适应证。

  (3)应由血液学、肿瘤学等多学科专家共同评估,继续使用致肺动脉高压药物与停止/更换该药之间的风险获益比。

  9. 心包疾病

  (1)急性心包炎目前已较为罕见,主要与使用蒽环类药物、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及博莱霉素有关,常伴有心包纵隔肿瘤。

  (2)对于怀疑化疗导致的心包疾病,经胸超声心动图是较好的评判方法,CT也有所帮助。

  (3)心包积液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和秋水仙碱。若胸腔积液过多或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考虑给予心包穿刺。

  《声明》特别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合作,团队成员应包括心脏病学家、肿瘤学家、护士以及心衰和影像专家等,形成以心脏-肿瘤为中心的结构性服务体系,为癌症患者和幸存者提供最好的照护。(摘译 心在线岑聪)

发布于 2016-08-29 17:23:18 IP 属地·中国|北京|北京市

0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