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麻醉学考试资料:常用的镇静、镇痛技术
关注者
0
被浏览
10695

常用的镇静、镇痛技术是麻醉学入门级的知识点,医学考生在备考麻醉学时还是应该花些时间复习镇静、镇痛技术。镇静、镇痛技术知识点庞大。 (一)常用的药物 1.镇静催眠药:地西泮、眯唑安定、依托眯酣和异丙酚等。 2.镇痛药物:阿片类镇痛药、双氯芬酸钠和酮咯酸等。 3.镇静止痛药:氯胺酮、布托菲诺。 4.α2受体拮抗剂:可乐定、右美托咪啶等。 5.其他:笑气、氟马西尼在术毕用来拮抗苯二氮类药物的镇静作用。 (二)常用的给药方式 ①口服、肌内注射及经直肠给药。②吸入麻醉。③静脉给药。 (三)常用的给药技术 1.医师控制镇静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镇静方法。根据情况可以采用间断给药或连续给药。 间断给药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镇静、镇痛药物,采用逐步给药,使患者达到理想的镇静、镇痛状态。间断给药常用于简单和短小手术。一般开始给予镇静药物如咪达唑仑(0.05mg/kg)或丙泊酚(0.5mg/kg),手术开始前3~5分钟给予芬太尼25~50μg(缓慢注射)。术中根据需要追加镇静,镇痛药物。间断给药时,应注意防止因药物滞后效应反复追加用药而引起累积现象,出现镇静过深。 连续给药法:连续静脉注射可避免间断给药出现的药效波峰和波谷现象,维持镇静中相对平稳的血药浓度,减少镇静、镇痛药物的用量,缩短清醒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中应根据患者的反应、手术刺激的强度及时调节静脉输注的速度。联合用药时,应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患者自控镇静技术:是指由医师制定镇静给药方案,而由患者决定给药时间和次数的镇静方法。该技术克服了个体之间药代动力学的差异,适合不同个体的镇静需要;同时赋予患者自己控制镇静深度的权力,在心理上获得成就感。 患者自控镇静最常用的药物为丙泊酚和眯达唑仑,或单独或联合应用阿片类药物。

发布于 2016-09-06 13:44:43 IP 属地·中国|安徽省|合肥市

0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