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贺普仁教授:温灸气海穴治疗高血压病
关注者
1
被浏览
1815

[p=26, null, left] [p=26, null, left] [/p][p=26, null, left]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中医依其临床见症将高血压归属于“眩晕”、“头痛”等病的范畴。如《素问·五脏生成》篇:“头痛癫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阳,巨阳。”《临证指南医案·头痛》:“头为诸阳之会,......厥阴风火,乃能逆上作痛。”肝肾阴阳失调、风火上扰贯穿始终。又有“眩晕总不离肝肾,其病在肝,其本在肾”之说,因此肾精亏虚、气血不足、风火上扰甚至肝阳上亢是本法所治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p][p=26, null, left] [p=26, null, left] [/p][p=26, null, left]气海穴又有“脖胦”、“下肓”、“肓之原”、“下气海”之称。《灵枢·九针十二原》曰:“盲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针灸甲乙经》曰:“气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五分,任脉气所发。”《类经》曰:“然气化之原,居丹田之间,是名下气海,天一元气,化生于此。”《类经图翼》曰:“气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半宛宛中。肓之原也,为男子生气之海。”《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云:“气海者......生气之海也。治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瘥,悉皆灸之。”《针灸资生经》则云:“气海者,盖人之元气所生也。”

[p=26, null, left] [p=26, null, left] [/p][p=26, null, left]某男,51岁,于2000年1月6日就诊。主诉:头晕、头痛伴失眠2周余。症状体征:血压:160/90mm-Hg,其他理化检查均正常。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苔薄,脉弦细。诊断:眩晕/高血压病(肝阳上亢)。治疗:嘱患者用艾条每天温灸气海穴20min,坚持一段时间。治疗1周后患者自觉头晕、头痛及睡眠症状有所缓解,血压:130/80mmHg。治疗3周后,头晕、头痛消失,睡眠症状完全改善,情绪平稳。 [/p][p=26, null, left] [p=26, null, left] [/p][p=26, null, left]高血压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年老者肾阴常有不足,肾阴为一身阴精之本,肝肾同居相位,肾阴不足可致肝阴亦不足。肝肾阴虚,阴不制阳出现肝阳上扰、阳亢化风诸证,如眩晕、头痛等,证属本虚标实。而灸法功效显著,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本病案中患者以肝肾阴虚为本,阳热火实为标,采用温灸气海之法考虑如下。

,这也正是贺老采用本法的着眼点。

发布于 2018-04-13 09:12:03 IP 属地·中国|江西省|赣州市

1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条评论
谢谢分享
  • 2018-04-28 22:25:30 · IP属地·中国|四川省|内江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