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病是指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为主症,或伴随月经周期,或以绝经前后出现明显症状为特征的疾病。月经病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被列为妇科病之首。
[/align]
[/align]
滋阴清热,养血调经。用于放环后引起的出血,阴虚血热致月经先期,量多,经期延长,色轻质稀,腰骶酸痛,下腹坠痛,心烦易怒,手足心热。益气养血,活血调经。用于气血两虚兼有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周期错后、行经量少、精神不振、肢体乏力。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量少、后错,带下。益气养血,理气活血,止痛。用于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提前、月经错后、月经量多、神疲乏力、行经腹痛。 调理脾胃,益气和营。用于气血两虚,脾肺不足所致之虚劳,胃脘痛,痹症,闭经,月经不调。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这种月经不调多由心情抑郁导致肝郁,进而导致脾虚不想吃饭,最后导致血虚月经不调。除服药外,还应注意情志的调节。疏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此药尤对肝郁化火而致月经超前,痛经等月经病,效果甚佳。
[/b]
1 益气补血,健脾宁心。用于心脾量虚,气血不足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黄,月经量少,色淡,崩漏,带下。
补气益血。用于气血两亏,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2 补血调经。用于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气短;月经不调。此为补血调经第一方。
当归补血口服液:补气生血。用于气血两虚证。月经提前量多,色深红或经前、经期腹痛拒按,乳房胀痛者不宜服用。
3 活血破瘀,痛经消癥。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黯黑,潮热赢瘦,经闭不行。
活血调经。用于血瘀致月经不调,产后恶露。
养血舒肝,调经止痛。用于血虚肝郁所致月经不调、痛经、月经前后诸证,症见行经后错,经水量少、有血块,行经小腹疼痛,血块排出痛减,经前双乳胀痛、烦躁,食欲不振。
舒肝理气,养血调经。用于气滞血虚所致的痛经、月经量少,症见胸胁胀痛、经行量少、行经小腹胀痛、经前双乳胀痛。
理气,活血,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胁痛,头痛及痛经。
4 温经活血,散寒止痛。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经后期、痛经,症见行经后错、行经小腹冷痛拒按、经血紫暗、有血块。
:理气养血,暖宫调经。用于经行错后,量少,血块,不孕。此类患者为虚寒引起,还有痛经、腰酸带下。
5 滋阴清热,固经止带。滋阴清热,固经止带。用于阴虚血热,月经先期,经血量多、色紫黑,白带量多。此类经血量多由虚热引起。
凉血止血、清热除湿、化瘀止痛。用于崩漏、月经过多、产后或流产后宫缩不良出血及子宫功能性出血属于血热妄行证者,以及慢性盆腔炎之湿热瘀结所致少腹痛,腰骶痛、带下增多等。此类出血量多由实热引起。
来源:中国药店 邱娟
发布于 2018-06-27 14:31:42 IP 属地·中国|江西省|赣州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2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