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范围内哮喘患病人数逐年增加,中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与慢阻肺同属呼吸慢病。但我国哮喘控制率并不乐观。一项全面评估我国城区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调查,于2015年~2016年间共纳入了3875例来自我国30个省市(除西藏外)门诊哮喘患者,结果显示,50.4%哮喘患者为部分控制,21.1%的哮喘患者未得到控制。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8(CTS2018)暨第十九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上,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春涛教授表示:“即使在三甲医院、教学医院,部分医生对哮喘指南和诊治进展也不够了解,对规范化诊治技术尚不够重视或熟悉,在医疗行为中存在各种误区。”
根据2014全球哮喘防治(GINA)指南,哮喘是一种同质性疾病,通常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其定义包含岁时间不断变化的呼吸道症状病史,例如喘息、气短、胸闷和咳嗽,同时具有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其中,指南特别强调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强调哮喘症状和气流受限的可变性。
除此之外,仍有医生对哮喘的基本特征理解不够深入。哮喘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慢性持续性
反复发作性
症状和肺功能的可变性和可逆性
季节性和昼夜节律性,对外界此积的气道高反应性
部分医生仅根据病人的主诉“胸闷、气急”,未作实验室检查,未注意是否具有可变性和可逆性的特征,即轻率做出哮喘的诊断,导致误诊误治。
肺功能测定:肺功能测定有助于确诊支气管哮喘,也是评估哮喘控制成都的重要依据之一。主要有:通气功能测定、支气管舒张试验或激发试验、PEF变异性。
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以及呼出气NO检测:评估与哮喘相关的气道炎症,可作为气道炎症的无创性标志物,有助于选择最佳哮喘治疗方案。
变应原皮试和血清特异性IgE测定:可证实哮喘患者的变态反应状态,帮助了解导致个体发生和加重哮喘的危险因素,也可帮助筛选出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患者。
■ 如何选择肺功能检查项目?
常见错误:
通气功能正常选择舒张试验:假阴性结果。
通气功能严重下降选择激发试验:诱发哮喘加重。
■ 气管高反应性就一定是哮喘吗?
定性判断:当FEV1较基础值下降≥20%时,为激发试验阳性,即气道反应性增高(AHR)。
乙酰甲胆碱和组胺激发试验敏感性高,特异性中/高,变应原激发试验敏感性、特异性高。
AHR是哮喘的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无AHR可以排除哮喘。
轻度AHR可见于感冒、PIC、URI、过敏性鼻炎、COPD、IPF、CF、吸烟者。
临床上常常高估激发试验的诊断价值
■ 舒张试验阴性就一定能排除哮喘吗?
FEV1改善率=【(用药后FEV1-用药前FEV1)/用药前FEV1】*100%
Kesten S等在一项以287例哮喘和108例COPD为样本的研究支气管舒张试验是否能区别哮喘和COPD的临床试验中发现:大约有30%的哮喘患者具有固定的气道阻塞。
Mannino等研究发现:以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改善15%作为阈值,对哮喘的诊断敏感性仅为44%,与COPD鉴别的特异性仅为72%。增加阈值到20%,特异性增加到84%,但敏感性大大降低。
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可以说是现代哮喘治疗的核心。ICS/LABA(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是中重度哮喘或单用ICS未能控制哮喘的最佳治疗选择,部分患者对ICS/LAMA(长效毒蕈碱受体拮抗剂)反应较好。
总体而言,临床应用药物应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病人的治疗预期、病人的支付能力、当地的可获得资源。
刘教授表示:“过去常说治疗不够治疗不够,但现在往往可能是过度治疗。”
■ 治疗不足与治疗过度
在临床上即存在过度治疗又存在治疗不足。
目前在二三级医院普遍存在过度治疗,如对年龄不大、病程不长、肺功能尚可的患者,初始治疗即采用中-大剂量ICS/LABA/LATRA甚至加上LAMA,且告诫病人至少治疗一年,此类情况屡见不鲜。
此外,在随访中又存在“不做肺功能检查和FeNO测定,不做ACT、ACQ评分,机械地使用一种方案,很少根据病情变化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的现象。
■ 忽视降级治疗
同时,临床上也普遍存在重视升级治疗、忽视降级治疗的倾向。降级治疗是为了找到维持哮喘控制的最低有效剂量,使花费最少,不良反应最小;同时激励患者继续进行规律的控制性治疗,告知患者只要坚持每天用药,就有可能减少控制性药物的剂量。
部分临床医生对降级治疗的时机、方法不熟悉,有畏惧情绪。一直采用高级别的治疗,虽然可以控制病情,但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也不利于改善患者的依从性,不利于哮喘的长期(甚至是终身)治疗和管理。
刘教授表示:”慢病诊治,治疗是一方面,但若要取得成功,必须要重视长期管理。”作为临床医生必须认识到医学模式的转变,认识到哮喘治疗成败的关键在管理,因此必须主动参与哮喘的长期管理。
医学界呼吸频道
影响哮喘控制率的前三位患者相关因素
而哮喘患者长期管理离不开建立医生和患者的伙伴关系。所谓“伙伴关系”是指病人在医生的帮助下,能够自己对病情有所了解和控制。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患者长期的宣教。
刘教授表示,许多医生不太重视或因每次接诊病人太多而无暇顾及,很难达到慢病管理的基本要求。
目前,信息化时代,利用各种形式和工具,利用医生的碎片化时间,可以大大缩短医患之间的距离。临床医生在接诊病人时多花几分钟时间多说几句话,最容易为患者所接受,是最基本也是效价比最好的教育方式。
目前,全球范围内哮喘患病人数逐年增加,中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医学界呼吸频道 一根轴儿)
发布于 2018-09-04 10:47:45 IP 属地·中国|江西省|赣州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0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