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资料
患者,女,70岁,工人,因胸闷、气短1个月,加重伴喘憋10天,于2008年10月16日入院。该患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症状加重,无胸痛及咯血,无大汗、恶心及呕吐,无晕厥及黑矇。曾就诊于我院门诊,行心电图检查示(2008年9月11日)窦性心律,Ⅱ Ⅲ有病理性Q波,V3~6 ST段下移0.05 mV。诊断为冠心病,予倍他乐克、复方丹参滴丸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10天前患者出现轻微活动即有喘憋,夜间不能平卧,坐起后症状略改善,伴右下肢水肿,故来就诊并收入院。既往脑梗死病史6年,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右下肢间断肿胀,平时活动少。入院查体:体温36.2℃,心率80次/分, 呼吸22次/分,血压160/60 mm Hg,神志清楚,半卧位,口唇轻度紫绀,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肢水肿,皮温正常,右足背动脉搏动好。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ⅠQⅢTⅢ、Ⅱ Ⅲ avF有病理性Q波,V1~3 T波倒置,心肌酶三项正常,D-二聚体0.5 mg/L。
入院诊断 胸闷待查:①冠心病,全心衰竭,心功能Ⅳ级(NYHA分级);②高血压2级;③肺栓塞?
治疗方法 入院后给予硝酸甘油扩冠,洛丁新降压,辛伐他汀稳定斑块等药物治疗,病情无好转。
考虑肺栓塞(PE)可能性大,遂转上级医院。行肺部螺旋CT(2008年10月17日)提示双肺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多发混合性肺栓塞。动脉血气:pH 7.45,PaCO2 29.6 mm Hg,PaO2 79.8 mm Hg,SaO2 96.7%。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末内径41 mm,EF值73.7%,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双下肢深静脉彩超示:右腘静脉血栓。
上级医院诊断: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上级医院治疗方法:给予尿激酶100万U溶栓治疗,溶栓后给予达肝素钠5 000 U,2次/日,后继以华法令抗凝治疗。住院16天,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好转出院。
讨 论
急性肺栓塞很容易被误诊为其他心肺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及肺炎等。本例由于有胸闷、气短症状,心电图最初表现为ST段轻度下移,1个月后出现V1~3 T波倒置,同时患者有高龄、高血脂、高血压等多项冠心病危险因素,因而最初诊断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尽管肺栓塞的误诊率高,但是如果做到早期重视,仍可避免误诊。对于脑梗死后一侧肢体活动不利的老年人,以胸闷,尤其是活动后胸闷、气短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既往有心、脑血管病史,又为高龄患者,对于基层医院的医生来说,辅助检查手段不全,更要以病史、症状来考虑肺栓塞的可能。
人们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尤其是QRS波和T波变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得心电图对于诊断及评价肺栓塞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尽管SⅠQⅢTⅢ是急性肺栓塞患者典型的心电图表现,然而研究却发现T波倒置是急性肺栓塞患者持续时间最长的心电图改变,49%的患者在确立诊断2周后仍然存在,而QRS波的变化多为瞬时性的,>50%的患者在确立诊断后5~6天即已消失。研究还发现“前壁缺血模式”,即胸前导联T波倒置与肺栓塞严重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本例患者心电图早期ⅡⅢ avF出现病理性Q波,1个月后出现SⅠQⅢTⅢ,同时伴有V1~3 T波倒置。如果早期引起重视,尽早完善肺动脉CT相关检查,将有利于早期识别重症肺栓塞。
发布于 2010-09-14 08:32:47 IP 属地·中国|山东省|临沂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2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