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眩晕临床疗效观察
关注者
0
被浏览
2370

【关键词】 醒脑静 眩晕

  我院急诊近1年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眩晕临床取得满意疗效,并与传统中药丹参注射液进行了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急诊就诊的120例患者中,女98例,男22例,年龄18~50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旋转,反复发作者92例。后经门诊检查确诊有高血压22例,颈椎退变38例,脑动脉硬化16例,贫血2例,内耳疾病3例,无明显器质性病变30例。

1.2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采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稀释于5%葡萄糖溶液250ml或生理盐水中静滴,每日1次。B组60例,采用丹参注射液20ml稀释于5%葡萄糖250ml或生理盐水中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第一天均加用20%甘露醇注射液100ml静滴。

1.3疗效判断 (1)显效:治疗3天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完全缓解;(2)有效:治疗3天上述症状有好转,治疗7天才完全缓解。(3)无效:治疗7天上述症状仍无缓解[1]。

2结果

A组显效3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显效率65%;B组显效18例,有效3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33%,显效率30%。两组比较:运用统计学χ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154,P>0.05),两组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4.737,P<0.01),故得出醒脑静注射液疗效仍优于丹参注射液。

3讨论

眩晕是内科急诊常见病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颈椎病、椎动脉压迫综合征、脑动脉硬化、脑动脉供血不足、梅尼埃病、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神经衰弱以及某些脑部疾患等[2]。眩是眼花或眼黑,晕是头旋,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常伴汗出、恶心、呕吐,甚则站立不稳、昏倒等症状。急诊患者常因为不能耐受头昏、恶心、呕吐症状就诊,女性多见。醒脑静注射液是以安宫牛黄丸为基础而研制的中药注射液[3],主要成分有麝香、栀子、郁金、冰片,可兴奋中枢,解热镇痛,抗炎保肝,具有醒脑开窍、行气活血、清热解毒等功效,较传统的单一成分中药丹参注射液更快地改善眩晕患者症状,且副反应极少,值得运用于需要见效快的急诊患者。缺点是价格相对昂贵一些。

【参考文献】 1吴少祯.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26.

2郝汝瑞,张含.浅谈临床治疗眩晕.河南中医,2006,26(6):38-39.

3褚娴.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应用.黑龙江中医药,2006,(4):64.

发布于 2010-10-15 20:28:13 IP 属地·中国|广东省|汕头市

0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