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脑血管病与肝的关系
关注者
0
被浏览
3641

  【摘要】主要从肝主枢机、主敷和、主疏藏之功能失调,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进行了探讨,从而揭示了心脑血管病的本虚标实,其本在肝,其标在心。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的形成与肝有密切关系。肝之枢机失运,敷和失常,疏藏失度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病机。?

  

  心脑血管病是目前世界上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认为本病与高血压、高血脂症、肥胖、精神紧张、遗传等因素有关。祖国医学认为多由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造成脉络痹阻,血不养心,“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进而导致本虚标实的看法是一致的。笔者认为,心脑血管病之本虚标实,其本在肝,其标在心,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的形式与肝有密切的关系。?

  肝为五脏之一,居中焦,为阴阳统一之体。以血为本,以气为用。主枢机,主敷和、主疏藏统辖一身。为人体生命运动的总枢机。尚若肝之枢机失运,敷疏失和,藏泄失职,则阴阳不和,气血逆乱,致肝气肆逆-上扰、横乘、下迫、流窜。乘土刑金,冲心耗肾,内外纵横、变证蜂起。心脑血管病之病理基础则是气血失调,供血障碍。故而可见,心脑血管病与肝有着密切关系。?

  肝之枢机失运与心脑血管病。枢机者,关键也。《尔雅》曰:“制动之主曰枢机”。而脏腑枢机功能正常,则气血周流,元真通畅,升降有序,出入有节,开阖有度,脏腑安和。古人云:“利枢机为治虚损之要法”,认为枢机一转则“阴阳可调,升降可顺,根本可固营卫和调,气血可平”。故有“拨动枢机,可动全局”之说。肝之枢机就是指肝具有阴阳升降出入开阖之正常枢转启运之功能。?

  内伤外感可影响肝的舒畅,宣展、调达、流通,导致肝之枢机失运,气机逆乱,升降出入开阖受阻,不但本脏自病,还常常累及他脏。正如:《知医必辨》云:“人之五脏,唯肝易动难静,其他有病,不过自病,唯肝一病,即延及他脏”。《读医随笔》亦云:“凡病之气结,血凝、痰饮、浮肿、膨胀、集聚、血痹皆肝气不能舒畅所致也”。故有“肝为五脏之贼”之说。心脑血管病的形成,主要因肝之功能失调,导致大量的病理产物的堆积,造成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可见肝之枢机失运,是心脑血管病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肝之敷和失常与心脑血管病。《内经》曾多处论述肝胆主敷和。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曰:“东风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素问·五常政大论》亦云:“木日敷和”。这里的“敷”就是宣布、发散、推动、流摄之意。“和”是和谐、平和、协调、适度、恰到好处,即“阴平阳秘”之谓。“敷和”就是指肝敷和少阳生发之气,促进并维护各脏腑的生化代谢,使人体保持阴阳平和协调。肝胆同寄相火,激发温煦五脏六腑,为人体生命运动的动力,故朱丹溪强调“人非此火,不能有生”。张锡纯说:“人之元气根于肾而荫发于肝”。周学海亦云:“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籍肝胆之气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肝的敷和功能正常则气血条达舒畅,流通无阻,正如《血证论》云:“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

  若肝失敷和,敷布阳气和阴精失度,或只出不入,或只升不降,或只阖不开,就会导致气血津液代谢紊乱,以致形成心脑血管病之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病理改变。?

  肝之藏疏失度与心脑血管病。“藏”指藏血、藏魂;“疏”指疏泄、疏通。“肝藏血”是指肝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库的功能。“血舍魂”,《血证论》指出:“肝之清阳,即魂气也”。《灵枢·本神》谓:“随神往来者谓之魂”,是指肝藏的阳气,在神的主宰不能够根据生命活动需要,应神而动,随神而变,从而主持人体内外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维持气血正常运行,促进消化吸收,调节精神情志活动。?

  若肝气刚劲失柔,疏泄无度,或只藏不泄,即可致气血郁滞,脉络瘀阻,以致形成“气滞血瘀”。故薛以强调:“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此心病先求于肝,清其源也”。且瘀血属肝,故《医学发明》指出:“血者,皆肝所主,恶血必归于肝”。“恶血即瘀血也,所以血瘀从肝论治”。?

  肝之藏疏失常,致使胆汁分泌障碍。胆汁的形成是:“借肝之余气,溢于胆,集聚而成”。肝失疏泄,可使胆汁的形成和排泄失常。胆汁的主要成分,除胆红素和胆酸外,还有胆固醇,胆固醇主要分泌到胆管中然后排出。所以胆汁的形成也会影响胆固醇的排泄,使血脂紊乱,而胆固醇的升高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易发因素之一。?

  此外,肝失疏泄,则往往出现精神抑郁,急躁易怒等一系列高级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从病理学来看,高级神经活动调节功能障碍,影响冠状动脉的舒缩功能及体血管、脑血管的舒缩功能,对心绞痛、脑血管病的发病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长期的情绪刺激,可使血小板凝集,儿茶酚胺上升,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严重时冠状动脉收缩、痉挛,甚至产生心绞痛,引起心肌梗死,产生脑血栓或脑出血。

发布于 2010-12-23 21:05:05 IP 属地·中国|山东省|烟台市

1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条评论
太深奥。理论太牵强。
  • 2011-10-16 20:53:14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安阳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