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临床不合理用药实例评析
关注者
0
被浏览
1698

【分析】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酰辅酶A,乙酸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双硫仑又称戒酒硫,是一种戒酒药物。双硫仑可抑制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乙醇的中间代谢物乙醛的代谢受阻,不能继续氧化为乙酸,使血中乙醛浓度升高。服用双硫仑后一定时间内,即使饮少量的酒,也会出现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头痛、发热等不舒服的症状,使嗜酒者对酒产生厌恶而达到戒酒的目的。一些药物如头孢哌酮钠等,也可抑制乙醛脱氢酶,导致与双硫仑相似的反应,统称为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哌酮钠的化学结构中,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环的3位上有甲硫四氮唑侧链,与辅酶A竞争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中心,使乙醛脱氢酶被抑制,乙醛不能正常代谢而在体内蓄积。乙醛是一种毒性物质,可与体内一些蛋白质、核酸、磷脂等呈共价键结合,使这些物质失活,从而引起机体的多种不适。乙醛脱氢酶被抑制后需4~7d才能恢复,如果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7d内饮酒,或者使用含乙醇的药物或食物,可能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发布于 2011-02-04 20:17:56 IP 属地·中国|河南省|周口市

0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