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用尼美舒利的同仁注意了。。。。
关注者
1
被浏览
3408

尼美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用于慢性关节炎,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和炎症,耳鼻咽部炎症引起的疼痛,痛经,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等症状。近日有因服用尼美致儿童死亡案例报道。“尼美舒利”儿童退烧药不良反应事件引发的市场震动还在持续,多地大药房终端已开始下架“尼美舒利颗粒”。这对于“尼美舒利”产品销售毛利润占公司整体毛利润超过80%的康芝药业(300086.SZ)来说,盈利前景堪忧。 昨日,开心人大药房总经理秘书尧文告诉《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自2月15日起,公司通过南昌总部通知北京、上海等各地子公司的质量管理负责人,将尼美舒利颗粒全部下架。“不仅仅是康芝药业的瑞芝清,其他生产商生产的尼美舒利颗粒也已全部下架,而且已经联系好退货。” 尧文还表示,由于国家药监局尚未公布对“尼美舒利颗粒”不良反应的认定结果,对另一些含有“尼美舒利”成分的药品,公司虽实施了下架处理,但尚未联系退货。 九州通大药房也已着手召回“尼美舒利颗粒”。九州通大药房上海周医药店一位负责人称,该药店已停售“瑞芝清”尼美舒利颗粒,“就在几天前总部发通知召回,现在已经不再对外销售了。”该店长说。 重庆一家大型医药流通联盟——重药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女士也向记者表示,近日已接到重庆市药监部门要求,开始逐步召回“尼美舒利颗粒”。“上周已下发通知给旗下的各个民营医药公司,从什么渠道来就从同一个渠道退回。”雷女士说。 记者走访沪上部分药房时亦难寻“尼美舒利颗粒”。上海雷西大药房天益国药房江宁路店销售员称,该药房从未销售“尼美舒利颗粒”。而上海华氏大药房南京西路店和九和堂康定路店均表示,由于“尼美舒利颗粒”存有较大的安全隐患,药房从未有销售。 目前沪上虽有少数药房还在销售“尼美舒利颗粒”,但已不属于一线药品。 老百姓大药房大连路店店员称药房有售“尼美舒利颗粒”,但她同时提醒记者,目前药房出售量很少,且必须持有医院处方才能购买。一般小儿退烧药更推荐泰诺林和美林。 而海王星辰漕宝路店则表示,店内不销售康芝药业的”瑞芝清”尼美舒利颗粒,仅有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斯瑞”牌尼美舒利干混悬剂。“斯瑞”说明书称,该药品主治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症状等。同时还说明:儿童的安全性尚未建立,故不推荐用于儿童。以后再遇发烧儿童可给予安瑞克,布洛芬悬浮剂,美林,口服。

发布于 2011-02-21 08:50:44 IP 属地·中国|河北省|衡水市

10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0条评论
我用了好几年了,效果确实很好。但一定要按说明书服用。
  • 2011-02-23 17:30:32 · IP属地·中国|江西省|吉安市
    回复 0点赞
我很少用尼美舒利!!
  • 2011-02-21 10:07:23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河源市
    回复 0点赞
商业竞争。{:6_293:}
  • 2011-02-21 11:34:01 · IP属地·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
    回复 0点赞
我经常用尼美舒利,效果不错。没有遇见过敏的,我遇见过布洛芬过敏的,有2例,一例是成人,一例是儿童。
  • 2011-02-21 20:59:45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邯郸市
    回复 0点赞
我也知道对肝肾功能伤害大,但效果明显。想想还是改用 布络芬了
  • 2011-02-24 12:33:22 · IP属地·中国|广西|桂林市
    回复 0点赞
听到有报道服用尼 有死亡病例 我近日用此药都是慎之又慎 就是不知道国家现在有没有明确规定此药是否已禁用了
  • 2011-02-24 15:14:48 · IP属地·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回复 0点赞
“近日有因服用尼美致儿童死亡案例报道”具体是在哪里发生了?是否造谣?
  • 2011-02-24 13:37:30 · IP属地·中国|湖南省|永州市
    回复 0点赞
效果可以 就是有点害怕
  • 2011-02-23 09:20:59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洛阳市
    回复 0点赞
尼美舒利 事件最新动向:是谁妖魔化了“尼美舒利”?2011年02月25日 18:02 来源:中广网 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一个2002年就获得国家药监局批文,上市近六年的药品,突然成为了席卷全国的负面新闻的众矢之的。正如2月24日《文汇报》报道中说,尼美舒利事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怪现象:它本是一个普通的儿童退烧药,在中国市场已经安安稳稳的销售了近六年的时间,去年11月,它被媒体曝出“在中国上市的六年里已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甚至有数起死亡病例”,有媒体甚至冠之以“夺命退烧药”。可在医院里,儿科医生都表示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至今仍会开这种药。 “尼美舒利不作为内科常规退烧药,但如果患者顽固发烧——高烧不退,且引发抽筋、影响神经系统等生理机能时,医生会采用此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儿科主任告诉记者。 那么究竟是谁让一个原本平平常常的药品瞬间成了妖魔? 一些长期从事医药企业的经营者告诉记者:“小儿用药非常难做,也常常受到质疑,很多事情一涉及到儿童就会引起人们条件反射的过度担心。” 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教授认为,尼美舒利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同类药物相比,解热镇痛效果更好,不良反应相当。以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为例,被公众认为安全系数较高的泰诺事实上发生的不良反应的的数量更多,引起肝脏损害,甚至死亡的安全也更多,且在其美国国内常因质量问题进行召回,但并不因此就彻底否认乙酰氨基酚类药物的安全性。为什么安全性问题发生更少的尼美舒利却被妖魔化了呢? 药品不同于食品,所谓是药三分毒,任何一种药都有副作用,如果使用不当或者和因个体差异都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这里可以再举一个更通俗的例子,比如青霉素,自从它发明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副作用,也出现过因抑制心脏功能而死亡的案例,但它仍然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任何药品都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欧盟药物评价机构和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都曾发表过官方文件证实,尼美舒利和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其他NSAIDs一样,在按照说明书的方法使用,总体效益大于风险。部分媒体的过分炒作是利用了广大消费者对孩子的关爱心理,使大家误认为三聚氰胺又来了。其实这也许只是一种心理的暗示,一种经过放大的恐惧。 奇怪的是,从2月中旬《21世纪经济报道》发出第一篇关于尼美舒利所谓不良反应的深度调查以来,各种媒体就开始铺天盖地一边倒地对尼美舒利狂轰乱炸,“夺命药”、“毒药”、“致死”这样明显与事实不符,但夸张、夺人眼球的字眼充斥着各大主流媒体,专题、论坛、微博甚至手机短信,报道形式无所不用,大有无孔不入之势。 媒体作为社会公器,本应公正、如实的反映各方声音,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一方面国家药监局已经针对尼美舒利危害性传言做出的澄清,而另一方面,却是媒体对捕风捉影的负面信息的群体性扩散。这其中,除了媒体“负面至上”的职业习惯外,令人不禁要怀疑是否还有无形的手在背后推动呢? 曾几何时,强生美林是国内儿童退烧药市场的老大,然而,这几年来,国产尼美舒利颗粒在儿童退烧药领域已经超过美林。尼美舒利事件爆发后,强生曾被怀疑为尼美舒利事件的始作俑者。 强生在去年年底花巨资在某搜索网站上购买了竞价关键词,人们只要一搜索“尼美舒利”,第一条便是“强生美林泰诺林不含尼美舒利”。而当强生被起诉时,一向擅长公关的强生,却一直不回应,种种迹象难免让人心声怀疑。强生是国际巨头型企业,本土的药企在舆论话语权的把控与媒体攻势的运用上根本无法与之比拟,如果强生真是幕后推手的话,那么尼美舒利事件的输赢更像是一场跨国企业蚕食民族企业的歼灭战。 一位社会学家表达了对尼美舒利事件的看法,他认为:“这种幕后推手制造的药品安全争议不但没有更好的维护公众健康,反而混淆了公众的视听,给人们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如果公众被轻易误导,势必将陷入跨国企业药品垄断的布局,让那些在国外常因安全问题被召回的药品在中国更加大行其道。”
  • 2011-02-26 18:17:05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衡水市
    回复 0点赞
商业的竞争的结果~~~~~~~~
  • 2011-02-27 15:25:01 · IP属地·中国|安徽省|宣城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