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严把进药质量关,严格药物配伍,是预防药物过敏的要点
关注者
1
被浏览
2442

我95-06年开门诊10年,遇到过静滴双黄连反应-荨麻疹一例、肌注平痛新呕吐一例、静滴氧佛沙星呕吐一例(病人自己放快滴速度),肌注氨茶碱严重疼痛一例,儿童口服西咪替丁致歪脖一例(两天恢复),过敏休克没遇到过,看论坛中这么多过敏休克的,是不是有些医生进药质量不好啊!或者药物配伍混乱造成的!

发布于 2011-05-03 17:35:37 IP 属地·中国|山东省|聊城市

5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5条评论
你说的只是一种原因,这样不良反应要少些.不能代表不会出现过敏休克。 做皮试还有假阴性呢。     做皮试过敏休克你见过吗. 我这里有个例子,男性,60岁,退休老师,以前他在我这里输过很多次青霉素(八、九年前用青霉素很多年都没用过了)有一次我给他用了阿莫西林胶囊口服以前都经常用过结果那次口服后约20分钟发生呕吐、呕吐出来完整的胶囊、心悸、呼吸困难、病人始终清醒,我给他吸氧打肾上腺素后半小时缓解。一个月后患者在另一位医生那里吃了头孢后也出现了上述症状而且比上次更严重抢救了半小时病人意识丧失,全身发绀,也好了。过了半年他给他的孙子喂药(再林)也就是阿莫西林颗粒时也出现过敏休克,经过抢救也好了,这下他知道自己对头孢和阿莫西林类药物高度过敏,有次我给其他病人打了头孢后给他测血压结果我摸过的地方全部过敏。没想到的是有一次他去看望他的一位在住院的亲戚时又过敏休克了因为他的亲戚正在输青霉素,结果这次抢救了2个多小时才苏醒,在抢救室里观察了几个小时没什么事了,就出观察室准备回家刚走到治疗室门口时突发呼吸困难、休克经过抢救无效死亡。当时治疗室里护士正在配制头孢。 这是我们这里发生的事,我98年从医至今见到的唯一高度过敏的人。实习的时候见到一个14岁孩吃了感冒通和去痛片后全身皮肤坏死后死亡的+。 其实我开始行医的两三年没遇到过过敏的,那时候病人少,头孢都没做皮试只问了有无亲霉素头孢过敏史。后来病人多,用药也正规了,药物质量也要求高了 ,药物都是进些同类中比较好的,渐渐的输液的人更多,平均每天最少都有二十多个 一年下来多少都会碰到好几个过敏的。 严把质量、配伍只是小小的一方面,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而与人的过敏体质相关。用药时候做到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有药物过敏反应的意识和常识。在初次或再次应用同一种药物期间,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皮疹伴痒感,或有突然发生的胸闷、心悸、头晕、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现象时,应及时考虑药物过敏反应并作出诊断和治疗。在治病过程中,切忌用药过多、过乱、过杂,同时用药剂量也不宜过大。同一种药物不宜使用过久。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交叉过敏和多价过敏现象。例如,对青霉素过敏的人。禁忌口服阿莫西林,因为二者之间存在交叉过敏现象;另外,对氨基比林过敏的人,禁忌使用去痛片(索密痛),因为去痛片的主要成分便是氨基比林。长期露天工作的人们要警惕药物所致的光敏反应,曾经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要记录下来、避免重复使用。有许多新药是复合制剂或中西药复合制剂,应用这些新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特别了解药物的组成,防止药物的组分中含有曾经引起过敏的药物。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药物过敏反应是西药的问题,好像中药不存在类似问题。其实某些中药也会产生药物过敏反应,这方面已有不少报道,应当引起大家的注意和防范。 若我们在用药时间能谨慎从事,药物反应虽不可能完全避免,但肯定可能大大地减少。   【预防】   由于药物反应发病率高,危害性大,严重者可致死亡,故重视预防有重要的意义,如医生不随便给药,病人不滥用药, 药物 反应是可以大大减少的。   1.在用药前,首先明确诊断,不要在病情未搞清前,采用多种 药物 围攻,以为总有一种 药物 会产生效用,这样易出现不必要的 药物 反应。   2.对所用药物的成分、性能、适应证、禁忌证、副作用、配伍禁忌等应全面熟习掌握,做到不滥用、错用、多用 药物 。   3.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 药物 过敏史,特别是对有过敏性体质者更不可忽视。对有过 药物 过敏反应者,应注意交叉敏感或多源笥敏感反应的发生。 4.用药应有计划性,剂量不宜过大,种类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久,并定期观察,特别是应用有一定毒性的 药物   5.某些器官有功能障碍时,常对某些 药物 不能耐受,如患肾病者需慎用重金属 药物 。   6.在用药期间应注意一些警告症状或不耐受现象,如皮肤瘙痒、红斑或发热等,一旦出现应考虑立即停药。   7.凡已发生过敏性药物反应者,都应注明致敏 药物 名称及反应类型,以供复诊时参考。   8.有些饮食对药物也要很大的影响。注意看药物说明书。 9 等 10等
  • 2011-05-03 21:55:25 · IP属地·中国|重庆|重庆市
    回复 0点赞
{:6_272:}{:6_272:}
  • 2011-05-03 22:17:06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聊城市
    回复 0点赞
其实基层医生最担心的就是过敏
  • 2011-05-04 19:08:27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南阳市
    回复 0点赞
合理用药、严格操作、严密观察、…
  • 2011-05-04 15:14:45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汕头市
    回复 0点赞
在基层医生网,看了不少有关药物过敏的文章。深有体会。我也谈谈在临床中的问题:最近的个病例,一病人 50岁,在这之前一直用青钠,就在输液的前一天还口服过阿莫西林,输液之前也作过皮试,皮试阴性。在输注5分钟时,病人感腹痛30秒,未引起注意,随之出现手掌发痒,这时大家都知道过敏了。其实对于过敏。我想只要你在临床工作,那是绝对避免不了的,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都有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心细。不要想当然。以前用过的药就不会过敏,或者说安全系数高的药就不过敏。柴胡,替硝唑,安溴索,板蓝根就安全,但一样有过敏的,我就见过。当然,尽量作到能预防。如果已经出现了过敏反应,应作到及时处理,预防出现必要后果,那就不好了不是。
  • 2011-05-04 16:36:18 · IP属地·中国|湖北省|鄂州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