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断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是否有糖尿病;第二,是哪种类型糖尿病;第三,有无糖尿病并发症。
1999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得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认同,并在中国正式执行。
有糖尿病症状(如多尿、多食、多饮、消瘦),且符合以下三条之一者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随机(一天中任意时间)血浆血糖≥11.1mmol/L;
空腹血浆血糖≥7.0mmol/L;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两小时血浆血糖≥11.1mmol/L。
诊断说明:
无症状者诊断为糖尿病应有两次血糖测定结果达到以上标准。
在急性感染、外伤、手术或其他应激情况下,虽测出明显高血糖,亦不能立即诊断为糖尿病,需在应激情况结束后重新检测。
理想情况均应进行OGTT试验,如果因某种原因不适于进行OGTT,或儿童糖尿病症状重、血糖高、尿糖阳性、尿酮体阳性,可不进行OGTT试验。
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一般18岁前起病,多为消瘦,发病较急,糖尿病症状明显,需要胰岛素治疗才能控制病情。患者常出现酮症,尿酮体阳性,血胰岛素、C肽水平低,甚至测不出,体内胰岛β细胞抗体常持续阳性。
属于1型糖尿病的亚型,其特点为:成人起病,病情进展缓慢,早期可不依赖胰岛素,发病时多不肥胖,血胰岛素、C肽水平可偏低,体内胰岛β细胞抗体常持续阳性,具有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约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5%以上,其病因现认为由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主要为运动不足和热量摄入过剩)共同促发,种族、家族史、不良生活方式、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血脂异常、老年和糖耐量异常是其危险因素,对上述人群应加强血糖监测,必要时早期干预。
包括一系列病因比较明确或继发性的糖尿病,由基因缺陷、其他内分泌疾病、药物及化学品、手术、感染等引起。
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筛查时间一般选择在妊娠24~28周之间。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在产后6周或更长一段时间重新进行糖耐量试验,大部分患者血糖可恢复正常,但其在若干时间后发生糖尿病的机率可明显增加。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包括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高血压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糖尿病健康新7点——打开糖尿病患者高品质生活的钥匙》
作者:向红丁 李景仁
发布于 2020-07-02 15:13:56 IP 属地·中国|江西省|赣州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2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