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先人的经方要好好发扬----痛泻要方治疗腹泻
关注者
4
被浏览
3121

我是一个中医爱好者,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只是今天看见这本书看一下,明天看见那本书又看下,手上也没有那么多的书,反正杂七杂八的中医书也看了一些。 我儿子上高中三年可以说是在痛苦中度过的三年,我们这里的学习抓得比较紧。孩子就没有过多的时间在家,两个星期就放一天假,孩子所在的学校生活卫生太差(他们那个学校70-80%的孩子都腹泻),孩子不知道从哪天开始也腹泻,在学校学校的校医给挂水有吃药的(西药累:氟哌酸 西米 氯霉素 思密达 痢特灵 地芬诺酯等等类包括乳酶生 多酶片 整肠生等等类都用每个医生配的药都只管个几天,最长的管两个月。过后又依然如是,(其中也包括我在本坛里用的止泻类的西药也用过)就这样一直到今年高考,最要命的是快高考前一天又腹泻,腹痛。只好又在本坛里找了个西药方,管管当时吧,还好把孩子高考这个时间撑过去了,现在孩子考上大学了正在家休息,在这期间,孩子的腹泻又发作,自忖西药吃了这么多效果不是特别大,何不用用中药,于是就根据孩子的症状给他选了痛泻要方:完全用上面的计量一点不作改变,(因为我没有系统的学中医理论。不会把脉。只能根据症状选方,以前用付青主的完带汤治好一例带下的病人,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所以就根据孩子的症状给他选了痛泻要方,症状是:肠鸣音,只要一腹痛就泻,吃饭可以。 于是就抓了七付药吃,一吃,就感觉不一样,效果大好,虽然前面说的最长管两个月的,那两个月中也还是感觉肠胃不舒服,从这药吃后感觉就好的太多,不泻,不腹痛,也不肠鸣了。最主要的是肠胃里感觉到了几年来的少有的舒服。

发布于 2011-06-30 18:21:17 IP 属地·中国|河南省|信阳市

2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2条评论
哪个方子呀?
  • 2011-07-01 07:12:00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
    回复 0点赞
痛泻要方出《丹溪心法》卷三方。组成:炒白术三两,炒芍药二两,炒陈皮一两半,防风一两。上剉,分八帖。水煎或丸服。 痛泻要方为治肝脾不和之痛泻的常用方,由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四味中药组成。方用白术燥湿健脾,白芍养血泻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散肝舒脾。四药相配,可以补脾土而泻肝木,调气机以止痛泻。该方现代常用于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小儿泄泻、慢性泄泻、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属肝旺脾虚者。 基本概述   从治疗应用剂型上,急症痛泻要方以汤剂为主,巩固治疗是以散剂或冲剂为主,故痛泻要方的汤剂起效快,起效急,固体剂型则作用较缓和。   ⑴痛泻要方,原名白术芍药散,出自《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因张景岳称之为“治痛泻要方”,故有今名。  ⑵痛泻要方最早载于《丹溪心法·泄泻卷》篇。书中虽无方名,但所列药味(防风、白芍、白术、陈皮)与痛泻要方完全一致并标明治“痛泻”字样,主要功效为调和肝脾“抑木扶土”大凡肝强脾弱患者应用即有效。 基本信息   【方名】 痛泻要方   【出处】 《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 ;《丹溪心法》。   【异名】白术芍药散(《古今医统》卷三十五)。   【组成】炒白术90克 白芍(炒)60克 陈皮(炒)45克 防风60克   【方歌】 痛泻要方陈皮芍 防风白术煎九煎 补泻并用理肝脾 若非食伤医便错   【功效】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 脾虚肝旺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或泻后仍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   【用法】或煎、或丸、或散皆可用。   ⑴ 久泻者,加炒升麻以升阳止泻;舌苔黄腻者,加黄连、煨木香以清热燥湿,理气止泻。   ⑵水湿下注者,加茯苓、车前子,利湿止泻。   ⑶脾虚者,加党参、山药,健脾益气。现代运用   急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神经性腹泻、肠道易激综合征、小儿消化不良等证属肝强脾弱者。 注意事项   ⑴阳明湿热之腹痛泄泻忌用;应该用芍药汤。   ⑵热毒之腹痛泄泻忌用;应该用白头翁汤。
  • 2011-07-01 09:48:34 · IP属地·中国|湖南省|邵阳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