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监局是药价虚高的罪魁!
关注者
0
被浏览
1556

药监局是药价虚高的罪魁! 自药监局成立以后对全国所有的30多万家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强制进行GMP、GSP资格认证。各企业为了取得生产和经营资格,不惜倾家当产来筹措资金以企望能通过GMP、GSP资格认证。30多万家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共耗资1.5万亿元用于企业认证,然而近半数资金都用在送红包、拉关系、走后门上,因为《药品管理法》在药监执法人员手中如橡皮泥一样可以任意解释,所有的30多万家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的生死存亡全在乎药监执法人员的一句话。所以使得药监执法人员都一夜暴富起来。

为什么各企业通过GMP、GSP资格认证后所出现的重大质量事故比过去猛增了几十倍并且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危害程度也扩大了几十倍呢?

1、 通过GMP、GSP资格认证的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的数量猛增了一倍,原来的非法地下假药厂和假药贩子及一些兽用药厂摇身一变都通过了GMP、GSP资格认证,成为合法企业,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使它们如虎添翼,大大提高了它们对社会危害的能力。

2、 所谓的药品市场整顿只是一种形式,对药监执法人员来说只要给红包,违法程度再严重也不追究;对舍不得给红包的企业就很整顿;

3、 各级药监执法人员在当地一些企业都有隐名股份,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在杭州民生公司8%的隐名股份;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李松武在天方药业集团公司有12%的隐名股份;

4、 药监政策弹性太大,早期通过GMP、GSP资格认证的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都耗巨资购置了一系列无用的设备,后来通过GMP、GSP资格认证的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只须增加红包的厚度无须耗巨资购置这些无用设备即可通过认证;

5、 企业通过GMP、GSP资格认证时耗资太大(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位副处长在某企业一次性索要红包10万元)这些企业通过GMP、GSP资格认证后急于收回投资就千方百计地偷工减料、降低成本来增强自身竞争能力,他们不惜广大人民群众安危,铤而走险,经营假药

发布于 2008-09-02 16:20:54 IP 属地·中国|湖南省|益阳市

1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条评论
最新消息,药监局又要归卫生部管了.今天报纸登的.
  • 2008-09-02 16:28:37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青岛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