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换药知识杂谈之三
关注者
2
被浏览
2173

六、注意事项

  1. 无菌一期伤口换药一般在24小时、72小时常规观察局部肿胀渗出情况。
  2. 开放伤术后争取24、48、72小时连续三天换药,特别注意容易出现血肿或引流情况及时排除险情比较关键。
  3. 骨科创面较多见感染创面就是皮肤坏死、褥疮创面,高渗盐水一般在某一时期,用在感染重、渗出较多的创面,可以快速减轻创面及肉芽组织水肿,减少渗出。
  4. 再植手术或吻合血管的皮瓣手术最好能用与体温相近的呋喃西林溶液换药,手指换药纱布应避免环形包扎,局部最好用碎纱布填充。
  5. 对于大面积创面,首先注意清创,对于已经坏死的组织包括坏死的肌腱及血管组织不要姑息,争取在几次换药中,界线一旦明显则果断切除。勉强留下,只会延缓肉芽生长,甚至造成感染。
  6. 对于已清除大部分坏死组织的创口,要注意爱护肉芽的生长,肉芽组织本身有抗感染的能力,如果没有明显渗出,则不要用抗生素或其他药水换药,只用碘伏消毒创缘皮肤,用湿盐水纱布覆盖即可。
  7. 油纱条不要放到创面上,应该在盐水纱布上,防止盐水过快的挥发。
  8. 有感染的创面注意先做一个细菌培养+药敏再换药,以免以后被动。 换药常用药品 1.盐水 有增进肉芽组织营养及吸附刨面分泌物的作用,对肉芽组织无不良刺激。等渗盐水棉球及纱布用于清洁创面,创面湿敷,充填脓腔;等渗盐水溶液用于冲洗创腔;3%~10%盐水具有较强脱水作用,用于肉芽水肿明显的创面。 2.3%双氧水 与组织接触后分解释放出氧,具有杀菌作用。用于冲洗外伤伤口、***或恶臭的伤口,尤其适用于厌氧菌感染的伤口。 3.0.02%高锰酸钾溶液 分解释放氧缓慢,但作用持久,具有清洁,除臭,防腐和杀菌作用。用于洗涤腐烂恶臭、感染的伤口,尤其适用于疑有厌氧菌感染、肛门和会阴部伤口。临床上常采用1:5000溶液进行湿敷。 4.0.1%雷佛奴尔<黄纱条>、0.02%呋喃西林溶液 有抗菌和杀菌作用。用于感染创面的清洗和湿敷。 5.攸琐(漂白粉、硼酸)溶液 具有杀菌,防腐除臭,溶解坏死组织的作用。用于脓液及腐死组织多、恶臭的伤口清洗和湿敷。本制剂应密闭避光保存,不能久置,放置时间不宜超过一周。大面积伤口不宜应用,以免吸收过多氯离子。 6.聚乙烯吡酮碘(PVP-I) 为新型杀菌剂,对细菌、真菌、芽胞均有效。0.05%~0.15%溶液用于粘膜、创面、脓腔冲洗;1%溶液用于敷盖无菌切口;1%~2%溶液用于湿敷感染创面,最适用于慢性下肢溃疡和癌性溃疡。 7.抗生素溶液 常用有0.5%新霉素溶液、0.16%庆大霉素、0.5%金霉素、2%杆菌肽、2%~5%春雷霉素等溶液,用于等待二期缝合的污染伤口、较大创面(如烧伤)植皮前的创面湿敷,敷料应每日更换1次。氯霉素滴丸直接植入感染创面,每lcm21粒,每日1次。 8.1%~2%苯氧乙醇溶液 对绿脓杆菌具有杀菌作用,效果最好,采用创面连续湿敷。 9.0.01%~0.05%新洁尔灭和0.02%洗必太溶液 田于伤口清洁,后者灌洗切口优于前者。 10.10%大蒜溶液 具有杀菌和增强组织细胞吞噬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效果较好。   11.2%~4%甲紫(龙胆紫)溶液 具有杀菌及收敛作用。用于表浅皮肤或粘膜溃疡的消毒,并促进结痴愈合。   12.纯石炭酸溶液 具有腐蚀、杀菌作用。用纯石炭酸溶液棉签烧灼肛裂和慢性窦道,使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坏死脱落以促进愈合。用后需用酒精棉签擦拭以中和之,再用等渗盐水棉签擦拭。   13.10%~20%硝酸银溶液 用于烧灼肛裂、慢性窦道和腐蚀过度生长的肉芽组织,用后需用等渗盐水棉签擦拭。   14.油剂纱布 具有引流、保护创面、敷料不易干燥以及延长换药时间等作用。创面分泌物少者,可2~3天更换一次。常用有:①凡士林纱布;②鱼肝油纱布:具有营养和促进肉芽、上皮生长等作用,用于愈合缓慢的伤口。   15.粉剂、软膏类 (1)碘仿纱条:具有抗茵、防腐、收敛、去臭和促进肉芽生长的作用。用于有腺体分泌的慢性窦道,如肛瘘、结核病灶清除后的伤口。碘仿有毒性,不宜长期使用; (2)10%~20%鱼石脂软膏:有消炎退肿作用,用于早期脓肿; (3)10%氧化锌软膏:涂于皮肤表面,有保护皮肤免受分泌物侵蚀的作用,常用于肠瘘、胆瘘等四周的皮肤; (4)链霉素软膏:涂于纱布上外敷,用于结核性伤口; (5)2%聚乙烯吡酮碘软膏:用于治疗烧伤、慢性溃疡,疗效满意; (6)百多帮软膏:用于感染性创面。   16.中药类 如红油膏、生肌散、生肌玉红膏、紫花烧伤膏、湿润烧伤膏、大青膏等,具有止痛、拔毒生肌、排脓去腐等作用。 碘酒、酒精只能用在表皮完整的地方。而碘伏不适合用在皮脂丰富的地方。葡萄糖加胰岛素是为创面肉芽提供营养,高渗盐水则有使水肿肉芽脱水的作用,生理盐水只是起到湿敷的作用,肉芽生长过旺高出皮面则要用硝酸银之类的腐蚀.肉芽生长很好时可用凡士林纱布保护 换药的原则是要明确进行外科换药的目的,对于用什么换药则需根据伤口情况定。 1.碘酒+酒精脱碘---消毒剂 2.凡士林纱布---抗炎作用稍弱,但促进肉芽生长 3.碘伏---深浅皆可,性质湿润 4.优琐---防腐 5.高渗葡萄糖+胰岛素+(促生长因子)---糖尿病患者的难愈创口。 6.高渗盐---减轻肉芽水肿 7.庆大霉素针---感染的创口;骨髓炎 8.新洁而灭或双氧水或甲硝唑---冲洗覆盖都可用,抗厌氧 9.抗生素粉剂(头孢等)---根据药敏实验 10.云南白药(胶囊)---祖国医学 11.蜂蜜,白砂糖---偏方 12.SD-ag,SD-zn---收敛 13.黑药膏拔疥疮---中药配方 14神经血管肌腱外露---忌用刺激性药物 15.紫草油纱条---去腐声肌 16.凡士林纱条---可作为其他药物的载体,油性(可隔开手指脚趾,隔开血痂,防相邻创面粘和至一起) 17.碘酒+庆大霉素---可用于褥疮 18.红霉素软膏等---表皮破损涂抹,无须包扎 19.骨髓炎洗剂等处理过渗出多的伤口---干敷料,患肢抬高 20.需切开时就切开,拆线缝针靠经验。 21.注意换药后患者有无不适---有无药物引起的疼痛;有无切口脑脊液持续外漏;有无伤口持续渗血;有无引起关节脱位或对固定造成影想 临床中还有种情况,就是创口周围湿疹样变,皮肤红红的,有疹子,易破溃。起初我们用了各种方法换药,如碘伏纱布、凡士林纱布、红霉素眼膏等,怎么都换不好。最后盐水棉球轻擦后,干纱布覆盖,很快就好转了。原因不明! 对于一些窦道,换药可使用白砂糖,不要太讲究无菌操作,通常都能换好。然而有些跟关节相通的窦道,迁延难愈,我的方法是刮除窦道中老化的肉芽,使其渗血,然后在窦道途径的部位使用棉球等衬垫,加压包扎,使窦道合拢,一周不要换药,要点是始终保持一定压力,相信打开时,你会激动的跳起来的。 治疗骨外露的秘方: 1、蛋黄油 熟蛋黄100个,铁锅文火烤出油,纱布过滤。 2、紫草、当归、红花、地榆各10克,香油250克,浸泡3到5天,天气热,时间短些。 文火煎至中药变黑漂浮,纱布过滤2次。60度时放入蛋黄油,凡士林调匀至膏状,高压消毒备用。(有时没有用高压消毒)骨外露大于2x2cm时,用骨钻打孔至骨内出血,外敷三层,首次4日后换药,以后隔日换药。换药不要太勤,可以参考美宝或者生肌膏的一些换药方法。

]

发布于 2008-09-02 16:34:09 IP 属地·中国|湖南省|益阳市

0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