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一天:昨天晚上加班太累了,早上起来的有些晚了,没赶上公交,到了公司不仅被罚了钱还被老板说了一顿;新来的实习生总是不听你安排的工作,无可奈何只能一人身兼数职;家里面也催着结婚,但是一看兜比脸还干净,找对象的事儿还是放一放吧……
正是应了那句话:“人类的快乐总是相似,可悲伤却各不相同”。这样的一天对某些人来说不仅是单纯的一天,而是每一天。长此以往,抗压能力是否增强我不知道,但是患病的概率却会只增不减。
01
情绪与健康
这也能扯到健康上?您这么以为就大错特错了,健康不仅是相对于疾病来说的,更是跟您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舒适的生活环境,那健康迟早是“镜花水月”。
言归正传,在人的身体中,脏腑功能很大程度上是受情绪影响的,其中影响最明显的,应该就是肝了。人们可能对于这样的说法不陌生:“百病生于气”,这里的“气”既指情绪,也指肝气郁滞,肝气郁滞是因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引起气机失调所致的病证。这实际上也是情绪对于肝脏影响的一个总结。
我们仔细回想一下,平时我们是不是一有情绪或者一生气的时候,最先产生的症状就是没胃口。有时候很多人会劝你:“吃点吧,不吃点东西身体会垮掉的”,但自己无论如何也没有胃口,这实际上就是肝对脾胃的一种急性影响,如果长时间如此的话,则会产生胃痛、呕吐、呃逆、食欲不佳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甚至慢性病。
这种情绪影响脾胃功能的现象,在中医里面,叫肝木横逆克脾土。
在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中,肝属木,脾属土,肝木克脾土。这就相当于植物可以涵养水土,没有植物水土就会流失。但是,相克并不意味着肝脏就要压制脾胃,不让脾胃有喘息的机会。相反,在更大程度上,肝脾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这主要表现在饮食和血液2个方面。
1.饮食。饮食入胃,需要经过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才能转化为水谷精微,营养周身。而脾胃对饮食的消化作用,全是在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的协同下完成的。肝主疏泄,能够调理气机,促进胆汁生成、排泄、协调脾胃的升降运动,有助于脾升胃降功能的协调。反过来,只有脾胃升降有序,饮食正常转化为水谷精微,濡养肝脏,肝脏才能更好地发挥它各方面的功能。
2.血液。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同时还具有统血的功能。而肝脏具有藏血功能,肝脏就像“血库”一样,能够贮藏一定的血液,以供人体之需,发挥其濡养脏腑组织、维持相应功能作用。
那么,肝脏所藏之血从何而来?根源还是脾胃。脾胃功能正常,气血生化充足,肝才有所藏。这就相当于农民家的土地和粮仓,粮仓可以储存粮食,而粮食又来自于土地。如果土地荒废了,粮仓里即使贮藏了粮食,也会有吃完的那一天。
可见,肝脾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任意一方都离不开另一方。不仅是肝木横克脾土,但凡任意一方出了问题,也会影响到另一方。
人一有情绪,肝肯定就带头罢工,它一罢工,肝气郁滞,身体之气的圆运动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百病,所以,中医说“肝为百病之源”。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一些女性的黄褐斑还有瘀血导致的头痛、心胸疼痛,还有很多皮肤病,以及妇产科疾病等等都有可能跟肝郁气滞有关。
02
肝气郁滞自查
哎呀,让你说的我自己都感觉自己有点肝气郁滞,别急,破案必须讲证据,自我诊断也是一样,不能想当然。
肝气郁结最关键的证据可以从舌头上去寻找:一般人的舌头是椭圆形的,而肝气郁结的人,舌头是尖的,而且舌尖和舌边发红,这是肝气郁结最关键的线索。除此之外,以下几点,也是破案的有力证据。
1.口苦:尤其是早晨起来,很多人觉得嘴里有股苦味;咽喉干:感到口腔和咽喉里很干燥,似乎没有津液;咽喉有堵塞感:总觉得喉咙里像堵了个杨梅核,吐不出来,咽不下去。
2.眩晕:有的女性经常头晕目眩,有的是全天都晕,有的是突然晕几下,有的人还会感觉头痛;胸闷:感觉胸闷,甚至心悸;肋骨里面总有胀痛的感觉。
3.有各种消化系统疾病,比如没有食欲、胃胀、胃痛、呕逆等。
4.身体忽冷忽热,穿上衣服就热,脱了又冷,房间温度高一点就喊热,出门又嫌冷。还有手脚冰凉,如果同时符合前面的症状,就要考虑是否有肝气郁结。
5.易怒:肝气不舒的人,经常烦躁,容易发火,也容易生闷气;还失眠多梦,失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血虚,另外一个就是肝气不舒。
多梦也是肝气不舒的表现,这样的人一入睡就会不断做梦;情绪低落:唉声叹气,悲春伤秋,还特别敏感。
这几点其实要搭建在舌象的基础上才可以成立,不能说我今天没睡好觉就一定是肝出毛病了,这点需要大家注意。
03
治疗
重点来了,那么今天给大家带来哪个方子呢?先看一个医案:
有一位32岁的男性患者,总是反复腹胀、腹痛,但排便后可缓解,此症状已有两年之久。这个小伙子两年前从外地迁入,刚到新地方就出现便秘和腹泻交替发作,起初以为是水土不服,加上工作压力大导致,就没有放在心上。
但是最近有加重趋势,并出现腹胀、腹痛,伴食欲不振,稍稍进食辣、热、冷等刺激性食物,也会出现腹痛,有便意,但临厕的时候却排不出便,只能使用开塞露通便,大便排出后,腹胀、腹痛缓解,但始终有排便不尽之感,通常3~4天大便一次。小伙子精神欠佳,面容憔悴,面色萎黄,形体偏瘦,心悸气短,夜寐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这个是不是跟我们平时说的肠易激综合征有点像?哎,对了,检查结果和大家想的一致,就是肠易激综合征,这也是情绪导致的一种疾病。于是便给予人参15g,柴胡10g,乌药15g,槟榔15g,木香10g,沉香5g,莱菔子15g,炒麦芽15g,当归10g,柏子仁10g,远志15g,夜交藤15g。
3剂药服完,这个小伙子就感觉腹胀、腹痛、心悸气短等症状完全消失,周身轻松。后原方继服6剂,未再复发。
刨除加减的药物,人参、槟郎、沉香、乌药这四味药就是今天的答案,名为四磨汤,此汤最早被宋代的许叔微收录在《济生方》中,四磨汤由人参、槟郎、沉香各6g,乌药10g组成,这个汤是有中成药的,大家可以去药店看一下。
此方可以行气降逆,宽胸散结,消积导滞,兼有益气。主治七情所伤,肝郁气滞,肝胃不和之胃痛,痞满,呕吐,呃逆;或因情志不遂,肝郁气逆,肝气不降所致的胸膈烦闷,上气喘急,或治气机郁滞,腑气不通之便秘,腹痛等。
这个方子药味数不多,咱们一个一个来分析,首先看这个槟榔,人们一提到槟榔,印象大多一个是上瘾,一个是驱虫子。但实际上,槟榔还是破气行气的好手,槟榔破气行气的时候势大力沉,特别勇猛,只要身体内哪有什么不通的地方,一下子就能冲开。
当然,有利就有弊,劲儿太大有的人受不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槟榔换成大腹皮,这是槟榔的外皮外壳,大腹皮它比较宽和,像老爷子一样,行气,下气。所以同样行气,小伙子用槟榔,老爷子用大腹皮。气滞厉害的,用槟榔;气滞很轻微的用大腹皮。另外,大腹皮还能安胃健脾。综上所述,如果气滞比较严重,可以直接用槟榔,要是不太严重可以试试大腹皮,服用成药的话,那么气滞轻的可以适当减量。
紧接着来看沉香,沉香是树木里头密度相当高的,所以种植沉香必须要很久,因为这可是树木的精华。而沉香这味药是世人大都需要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古人在很久以前就讲到,世人大都竞逐荣势,企踵权豪,驰尽浮华,心浮气躁,这种生活方式就会造成整个人的气机很散乱。所以说这个世道,如果从另一个层次来讲,就只有一种病,什么病呢?就是散乱病。如果人的气机总是处于耗散混乱的状态,那么可以使用沉香,沉香可以下气,让身体内的气静下来,并且让多余的气排出去,这样身体才会恢复运转。
沉香这味药带有一股香气,本身香能够辟浊,能够消胀除满,行气化滞。所以对于胸腹滞气,不管是郁怒伤肝,还是饱食伤脾,只要浊气不下,便可用之。
乌药辛温,能够行气散寒止痛,它能够归肺脾肾膀胱,所以它行气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上至下,通行气机,能理上下一切诸气,大凡一切病,属于气滞、寒凝,而见胸腹不快者,皆可用之。不过,这里不是说一味乌药能把躯干部的所有气机理顺,这里说的是乌药搭配不同的药,对于清不同部位的气都很不错。
最后是人参,有的人纳闷了,这不都气滞了么,怎么还用人参?其实啊,是这么考虑的,气滞确实是属于实证的,但是前面用了乌药、槟榔、沉香,该破气的破气,该行气的行气,就算是实证,这个时候体内经过洗礼,气也会有一定的虚弱,此时就需要人参等物来补充这个气。
好了,药物分析就说到这里,总结一下,这个四磨汤适用于肝气郁滞导致的各种病症,但是尤其适合肝郁气滞导致的消化系统疾病,比如腹泻、呕吐、胃痛、痞满等等,不过大家要是仔细看上面的药物介绍的话,会发现四磨汤也同样适用于一些喘证,比如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这是因为肝气自左而升,则木气条达,肺气自右而降,则金气清肃,左右升降,枢机自和。如果肝郁了,那么肝气可能会上逆于肺,肺气不得肃降,气机痹阻,升多降少,则气逆而喘。
除了平时喝点四磨汤破除肝郁气滞之外,还可以适当来点代茶饮:柴胡6g、川芎5g、香附5g、枳壳3g、芍药3g。
香附专入肝胆,芳香行气,通络止痛则缓解胀痛,《本草纲目》评价为“气病之总司”,有气郁就能用;川芎味辛气雄,《本草汇言》总结:“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陈皮就是橘皮,枳壳则是枳皮。肝木旺则克脾土,橘皮入脾理气和胃,枳壳也入脾,但为的是破气消积;白芍缓急止痛,还可养血疏肝;柴胡解表清热,还可疏肝解郁。
还可以自己按摩按摩。从胸到腹,沿身体侧面往下轻捋即可,来回3-5分钟,每天两次,这个手法对于肝郁脾虚非常合适。
(罗大伦频道 圆力)
发布于 2021-08-20 10:43:29 IP 属地·中国|江西省|赣州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0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