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不是新发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1981年我国上海首次发现手足口病,直至2008年安徽阜阳大规模爆发流行儿童手足口病,国家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管理。
手足口病是近年来报告的常见传染病,给我国儿童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通过接种手足口疫苗,儿童手足口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01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二十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实验室确诊重症病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比例较高,其次是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得病后患儿一般在一周左右自愈,重症患儿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因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02
临床症状及危害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出现发病高峰,常见于每年的4—9月份。
儿童发病后常表现烦躁、哭闹、厌食、等不适症状,最初在口腔出现疱疹,1—2天后患儿的手心、足心、臀部出现斑丘疹,重症患儿可在发病1—5天后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目前,手足口病尚无特效药治疗,患病后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
03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传染源:
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儿童普遍易感。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粪-口途径传播,其次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如经被污染的毛巾、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感染。
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患者的黏膜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且儿童传播病毒能力比成人强。
04
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程序和免疫原性
中国是世界上针对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疫苗研发的第一个国家,全病毒灭活疫苗于2013年完成三期临床试验,2015年12月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上市。EV71病毒灭活疫苗的使用,使儿童重症手足口得到了有效控制。
接种程序:
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2剂间隔一个月。
建议≥6月龄的易感儿童尽早接种,最好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对于5岁以上的儿童不推荐EV71疫苗。
现阶段不推荐EV71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建议使用同一厂家的疫苗完成接种。
免疫效果:
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全程接种后28天血清阳转率为88.1%~91.7,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EV71病毒的免疫力。
鉴于引起手足口病病毒种类较多,感染后各型病原之间鲜有交叉免疫保护,机体可先后或同时感染多种不同病毒,引发患儿多次得手足口病。因此,已患过手足口病的患儿,仍需接种手足口疫苗。
温馨提示: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感染者排毒期较长、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故在流行期间常发生幼儿园、托幼机构和家庭聚集性发病,有时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范围内流行。
建议儿童家长及时到辖区的接种门诊为孩子接种手足口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参考文献
中国疾控中心官网
《疫苗应用与安全》
发布于 2022-03-17 09:32:19 IP 属地·中国|江西省|赣州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2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