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开始,深挖基层医疗机构
关注者
0
被浏览
402

01、严查近6.4万个公立医疗机构,村医待遇也是彻查重点


全国医疗机构注意了!国务院拟于8月下旬,组织开展第九次全国大督查。根据要求,本轮督查在医疗机构主要是两大部分:


重点一、严查公立医疗机构,基层同步严查


根据往年全国督查来看,医疗机构反腐是热门部分。


主要包括近1.2万家公立医院、近3.5万家乡镇卫生院、近1.7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累计起来有6.4万余个,基层是重点彻查对象。


重点二、村医薪酬是否充裕、各项工作是否顺利


主要督查乡村医生补贴等问题线索,村医待遇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在工作中都有哪些困难等。


经统计,巡查地区明确如下:山西、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02、   “一把手”成反腐重点,3个领域最易犯错


6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其中明确,在监督重点上要突出“少数关键”,将纪委入驻的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等作为重点监督对象。


结合本轮督查的重点领域,全国公立医院的院长、主任等医院的“一把手”,将成为此次反腐风暴中的重点目标。


为进一步打击医疗腐败,国家在去年发布《关于印发全国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行动(2021-2024年)的通知》,正式启动了一场为期四年,针对所有医疗机构全体工作人员的反腐行动。主要打击3个领域:


(1)不知晓“红包”范畴,随意收受贿赂


患者及其亲友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和有价证券、股权、其他金融产品等财物,其安排、组织或者支付费用的宴请或者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均应认定为“红包”。


对不知情或不可抗“红包”应当建立上缴登记制度。


(2) 各类形式收受回扣,情节严重者移送司法机关


严禁收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经营企业或人员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提成。


严禁参与或接受影响医疗行为公正性的宴请、礼品、旅游、学习、考察或其他休闲社交活动,不得参加以某医药产品的推荐、采购、供应或使用为交换条件的推广活动。


(3) 药品耗材使用不合理,情节严重者暂停执业


对医务人员药品耗材使用情况排名靠前且无正当理由的,要根据行为性质,进行约谈、调岗、核减绩效或暂停执业。


03、打通乡村医疗“最后一公里”,两个问题不容忽视


去年的第八轮全国督察,乡村医疗“最后一公里”的有关情况就发现很多问题,并在央视进行曝光。就目前情况看,除欺诈骗保、全科医生执业难等问题外,下述两个典型问题也值得关注。


首先,是农村疫情防控难的问题


老百姓思想观念固化,防控意识淡薄、配合度低。单靠医疗机构发力困难,需要当地政府和村委会大力支持和配合。


部分地区院感防控流于形式,比如环境受限,患者出入口设置、发热患者与普通患者检查、治疗房屋设置无法有效分开;进院扫码、戴口罩仅落实在纸上等。


缺乏专业人员,大多数是工勤人员和临时工;工作人员补助落实不到位、加班严重。防控物资落实不到位,对待防疫工作不严谨。比如医务人员防护用品太少,不能满足日常需求,需要自购口罩等。


其次,是村医基本公卫绩效不明确的问题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国家年年上调,2022年标准为84元。


国家对这笔资金做出过明确批示,原则上由乡镇卫生院在收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一个月内,按照村卫生室承担任务的70%的比例预拨相应资金,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按月或按季度绩效评价后及时拨付相应资金,严禁克扣、挪用。


但在个别地方,这笔资金分配仍是一笔“糊涂账”,村医一边干着活,一边却因为补助不到位苦恼。


有些卫生院轻治疗,导致业务萎缩收入低,要靠公卫补助吃饭。如果县市区财政投入不到位,卫生院难从自己身上分一杯羹给他人。


另外,现在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针对村医开展公卫服务的实施细则和考核机制。村医工作情况没有统一的“度量衡”,稍有不慎就被扣除绩效。还是需要进一步完善优化基本公卫服务绩效的一些细节。


重点来了!


为提高第九次大督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确保督查人员能够带着线索去、跟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改,国务院开通专题征集通道。


(基层医师公社)

发布于 2022-08-16 08:49:09 IP 属地·中国|江西省|赣州市

0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