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纪委点名:“新型”医药「腐败」,卫生院被抓典型
关注者
0
被浏览
259

在全面推进廉洁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医药领域的治理攻坚战正以雷霆之势向纵深发展。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四川以提升办案能力为抓手 精准查处隐形变异违规问题》一文,将医药行业新型违规、隐性违规问题推至聚光灯下,彰显了对医疗领域不良现象零容忍的坚定决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不仅关乎医疗行业的清正廉洁,更守护着亿万民众的健康权益。 


抽丝剥茧:

基层违规案牵出新型利益链条 

四川叙永县的一起基层卫生院违规采购案,成为撕开医药领域不良行为隐形外衣的关键切口。当地巡察组在例行检查中发现卫生院医疗设备采购存在异常,但表面却未显露出利益输送等迹象。当问题线索移交县纪委监委后,一场跨部门协作的治理攻坚战迅速打响。 

审计、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合成立专案组,通过资金流向追踪、交易数据比对等方式,逐步揭开案件真相:某医用设备公司销售员与卫生院院长勾结,将不正当资金存入特定银行卡,再交由院长保管支配。

这些非法所得不仅用于日常生活消费,更通过代持手段购置房产、车辆,企图掩盖违规事实。最终,涉案院长因违反纪律法规被依法处理,为其不当行径付出沉重代价。 

无论违规手段如何翻新,都逃不过法治的火眼金睛。叙永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刘永表示,抓住资金流向利益归属两个核心,运用多维度分析研判,再隐蔽的违规行为也终将暴露原形。 

科技赋能:

大数据织就监督天网医药

领域因其权力集中、资金密集、专业门槛高的特性,长期以来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从药品生产到医院采购,庞大的产业链条中,额外利益等隐性成本被巧妙包装进商品价格,与正常商业活动交织难辨。

随着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不良行为也不断升级手段,定制化招投标”“规避式采购”“学术培训利益输送等新型违规模式层出不穷,甚至通过多层中介机构转移利益,增加调查难度。 

面对新形势,四川等地率先探索数字化治理新路径。通过省级统筹搭建大数据监督平台,整合日常监督、巡视巡察、审查调查等多源数据,并打通政务数据壁垒,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依托智能算法构建定制化监督模型,对海量数据进行过滤筛查、比对分析,一旦发现异常资金流动、权力寻租迹象,系统便会自动预警,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黑龙江双鸭山市纪委监委的实践同样值得借鉴。当地通过数字化办案平台,实现数据跑腿代替人工查证,快速锁定可疑对象;运用多维度数据分析模型,穿透资金流转链条,精准识别隐藏在复杂交易背后的违规线索。这种科技 + 监督的深度融合,大幅提升了治理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 

重拳出击:

守护医疗行业清朗生态 

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交出的治理成绩单令人瞩目:全年处理相关问题案件87.7万件,其中医药领域就有6万人因违规行为受到处理,彰显了国家整治医疗行业不良现象的坚定决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医药行业治理工作被单独强调,释放出重点领域重点整治的强烈信号。 

展望2025年,随着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监督工作,医药领域的新型违规、隐性违规将面临更具穿透力的监管。

从基层卫生院到大型药企,从采购环节到学术交流,每一个可能出现不良行为的角落都将被纳入监管视野。这场持续推进的医药行业治理行动,不仅是对违规行为的有力打击,更是为医疗行业回归公益属性、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筑牢坚实防线。 

清风正气涤荡,廉洁之花绽放。在科技赋能与制度创新的双重驱动下,医药领域的治理攻坚战必将取得新的胜利,为健康中国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医学之声)

发布于 2025-08-12 10:41:18 IP 属地·未知

0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