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采用背肌反应物注射三联药物(以下简称三联背肌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212例,女108例;年龄3~46岁,平均18岁;病程2~35年,平均17年;既往曾反复应用茶碱类、β2受体激动剂、激素类药物。全部病例均符合1997年青岛第二次全国哮喘会议上提出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 用喘定注射液0.25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双前臂平放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充分暴露背部。注射前先在病人背部触诊,在脊柱两侧第3~5胸椎旁开5cm,可触及“条索状”或“不规则状”反应物。成年人用6.5号针头抽取三联药物+利多卡因注射液40mg,朝脊柱方向进针,抽无回血,将药物注射到反应物及周围,共注2~4个点。 注意:切勿刺入肺尖造成气胸,老人及儿童患者酌减用量及注射点。 结果 依据1984年全国哮喘学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控制疗效标准,分为明显改善、轻度改善、无改善。320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病人背肌反应物注药,20分钟后观察效果,明显改善218例(68%),轻度改善98例(30%),无效4例。无改善4例均伴严重肺气肿,其中2例为激素依赖性哮喘所致。 讨论 背肌反应物注药迅速平喘的机理尚不十分明确。临床上支气管哮喘病人有“背紧”、“背寒”、“背部受凉易咳喘”等症状。背部触诊发现病人的背部肌肉高度紧张、皮温低,在病人背部较固定的位置可触及“团块状”、“条索状”、“不规则状”反应物,按压该反应物及局部红外线照射、针灸、拔罐时,病人有舒适感、酸麻胀感及呼吸道通畅感;个别触不清者,按压该部位也出现类似反应。而触诊健康人或其他系统疾病患者则无明显反应。反应物所在的位置肺腧穴也是交感神经所在部位,是太阳经的背部腧穴,与肺脏有内外相应的联系,为肺经气输于背部之处,是改善肺功能、治疗肺脏病症的常用穴。 三联药物背肌疗法是将有效药物直接注射于反应物部位,在局部形成较强的刺激和较高的药物浓度,经局部血液吸收和经络传导,直接作用于病灶。此外,该疗法可疏通经络,畅通气机,通过内脏-体表的经络传导和神经传递调节机体平衡。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该方法能提高交感神经β受体的敏感性及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作用于肥大细胞,治疗变应性炎症;降低了迷走神经的张力,解除了气道高反应性。
发布于 2007-09-01 08:51:43 IP 属地·中国|安徽省|淮北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2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