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头痛!!!!!!!!!
关注者
0
被浏览
1991

概述 偏头痛是最重要和常见的为血管性头痛,呈现与脉搏一致的搏动性痛或胀痛。低头、受热、用力、咳嗽等均可使头痛加重。检查可见颞动脉隆起,搏动增强,压迫后头痛可减轻。常在青春期发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多因劳累、情绪因素、经期等诱发。 进入头痛专题

病因 本病发病机制复杂,近年倾向于认为,诱发因素作用于中枢神经后,经单胺能通路产生神经递质变化,继之激活血小板引起5-HT和血栓素A2(TX A2)的释放和耗竭,相继产生颅内外血管的收缩及扩张,扩张管壁由于吸附5-HT产生血管过敏,加之组织胺、缓激肽等参与,发生头痛及其神经性血管性反应。

症状 典型者(眼型偏头痛)头痛发作前先有眼部先兆,如闪辉、黑朦、雾视、偏盲等,也可有面、舌、肢体麻木等,与颅内血管痉挛有关。约10-20分钟后,继以颅外血管扩张,出现一侧或双侧剧烈搏动性痛或胀痛,多伴有面色苍白、肢冷、嗜睡等,并可有情绪和行为等改变;头痛至高峰后恶心、呕吐、持续数小时至一天恢复。发作频率不等。无上述先兆者称“普通型偏头痛”。较为常见,发作长者可达数日。少数头痛反复发作后出现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者称“眼肌麻痹型偏头痛”,但发病久后眼肌麻痹不再恢复。

检查 在明确头痛病因后,有时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这是由于:①头痛原因可能不止一个,如偏头痛患者易患高血压;脑外伤后头痛除神经衰弱表现外,还可合并有其他类型的甚至颅内并发症的头痛。②一种头痛的病因可继发另一种病因的头痛。如副鼻窦炎可诱发眶上神经痛,中耳炎可继发颅内脓肿等。在临床中均应提高警惕。 一、首先,应着重了解头痛本身的特点:如头痛的起因、病程、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以及加重和减轻的原因等,这样可对病因提供某些线索或诊断的方向。如表浅的针刺样锐痛多系颅表神经痛,一侧的搏动性痛或胀痛系血管性痛,而颈枕部、额顶部等处的紧缩痛、困痛则系肌收缩性头痛等。其中,弄清头痛究竟是发作性的(有完全不痛的间歇期)还是持续性的尤为重要,因为一旦明确为发作性头痛,如果同时再了解发作的诱因,可以大大缩小探索病因的范围,尽快找出诊断的方向。如:①因头位、体位改变诱发的发作性头痛:可有低颅压综合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性偏头痛、低血压、颅内肿物特别是脑室系统肿物等。②晨起或夜间有头痛发作者:可有高血压、早期颅内压增高、心机能不全和前额窦炎、癫痫等。③和情绪、劳累等有关或诱因不明者。④受寒或受伤后短暂的锐痛发作:多为神经痛。 二、其次,要了解与头痛同时伴发的症状,也即各种原发病的应有症状。 三、对非初次发病者:还应询问既往的诊断、治疗和疗效,以供参考。

治疗 1、积极予防和治疗各种原发病。 2、对症治疗: 发作时可尽早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止痛:口服麦角胺咖啡因0.1-0.2g,半小时后如无效可再服0.1g,一日总量不超过0.6g。肌注麦角新碱0.2-0.5mg,无效时1小时后可重复一次。肌肉注射樟柳硷4-5mg或缓慢静注2-6mg(放入50%葡萄糖40ml中)。0.5%奴佛卡因皮下封闭扩张的颞动脉周围等等。动脉硬化、心脑或末梢血管疾患以及妊娠者忌用麦角制剂。 3、间歇期为防止发作可选用谷维素(20-30mg)、心得安(10-20mg)、樟柳硷(1-4mg)或苯噻啶(0.5-1mg),三次/d。也可服用麦角胺丁醇酰胺(首剂0.5mg,逐渐增加为1-2mg,2次/d,不超过6个月,禁忌症同麦角胺)、樟柳硷(1-4mg)、苯噻啶(0.5-1mg),三次/d。葛根片、川芎注射液等,也均有一定的疗效。 4、对病程较长、发作频繁、药物治疗无效和颞动脉扩张明显的严重患者,也可酌情试行颞浅动脉结扎手术。

发布于 2007-05-11 15:22:49 IP 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2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2条评论
你知道头痛有多少种类吗?你的头痛是哪一种呢? 头痛,说不清,道不明。真是令人头痛。看看下面的分类及其特点,若您再次不幸地碰上这种情况时,将不会象现在这般头痛不已了。 1. 偏头痛(migraine) 任何引起颅内外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变化所致的头痛都叫血管性头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的又叫偏头痛。女性多于男性,多在青春期发病并有家族史,儿童期发病的也不少。 (1)典型偏头痛(有先兆性偏头痛)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有以下特点: ①头痛发作之前有最常见的、典型的视觉先兆,多在头痛前20~30分钟出现一些闪烁的暗点、火星般的亮光、眼前冒金星或偏盲(一侧看不见)。这些症状往往发生在头痛对侧的视野内,在头痛到来之前发展到最高峰,然后消失。少见的先兆可有偏身麻木、面部针刺样感觉、 偏瘫 或说不出活。 ②先兆消失后很快出现偏头痛(先兆的对侧),一般先从一侧额颞部(太阳穴周围)或眼眶周围开始,少数可从顶、枕部开始,逐渐扩散到半个头或整个头部,头痛逐渐加重,由钝痛到钻痛性或搏动性痛(跳痛)。多固定在一侧,也可以两侧。用手指按压局部跳动剧烈的血管时可使头痛减轻。 ③头痛时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植物性神经症状。此时病人非常疲乏,明显地畏光、怕声响,喜欢一个人静卧在暗室内。 ④每次头痛持续的时间多为几小时至十余小时.少数人可持续1~2天,常常是睡一觉后完全恢复正常。 ⑤脑血流图、多普勒超声检查多有异常发现,可帮助诊断。 (2)普通型偏头痛(无先兆行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占80%以上。 ①先兆症状可有可无,若有先兆也只是短暂而轻微的看东西模糊。 ②头痛进行的方式与典型偏头痛相同,但常左右不定,性质为搏动性,头痛可因体力活动而加重。有时从两侧开始。 ③头痛持续的时间较长,一般持续1 ~3天,也可数日,也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常有家族史。 在女性,头痛若只与 月经 周期有关,则称之月经型偏头痛。 2. 丛集性头痛 也是一种表现为眼眶和头部疼痛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它与偏头痛虽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更多的不同点: ①本症主要见于男 性病 人,发病年龄较晚,多在30~50岁问。而且头痛无先兆。 ②头痛突然开始,为一连串密集的头痛发作,多从一侧眼窝及其周围开始,向同侧颞顶部及耳鼻扩散,也可扩散至枕、顶部;疼痛为钻痛或搏动性病,特殊的剧烈,在头痛达高峰时病人往往烦躁不安,不能安静地坐或卧,只是苦恼地来回走动。 ③头痛时部分病人有同侧眼结膜充血、流泪、鼻塞和流涕、面部潮红、眼睑浮肿,以及恶心、厌食、畏光等。少数人(20%)可出现同侧Horners征(眼裂变小、眼球内陷、瞳孔缩小及同侧面部无汗)。 ④午睡后和凌晨发作最常见,可使病人从 睡眠 中痛醒。每次头痛持续的时间半小时至2小时,然后很快消失,多数能马上恢复头痛前的工作。在头痛发作期间几乎每日发作1至数次,时间和部位部很固定,如此连续数周至数月;经过数月或数年的缓解期后可再发作,也常在原来的一侧。头痛发作偶尔可以连续1至数年,则称为慢性丛集性头痛。 3. 高血压 性头痛和脑血管性疾病的头痛 (1)高血压性头痛的特点 ①头痛表现的类型与年龄有关,青壮年表现偏头痛的多,中老年多为前额、后枕部痛,也可为全头痛,低头或屏气用力可使头痛加重。 ②头痛的性质多为沉重的压迫性痛、间歇性钝痛、胀痛及搏动性痛,有时为持续性痛,但头痛多不剧烈。 ③早晨刚醒时头痛较重,起床活动后减轻。 ④常有头晕、眼花、 耳鸣 、失眠、健忘、易激动等症状。 ⑤恶性高血压伴高血压脑病时,头痛为剧烈而持续的全头痛。头痛与血压有直接关系,控制血压,头痛可缓解。 (2)脑血管性疾病的头痛 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征之一,特点: ①突然发生剧烈头痛,呈炸裂样或刀劈样非常难忍的全头痛,可以一侧偏重(动脉瘤所在侧)。疼痛可向眼部或预后部放射,并沿颈后向下放射,出现颈项强直(颈后僵硬)。 ②伴恶心、呕吐,重者昏迷不醒或有 癫痫 发作(抽风)。 ③若为颅底动脉瘤破裂,可有同侧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上眼睑抬不起来、瞳孔放大、眼球活动受限。 ④腰穿,脑脊液为均匀一致的血性液。 ⑤头CT扫描可见脑裂、脑池内高密度血影,若出血少也可正常。 脑出血 的头痛:头痛常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但因常有意识障碍而不能诉说,其特点: ①年龄多在50岁左右,有高血压病史; ②头痛为突然发生,常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数小时达高峰; ③往往伴有呕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 ④多有偏瘫、半身麻木、失语; ⑤头CT扫描发现脑实质内有血肿,可确诊。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者,当有脑供血不足时可发生缺血性头痛,一般不剧烈,无恶心呕吐,年龄偏大,眼底有动脉硬化表现。一部分 脑梗塞 病人可有头痛,多为梗塞侧搏动性疼痛,可能是颅外动脉代偿性扩张的原因,一般也不剧烈,不伴有恶心呕吐;头CT扫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可帮助确诊。 未破裂的脑动脉瘤和血管畸形:一般动脉瘤未破裂之前多无头痛,但是,后交通动脉或颈内动脉瘤可以引起固定在同侧的眼眶和额部头痛。动脉瘤进一步扩张时可出现眼肌瘫痪(眼睑不能抬起,眼球活动困难)或对侧视野缺损(一侧看不清)。动静脉畸形可引起同侧反复发作的剧烈头痛,也可引起局限性癫痫发作或对侧肢体偏瘫。 颞动脉炎:颞动脉炎又称巨细胞动脉炎,属于一种胶原性疾病。以中 老年人 多见。头痛多位于头皮表浅部位及颞和眼眶周围,也可累及额部和枕部。头痛的性质,开始为搏动性伴烧灼性样的疼痛,随病程进展变为持续性、灼烧样痛。病人在咀嚼时出现疼痛,并可以以此为首发症状。病人的颞动脉变粗、增厚、搏动消失,用手指按压时有疼痛(压痛)。全身症状有低热、无力、食欲不振、肌肉疼痛、焦虑、忧郁等。若眼动脉受到影响,可出现视力障碍,视物不清甚至失明,这也是比较常见的症状。 4.紧张性头痛(tentional headache) 心因性(神经官能性)和肌收缩性头痛统称为紧张性头痛。它是由于头部、颈部和肩背部肌肉持久性收缩引起的疼痛;引起这些肌肉持久性收缩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忧郁和焦虑,其次有职业所限定的特殊姿式(如长期伏案写作)或头颈部其他疾病。 头痛的特点: ①头痛多位于后枕部和颈局部,也有前额、两颞和头顶痛者,性质为钝痛、压迫样或紧箍样疼痛,或胀痛。常伴有肩背部发沉和疼痛。局部按摩或捶一锤可使疼痛减轻,有轻松感。 ②一部分病人为常年累月的持续性头痛,病人常称许多年来头痛从未缓解过,整天头痛,但一天内可有时轻时重。一部分病人则为发作性头痛,每次持续半小时至7天,每月少于15天,全年少于6个月。 ③常伴有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 ④常因生气、着急、思虑、扭转头颈而使头痛加重。 ⑤检查时常发现颈肩部肌肉紧张,甚至有压痛和硬结。 紧张性头痛与偏头痛的关系极为密切,有些病人初刚为典型的偏头痛,长期发作之后,转为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合并存在,临床上对两者很难鉴别,诊为混合性头痛。 5.高颅压性头痛和低颅压性头痛 (1)高颅压性头痛 当颅内肿瘤、脓肿、血肿、脑囊虫病等占位性病变时,或急性脑血管病、 脑炎 、脑病、 中毒 、脑外伤引起临水肿时,均使颅内压力增高,引起头痛。头痛的特点: ①清晨起床时头痛明显,也可有夜间痛醒,起床活动后减轻,这可能与平卧时脑血流量增加,使颅压更高有关。 ②咳嗽、打喷嚏、大便用力均可使头痛加重。 ③常伴喷射性呕吐,这种呕吐与进食无关,多在清晨空腹或头痛剧烈时出现。 ④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乳头水肿。 脑肿瘤的早则尚未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头痛往往有定位意义,头痛几乎总是在长肿瘤的一侧。后颅窝肿瘤的头痛始于枕部。桥小脑角肿瘤,头痛常局限于耳后部。在将近1/3 的大脑肿瘤中,头痛为首发症状,通常位于额部和颞部。 (2)低颅压性头痛 多见于腰穿后,少见的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腰穿后头痛是由于腰穿时放脑脊液过多(20毫升以上)或穿刺部位有脑脊液缓慢外渗,使脑脊液的容积和压力降低,造成脑子下沉,颅底动脉与颅骨相接触及顶部静脉窦的牵引而致头痛。头痛的特点: ①头痛发生在腰穿后48小时之内,可持续数天。 ②头痛与体位有明显的关系,坐或站立时加重,躺平后头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③头痛为锐痛或跳痛,以前额和后枕部为主。 6.颅内炎症引起的头痛 各种脑炎成 脑膜炎 多会有头痛,其特点: ①病前或病初有 感冒 、发烧、全身无力、肌肉酸痛等。 ②头痛伴有呕吐,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和癫痛发作。 ③脑炎者脑电图有异常。脑膜炎者,脑脊液里白细胞增高,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可有降低。 7.颅脑外伤的头痛 (1)急性颅脑损伤 包括脑振荡、脑挫裂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头痛特点: ①伤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昏迷或一过性意识模糊,醒后即有头痛。 ②常伴眩晕、耳鸣、呕吐,活动头部或变换体位时头痛、呕吐等症状加重,因此病人不敢动弹。一般1~2周后头痛逐渐减轻或消失。 ③头CT和MRI扫描可帮助诊断。 (2)亚急性或慢性硬膜下血肿 特点为脑外伤急性则症状消失后有~段时间的缓解期,一般半个月~3个月或更长时间后又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压高的症状。头CT或MRI扫描可确诊,对此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3)脑外伤后神经官能综合征 头痛是其主要症状,但还有头昏、疲乏、失眠、精神紧张、容易激动、注意力不能集中和记忆力减退。头痛多在受伤的一侧,可以伴有触痛。头痛的性质可以是搏动性,也可为重压感,多为持续性痛,而且常为精神因素、体力劳动、声,响和亮光等刺激所加强。病人的表现很象一个激动的 抑郁 症病人。头痛的剧烈程度以及持续的时间与头部损伤的程度并无平行关系。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脑电图、头CT和MRI扫描均无异常发现。可能与惊吓、恐惧、思想顾虑等有关。 8.头痛性癫痫与癫痫性头痛 (1)头痛性癫痫 主要见于儿童,成年人少见。 ①发作性剧烈头痛,持续几分钟、十几分钟,少数可达数小时。为突然发作突然停止,并反复发作。 ②每次头痛发作部位固定,常伴恶心、呕吐、而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③部分病人可有其它类型的癫痛发作。 (2)癫痫性头痛 是由于癫痫发作引起的头痛,发生在癫痫发作之前的叫癫痛先兆头痛;发生在癫痫发作之后的叫癫痫后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一般持续6~7个小时。 9.眼、耳鼻喉和口腔科疾病引起的头痛 10. 全身疾病引起的头痛 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感冒、 肺炎 、 痢疾 均可引起头痛,多为继发性血管性头痛,表现多为搏动性疼痛。 贫血 、 心脏病 及各种中毒(如一氧化碳、农药)也常有头痛,都有原发病的病史和特点。   
  • 2007-05-11 15:23:25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回复 0点赞
偏头痛病人不少,可是有效的药物却是很少呀
  • 2008-11-18 11:53:30 · IP属地·中国|辽宁省|营口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