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看化验单
肝胆功能检测(一)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旧称:谷氨酸丙酮酸转移酶,GPT)
正常参考值:5~45U。
临床意义:
旧称“谷氨酸丙酮酸转移酶” (GPT),简称“谷丙转氨酶”。人体内肝、心、肾、肌肉等器官和组织内都含有ALT,当这些器官、组织或细胞有炎症或受损时,ALT就大量地释放到血液中,使之明显升高。ALT活性以肝细胞最高,是肝细胞受损时最敏感指标之一,重症肝炎时可高达2000U~5000U。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心肌梗死、心肌炎及胆囊炎、胆管炎等。
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旧称: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GOT)
正常参考值:4~50V(赖氏法)。
临床意义:
旧称“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 (GOT),简称“谷草转氨酶”。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肝脏次之。AST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在发病6~12h内开始升高,24~48h达高峰,至4~5日降至正常。AST活力升高的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的范围和损伤程度平行。增高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期、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肾炎、肺炎、胸膜炎可出现轻度增高。
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ST/ALT)
正常参考值:1.0左右。
临床意义:
在检测肝功能的酶学实验时,最好AST、ALT同时测定,因为两者比值对肝病诊断、鉴别诊断及病情变化,都有一定价值。
AST/ALT<1.0: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比值小者预后好。
AST/ALT>1.0:见于肝硬化、肝癌、急症肝炎。
AST/ALT>3.0:见于原发性肝癌。
4.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γ~CT)
(旧称: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或GGT)
正常参考值:8~50U。
临床意义:
γ-GT在肝脏的活性较高,仅次于肾、胰,在肝脏内广泛分布于肝细胞微细胆管和胆管系统,当肝内外阻塞或胆汁瘀积时,肝内γ~GT合成增高。对肝胆系统的恶性肿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增高:
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胰腺癌、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胆道感染、胆石症及心力衰竭等。
5.单氨氧化酶(MAO)
正常参考值:0.2~0.9U/L。
临床意义:
MAO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组织中,以肝、肾、脑等组织为最多。临床上常用来观察肝纤维化的程度,在腹腔镜观察下肝脏表面的结节形成与MAO活性呈平行关系。80%以上肝硬化者,MAO增高。急性肝炎或暴发性肝炎有肝坏死时,肝细胞线粒体大量破坏,MAO血浓度上升。MAO增高还见于严重脂肪肝、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慢性右心衰竭伴有肝脏瘀血时间较长者及各种胶原疾病等。
6.总胆汁酸(TBA)
正常参考值:0~10u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胆汁瘀积等肝实质性损伤。
7.碱性磷酸酶(AIP或AKP)
正常参考值:
成 人 3~13u
儿 童 5~18 u
临床意义:
增高:
①阻塞性黄疸、肝硬化、肝坏死明显升高,肝细胞性黄疸则升高不明显。
②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时明显升高,其他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卵巢癌、骨肉瘤等ALP增高时,提示可能有肝脏转移。
③许多药物可使ALP增高,如巴比妥类、抗生素 (红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等)。
降低:
甲状腺功能减退、恶性贫血等。
肝胆功能检测(二)
8.血氨(NH3)
正常参考值:13~57u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肝昏迷、重症肝炎、休克、先天性高氨血症等。
9.胆碱酯酶(CHE)
正常参考值:3000~10000U/L。
临床意义:
增高:
脂肪肝、肾脏病变及肥胖症等。
降低:
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重度贫血、严重消耗性疾病及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10.血清总胆红素(TBIL或STB)
正常参考值:1.7~17.1umol/L(0.1~1.0mg/d1)。
临床意义:
增高:
①肝脏疾病:急性黄疸型肝炎、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原发性肝汁性肝硬化等。
②肝外疾病: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胰腺头癌、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等。
11.总蛋白(TP)
正常参考值:60~80g/L(6.0~8.0/g/d1)。
临床意义:
增高:
主要是血清中水分减少使TP浓度相对增高,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大量出汗等高度脱水所致血液浓缩、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钠丢失继发水分丢失,进而促使血浆出现浓缩现象。
降低:
①肝功能障碍,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主要以白蛋白降低为明显。
②蛋白质丢失,如严重大面积烧伤、肾病综合征等。
③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使血浆被稀释,或静脉输入过多的低渗溶液等。
④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等。
12.白蛋白(ALB)
正常参考值:35~55g/L(3.5~5.5g/d1)。
临床意义:
增高:
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
降低:
降低的临床意义同总蛋白,尤其是肝脏病变(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严重损害等)、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等), 白蛋白降低更为明显。
13.球蛋白(CLB)
正常参考值:25~35g/L(2.5~3.5g/d1)。
临床意义:
增高:
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感染性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恶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降低:
先天性或后天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等。
14.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
正常参考值:1.5~2.5:1。
临床意义:
主要反映白蛋白和球蛋白量的变化关系。比值<1者,称A/G比值倒置,提示慢性肝实质性损害。动态观察A/G比值,对评估病性的发展、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若A/G比值下降,白蛋白逐渐减少,说明病情在恶化。A/G比值持续倒置,揭示预后较差。
15.血清铁蛋白(SF)
正常参考值:
男 15~20ug/L
女 12~15ug/L
临床意义:
增高:
各型肝炎、肝硬化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血色素沉着症、反复输血,以及白血病、淋巴瘤等。
]
发布于 2007-09-19 11:33:37 IP 属地·中国|江西省|九江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2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