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皮肤血管炎(allergic cutaneous vasculitis)是一种主要累及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的炎症性皮肤病。皮疹呈多形性损害,好发于青年男女。
中医认为,本病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毒热炽盛:多因毒热之邪内盛,迫血妄行,外溢于肌肤,而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甚则腐败血肉,而见溃疡等症。②气血两虚:多因病久气血耗伤,肌肤失养所致。
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III型变态反应关系密切。感染、药物、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体内都可产生免疫复合物,引起补体活化、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破坏,导致组织坏死而引起本病。
临床表现
⒈皮损特点:皮肤损害为多形性,包括红斑、丘疹、斑丘疹、风团、紫癜、瘀斑、血疱、浅表的小结节、溃疡等损害,其特征表现是高起性紫癜性斑丘疹,鲜红色至紫红色,压之不褪色。紫癜及紫癜性斑丘疹上可发生血疱、坏死及溃疡。有的发展为结节性损害。皮疹吸收后遗留色素沉着,或有萎缩性疤痕,可有局部瘙痒和疼痛。可累及粘膜,发生鼻衄、咳血、便血等。还可有发热、头痛、关节痛和疲乏等症状。
⒉好发部位:好发于小腿、踝部及上肢等处,多对称。亦可泛发。部分患者可继发内脏损害,称反应性-系统性血管炎。
⒊病程慢性,可急性发作,单个皮疹持续2~4周,常反复发作使病程迁延数月至数年。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本病急性发作,慢性经过,反复发作,皮损多对称分布在下肢,以斑丘疹、瘀斑、紫癜、结节和溃疡等多形性皮损为特征,有疼痛和灼热感,结合组织病理变化可以确诊。本病应与过敏性紫癜及丘疹坏死性结核疹鉴别。
(一)过敏性紫癜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皮损形态较单一,主要为紫癜或风团样皮疹,可伴有关节酸痛、胃肠症状和尿中出现蛋白和红细胞。
(二)丘疹坏死性结核疹
多发生在青年,损害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关节附近和臀部,呈暗红色实质性丘疹或中心坏死性结节,无紫癜。有结核史或结核病灶。组织病理检查有结核病变。
辨证治疗
(一)毒热炽盛
皮损为红色斑丘疹、丘疹、紫癜、瘀斑,疼痛较重或有灼热感。舌质红或绛,苔黄,脉弦或滑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方药:凉血五根汤加减:白茅根30g、瓜篓根15g,茜草根15g,紫菜根15g,板蓝根30g,连翘15g,赤芍15g,丹参15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二)气血两虚
皮损出现慢性溃疡,肉芽不新鲜,生长缓慢。疼痛较轻,舌质淡可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或沉细。治宜气血两补。方药:八珍汤加减:当归10g,川芎5g,白芍6g,熟地15g,人参3g,白术10g,茯苓8g,炙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二、西医治疗
⒈ 抗生素,适用于有明显感染时。
⒉ 口服维生素C、复方路丁、潘生丁、阿司匹林、消炎痛及氨苯砜等。
⒊ 严重泛发者,可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如泼尼松20~40mg/日,但副作用较大,不宜较长时间应用。
预防与调摄
⒈ 积极寻找病因,预防感染,去除炎性感染病灶,停服可疑药物。
⒉ 急性发作时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减轻局部水肿。
⒊ 补充多种维生素。
]
发布于 2008-11-23 17:46:59 IP 属地·中国|重庆|重庆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2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