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是精细运动器官,一旦受到外伤后其手术修复最终目的是尽最大努力恢复手的功能,良好的肌腱、神经修复及骨与关节内固定是手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影响手功能康复的主要原因有:疼痛、肿胀、肌腱粘连、关节僵硬、骨折不愈合、疤痕挛缩等。
早期:(术后1周)术后早期主要以疼痛、肿胀为主要影响因素,患者常因惧怕疼痛而不敢活动,术后肿胀是肌腱粘连、关节僵硬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嘱咐手外伤患者术后抬高患肢并做轻微的患指屈曲练习,使肌腱轻微滑动,是早期防止肌腱粘连、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又可促进静脉回流,消除肿胀,对严重压砸伤、挤压伤术后肿胀较为严重者,可做肢体向心性按摩并辅以物理治疗,循序渐进的功能康复。
中期:(术后2~3周)此期伤口已愈合,肌腱已初步愈合,骨痂已生长,可进行固定复位,肌肉有节奏地紧张收缩练习,防止废用性肌萎缩,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每次10分钟左右,每天数次,并辅助物理治疗。但应注意次数不要太多,力量不要太大,以练习后患者手不感到酸痛、肿胀为原则。如练习后感到疼痛加重,酸痛、肿胀,说明练习过度,要注意休息及调整练习次数、力度。
后期:(4周以后)骨折愈合期是消除肿胀、防止粘连,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肉力量的最佳时期,如骨折已愈合,可取出内固定,这时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积极加强功能锻炼,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手部关节功能。
此外,如果患者的神经受到损伤,就需要额外的康复训练。在所有组织中,神经损伤恢复最慢。
单独神经损伤后,应早期进行患指功能锻炼,加强肌肉收缩练习,以促进神经恢复。在神经再生过程中,由于未成熟的新生神经末梢敏感度较高,可出现皮肤感觉过敏,影响运动及感觉的恢复。要反复对敏感区进行接触,各种感觉刺激,先弱后强。如按摩、叩击,冷热水交替触摸,用不同硬度及光洁度织物如丝绸、毛巾等按摩皮肤,抓握米粒、沙子等粗糙物体。还要注意防止皮肤擦伤、烫伤等。
发布于 2008-11-26 12:08:48 IP 属地·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2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