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急性中毒的急救
关注者
0
被浏览
166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遇见的是煤气(CO)中毒和食物中毒

(一)急性CO中毒 俗称煤气中毒:煤、煤气或其他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都会产生CO,当空气中CO浓度增加时,所吸CO与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机体的严重缺氧而死亡。

 其中毒环境常见于:

(1)北方冬季用煤炉取暖,由于无烟筒或烟筒堵塞、漏气及使用木碳火锅、煤气淋浴器或用碳火取暖等,门窗紧闭,通风不好而发生CO中毒。

(2)火灾现场产生大量CO,火灾区域内人员吸入后,因浓度过大,短时引起急性CO中毒。

(3)工业生产过程大量CO,因缺乏安全设施或由机械失检漏气,引起急性中毒。

(4)严冬关闭紧密的单车库内,连续较长时间发动汽车或废气取暖漏气,亦可发生中毒。

(5)冬季用石灰水刷室内墙壁,用煤炉烘房时,门窗紧闭发生中毒。

CO中毒后,最初感头痛、头昏,全身无力,恶心、呕吐、随中毒的加深而昏倒或昏迷、大小便失禁、面呈樱桃红色、发绀、呼吸困难,重者因呼吸循环中枢衰竭而死亡。

现场急救

1、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使中毒者离开中毒环境,移到通风好的房间或院内,吸入新鲜空气、注意保暖。
2、对清醒者给喝热糖茶水,有条件时尽可能吸入氧气。

3、对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且坚持在两小时以上,清理呕吐物,并保持呼吸道畅通。对心跳停止者,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叫急救中心救治。

4、早送高压氧舱治疗。是CO中毒的特效疗法。

(二)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吃了腐变食物、含毒食物,乱用工业品代替食品和烹调技术不当,投毒等造成。
细菌性食物中毒:夏秋季较多,食物被细菌(多为沙门氏菌属、嗜盐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污染,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多见于肉类食品,剩饭菜,乳制品等,以火腿、腊肠、罐头等食品引起食物中毒最为严重,是因缺氧环境中大量繁殖肉毒杆菌所致。除引起呕吐腹泻外,主要损害神经系统,表现说话发声,吞咽动作发生困难,视物不清、失语、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在食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病,其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同食者多在同一时间内先后发病。呕吐、腹泻严重者,可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休克等。

现场急救

1、即时补充丢失的水及电解质,鼓励多饮含盐饮料或糖盐水。

2、轻者口服黄连素,氟哌酸或庆大霉素,重者送医院救治。

3、群体中毒者,应向防疫部门和卫生管理部门报告。对投毒者还应向GA机关报告。并收集残留食物,病人呕吐物,大便等标本,以备作毒物分析用。

发布于 2009-02-18 18:21:29 IP 属地·中国|湖南省|邵阳市

1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条评论
心肺脑复苏程序 发现病人突然意识丧失(或伴惊厥) ↓ 迅速判断是否心脏骤停,(目睹者) ↓ 置病人于硬板床呈仰卧位,触颈动脉搏动消失, ↓ 立即右手拳击病人胸骨中点一次 ↓ 触颈动脉仍无搏动 ↓ BLS及ALS并举 ↓ 气道开放、吸痰、声门前高频输02、口对口人工呼吸,气管插管、气囊或呼吸机通气(给高浓度氧或纯氧) 持续心脏按压术(每分钟80~100次)接上心电除颤监护 仪示室颤,即反复除颤,(电能:200~360焦耳)示停搏:即紧急起搏 开放静脉通道(两条)(使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复苏药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碱性药物、抗颤剂等;导尿、查尿常规、比重、记尿量;采血,查血气、电解质BUN、Cr等 ↓ 复苏成功或终止抢救 详细记录抢救经过,召开抢救人员讨论会(拟定稳定自主循环),强化呼吸管理、脑复苏措施、热量、液量与成份及监护项目等总结经验教训
  • 2009-02-18 18:51:31 · IP属地·中国|陕西省|安康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