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问题在哪儿?
关注者
0
被浏览
1657

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问题在哪儿?(巴山医药论坛)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新医改方案已在今年元月公布。包括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在内的五个配套方案都已同时“亮相”。这次一改,想必就是为了解决当前看病难、看不起病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医患关系紧张这个问题吧。

   其实回想一下改革开放之初,当时的医疗体制是相当不错的。农村有各级卫生所卫生院,城里有公费医疗,而且看病花费非常低廉,不存在看不起病的问题。但是因为当时医务人员是吃财政的,所以服务态度成了人们一大诟病。为了改善服务态度,包括一部分人所谓的医生不给开好药的问题,于是开始了第一次医改。

   让人意想不到的的是,第一次医改之后,医务人员态度变化没多少,反倒是患者的医疗支出越来越高,以至于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加上灰色收入等问题,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要求重新改革医疗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并最终促成了这次医改。

   不知道这次医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想从根本上改变医患关系,人们就必须改变几个观念。如果这个观念不改变,那改善医患关系依然只是空谈。

   第一,要认识到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人是万物之灵,凌驾于其他生命和非生命之上,那么作为给人看病的医生,自然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要体现出对医生的尊重,除了态度,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医生的价值得到体现。在现行体制下,医院的挂号费相当低廉,绝大多数医院的挂号费只有几块钱。按照职业要求,一个医生看一个病人的合理时间应该是15-30分钟。按照现在的挂号费,医生的劳动收入还不如一个汽车或者电器维修的技术人员收入高,甚至比不上一个普通的小时工。如此低廉的价格怎么能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呢?有人说了,现在的医生收入很高啊!不错,现在的个别医生收入很高,但这些高收入不是通过诊断治疗费这样的劳务费来体现的,而是通过其他途径,比如开药和灰色收入,这就引出了我们的第二个问题。

   第二,医生的收入来源。正如上面所说,若靠劳动收入,医生的收入是很低的。那么当前医务人员的收入是来自哪里呢?有两方面:卖药和灰色收入。卖药,就是医生通过给病人开出大量的昂贵的药品,这些药品卖出之后成为医院收入的一部分,最后以奖金的形式发放给医务人员。灰色收入包括红包、药品和医疗器械回扣。红包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药品和医疗器械回扣,是各大医药公司为了争夺市场资源,让医生帮他们卖药而通过种种途径支付给医生一些钱,构成医生收入的一部分。不难看出,除了红包之外,正当开药也好拿回扣也好,说白了医生是在给医药公司打工,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的劳动所得。

   第三,医院的定位问题。当前医疗体制将医院分为赢利性和非赢利性医院两类。无论你怎么分类,只要你说医院的收入跟医务人员的收入相挂钩,那么无论你采取何种限制手段,医院始终有办法让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没有别的,只因为无论经济环境好坏,人总是要生病,病人进了医院就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基本上医生想让你怎么样你就得怎么样,你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所以,对于医院我们不应该讲他看成是一个经济体,而是一个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福利性单位。只有这样,医院才不会想尽办法去赚钱,而是认真提高医疗水平,为人类健康服务。有人会说,如果这样,医生不是旱涝保收么?他们要消极怠工怎么办?其实很简单,只要将医生的工作量和收益相挂钩,而不是和卖药相挂钩,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如果说我们能认识到上面的问题,改变观念,让医生真正通过劳动所得而不是卖药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将医生的工作量和工作成绩与他们的收入相挂钩,同时对收受红包和医药回扣的严加惩处,医务人员队伍自然会端正工作态度,认认真真干好本职工作,医患关系自然会改善。否则,只要上述问题不解决,医务人员必然会想尽办法从患者口袋里掏钱,那改善医患关系自然是一句空话。

发布于 2009-03-05 22:17:48 IP 属地·中国|河南省|南阳市

0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