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热、腹泻、皮疹
关注者
0
被浏览
3803

9月患儿发热一天 体温38度,无咳嗽、流涕、二便正常,无呕吐。白天无症状晚上哭闹邀诊。查体:心肺(-)、腹软、淋巴无肿大,咽红。发育可。 初步诊断上感。银黄颗粒、牛磺酸、尼美舒利口服。 第二天下午出现皮疹:淡红色小米粒样皮疹周围无红晕,瘙痒(因抓挠)胸腹、臀部明显。面部耳后部隐约。耳后枕后淋巴结无肿大,腹泻稀便一次。第三天出现蛋黄样水泻量不多5-6次,哭闹,无呕吐。体温:37、5度,皮疹较昨天严重。无咳嗽、流涕。 这时候你的初步诊断、建议用药?

发布于 2009-04-20 17:02:59 IP 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7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7条评论
是不是到出疹子的时候了,不太清楚,先占个位置了,呵呵
  • 2009-04-20 17:32:45 · IP属地·中国|山西省|临汾市
    回复 0点赞
皮疹压之是否褪色?皮疹是独立还是融合?扁桃体是否肿大?
  • 2009-04-20 20:03:48 · IP属地·中国|浙江省|杭州市
    回复 0点赞
由出疹的部位,时间,临床表现初步判断为 幼儿急疹。 本病可能为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6月---2岁小儿最多,呈散发。潜伏期月10天左右。特征为,体温虽高,但他不情况良好,无明显毒血症。可有恶心呕吐及腹泻。皮疹多在热退或稍后,先见颈,躯干,后迅速蔓延至四肢近端,以腰部,臀部较多。皮疹为不规则红色斑点或斑丘疹,压之褪色,散在分布,1--2天退尽,不留色素,不蜕屑。 鉴别诊断 麻疹,风疹,猩红热,药疹等。 治疗 1 休息,多饮水,对症。但高热惊厥时镇静剂应用不宜使用苯巴比妥类等引起皮疹的药。 2抗病毒治疗。 以上诊断不知是否正确,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 2009-04-20 20:28:47 · IP属地·中国|陕西省|安康市
    回复 0点赞
1.第一天发热,第二天出疹,头面部,躯干部多见。 2.耳后枕后淋巴结无肿大,(风疹可触及肿大)。 3.伴腹泻。 排除药物疹。 对症抗病毒治疗。
  • 2009-04-20 21:10:42 · IP属地·中国|陕西省|渭南市
    回复 0点赞
幼儿急疹(exanthema subitam)又称婴儿玫瑰疹,或第六病。是一种常见婴幼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其特点是在发热3~5天后突然退热,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中医称为奶麻   〖临床特点〗   一、潜伏期:10~15天   二、前驱症状:一般无   三、好发季节:冬春季   四、好发年龄:2岁以下婴幼儿   五、皮疹特征:突发高热(39~40℃),持续3~5天后退热,出现玫瑰色斑丘疹,周围绕以红晕,类似风疹、麻疹或猩红热。皮疹先发于躯干,后向面部及四肢扩展,四肢末端及掌跖多无皮疹,粘膜无明显皮疹。   六、预后:有自限性,经1~2日后退尽,预后较好,   七、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先升高后减少,淋巴细胞可高达70%~90%。   〖鉴别诊断〗麻疹,药疹   〖预防治疗〗   一、对症处理,高热时注意降温。   二、加强支持疗法,      幼儿急疹   (Exanthema subitum)   又称婴儿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或第六病(Sixth disease),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疹性热病。临床特征为突发高热,3-5天热退出疹,皮肤上出现玫瑰色斑丘疹,1-2天即退。全身上出现玫瑰色斑丘疹,1-2天即退。全身症状轻微,伴白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增高。   病因及发病机理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系病毒引志。病毒分离研究表明,以埃可16型闰毒为最多见。本病的传播秀可能是通过空气飞沫途径,亦可能是肠道传播。患者几乎全属2岁以下幼儿,大多数为6-12个月婴儿,冬春季节是发病高峰。得病后要获得持久免疫力,很少2次得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8-15天,无前驱症状而突发高热,可高达40-41度,持续3-5天后热度骤降,同时皮肤出理鲜红玫瑰色斑丘疹,2-5mm大小压之退色,散在分布,很少融合,24小时内皮疹出齐经1-2天隐退,不留痕迹。皮疹多见于颈项、躯干,偶见地面部和四肢,全身症状轻微,除高热有时伴惊厥、倦怠外,患儿全身症状良好,戏耍如常。但枕后及颈部淋巴结常常肿大。发热期周围血白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高达0.7-0.8。   本病需与麻疹、风疹相鉴别.   治疗   无特殊的药物治疗,应着重一般处理,加强护理,对症用药,发热期间患儿宜卧床休息,充分供水,喂给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或服退热药,烦躁不安或惊厥时给予镇静剂如苯巴比妥钠、氯丙嗪、安定等。皮肤损害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撒布硼酸滑石粉。      热退出疹的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也称幼儿玫瑰疹,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病毒性出疹性疾病。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能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而很少得病。感染后有持久免疫力,以后不会再得第2次。本病的特点是急性起病,突然高热达40℃,持续3-4天后体温突然下降,在体温下降的同时或销后答身迅速出现皮疹,皮疹由颈部及躯干开始,迅速波及四肢。皮疹为疹大多为散在性,少数相互融合。皮疹1-2天后全部消退,不留色素沉着;颈部、枕后表淋巴结可轻度肿大,但无压痛,不如风疹明显,病人虽有高热,但是全身症状轻,精神较好,仅有轻度咽红,有时伴有咳嗽。   周围血白细胞总数降低,分类以淋巴细胞占多数,这是幼儿急疹周围血象的特点。幼儿急疹出疹前就是有经验的医生也难以确诊,一旦体温骤退,出现典型皮疹即可诊断。此时可能已为"马后炮",因为家长已经为婴儿数天的持续高热急得团团转。好在幼儿急疹预后良好,很少有并发症发生,无并发症时不必用抗生素。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高热时可适当用退热剂。
  • 2009-04-20 21:19:41 · IP属地·中国|安徽省|蚌埠市
    回复 0点赞
也有可能是过敏
  • 2009-04-20 22:03:18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信阳市
    回复 0点赞
‘发热一天 体温38度,无咳嗽、流涕、二便正常,无呕吐。白天无症状第二天下午出现皮疹:淡红色小米粒样皮疹周围无红晕,瘙痒(因抓挠)胸腹、臀部明显。面部耳后部隐约。耳后枕后淋巴结无肿大,腹泻稀便一次。第三天出现蛋黄样水泻量不多5-6次,哭闹,无呕吐。体温:37、5度,皮疹较昨天严重晚上哭闹’ 由上可见,患儿应是肠道病毒感染,皮疹应为药物疹(瘙痒)哭闹为腹痛,建议输液,解痉止痛,抗病毒,温度38.5以下无需退热,给余适当抗过敏药
  • 2009-04-23 13:07:32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临沂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