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剂量青霉素致肩手综合征
关注者
0
被浏览
1336

1 病例资料

女,42岁。因患扁桃体炎在当地医院治疗,应用青霉素1600万单位,加入5%葡萄糖液250ml经右手背浅静脉滴注,每日1次,至第7天时,患者右手背出现红肿索条,并向上蔓延至前臂,1个月后整个上肢肿胀,至6个月时,右肩关节不能活动,疼痛不适,右手指挛曲不能伸直,肌肉萎缩,遂来我院就诊。查体:右上肢略肿,手背肿胀明显,有硬索状物,压痛;右肩关节固定,不能活动,被动牵拉上臂则明显疼痛;右手肌肉萎缩,手指屈曲,不能屈伸活动;肘关节活动自如。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锁骨下静脉管壁粗糙,有附壁血栓。肌电图检查示外周神经损害,以腋神经为重。诊断为肩手综合征。即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内服清热利湿、活血化淤中药,并口服泼尼松10mg,吲哚美辛25mg,每日3次;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等静脉滴注。治疗10天后,右肩关节疼痛减轻,活动范围扩大,右手指能屈伸活动,上肢肿胀消退。继续上述治疗,激素用量逐渐减少,直至停用。治疗60天时,患者右肩关节活动自如,肿痛完全消失,手指屈伸自如,但手背仍遗留硬索状物,用力牵拉时仍感疼痛。出院后继续服中药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右上肢功能基本正常。

2 讨论

本病于1947年由Steinbrocker首先报道,临床较少见。多是因外伤、炎症、缺血缺氧及某些药物因素等,造成神经-血管反射障碍或运动受限,出现交感神经系统异常和局部静脉淤血。临床表现以肩痛、关节运动障碍,以及同侧手痛、肿胀、肌肉萎缩及手指挛曲为特征。早期应用激素治疗有效,晚期多因功能障碍以致残废,不易恢复。本例乃因自同一侧浅静脉内反复大剂量、高浓度滴注青霉素所致。青霉素毒性低,临床应用安全性高,较多出现的是过敏反应。一般输液浓度为每毫升1~4万单位,若高浓度可有结晶析出,刺激血管壁,引起炎症等不良反应,故应尽力避免。另有报道,过量应用青霉素可引起神经毒性反应。本例是先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再蔓延至锁骨下深静脉,引起炎症,刺激臂丛神经,造成神经损害而发病。因此,临床上盲目的大剂量、高浓度应用抗生素极易出现副作用,尤以远期副作用为甚,应引起重视。

发布于 2009-04-23 21:15:50 IP 属地·中国|河南省|南阳市

6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6条评论
剂量较大时最好分次使用。
  • 2009-04-23 22:19:50 · IP属地·中国|江苏省|盐城市
    回复 0点赞
学习啦!以后一定注意。: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 2009-04-23 22:21:57 · IP属地·中国|山西省|运城市
    回复 0点赞
学习啦!以后一定注意。
  • 2009-04-23 23:42:24 · IP属地·中国|湖北省|荆门市
    回复 0点赞
青霉素我不赞成大剂量,如不行就换药,总归是药三分毒,还是小心为好。:ws
  • 2009-04-24 05:45:25 · IP属地·中国|浙江省|宁波市
    回复 0点赞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 2009-04-26 12:58:26 · IP属地·中国|山西省|吕梁市
    回复 0点赞
我不用青霉素,我一般用头孢唑啉,剂量大 时,我把药物分成两瓶,一前一后。
  • 2009-04-30 15:02:40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潍坊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