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足口病专题
关注者
46
被浏览
40642

[/align]

   一 定义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二 传播渠道  1.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 

  2.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3.饮用被污染的水和食用。

  4.通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

三 预防  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普遍易感。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疾控专家建议大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托幼机构和家长发现可疑患儿,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可在家中治疗、休息,避免交叉感染。主要做好这些方面的控制。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 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 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 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三)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 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 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 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 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 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 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1.黄芪15克、生薏仁10克、绿豆10克,先煮黄芪取其液,然后加入生薏仁、绿豆,煮粥食用。 2.中药药枕:藿香、艾叶、白菊花各60克。将各味药洁净处理,去除杂质,制成药枕使用。 

  3.中药漱口法:金银花10克、荷叶5克。加水煎药汁漱口。

  4.金银花12克、白菊花6克、板蓝根9克、竹叶6克。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平时健康的儿童。

  5.黄芪12克、防风6克、炒白术6克、蚤休6克。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体弱易感者。

  6.中药饮片煎煮熏蒸法:藿香10克、艾叶10克、佩兰10克。每30平方米面积场所内,将上述中药加水1000毫升在敞开器皿中煎煮熏蒸30分钟。[2]

四 临床特征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状.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 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

  患儿尿黄。

  重疹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特点。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

  

五 鉴别  根据上述临床特征,在大规模流行时,诊断不困难。但散在发生时,须与、疱疹性咽颊炎、等鉴别:

   (1)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目前有7个血清型、65个亚型。主要侵犯猪、牛、马等家畜。对人虽然可致病,但不敏感。一般发生于畜牧区,成人牧民多见,四季均有。口腔粘膜疹易融合成较大溃疡,手背及指、趾间有疹子,有痒痛感。

  (2)疱疹性口炎四季均可发病,以散在为主。一般无皮疹,偶尔在下腹部可出现疱疹。

  (3)疱疹性咽颊炎,可由CoxA组病毒引起,病变在口腔后部;如、软腭、悬雍垂,很少累及颊粘膜、舌、龈。不典型、散在性HFMD很难与出疹发热性疾病鉴别,须做病原学及血清检查。

  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六 护理对策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首先还是全身的护理,要给孩子最好的支持。

  在孩子患任何疾病的时候,如果全身的抵抗力处在一个很好的状态的话,任何疾病的感染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因为手足口病的感染主要是病毒的感染,针对病毒,目前来说我们还是以支持疗法为主,没有什么特别针对性的治疗,也提倡用病毒唑,但是总的来说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因为抗病毒药一般在发病24小时到48小时前使用才是最佳的。而往往我们确诊手足口病的时候,都已经过了最有效的治疗阶段,现在也不提倡用这些抗病毒的药物。

  

  比方,

  如果孩子口腔里面有口疮的话,让孩子用1%淡盐水或者温水经常漱口,这样做可以将疼痛控制在较轻的程度里面。

  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口腔疼痛或者溃疡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医生可以用一些抗菌素软膏或者用带有局部麻醉性剂的液体减轻孩子的疼痛。

  

  如果没有任何的并发症出现,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很好的护理氛围中,5—7天都可以痊愈。

发布于 2009-04-25 14:58:57 IP 属地·中国|山东省|济南市

69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69条评论
这个帖子发的很及时,我们已经培训了两次了呢。而且,还开卷考试了一次呢,可见,手足口病的严重程度,此帖收藏了,因为我们有可能还要接受卫生局的考试,我虽然参加了培训,却没有你的帖子讲的清楚,多谢了。
  • 2009-04-25 22:41:17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回复 0点赞
学习了!!谢谢分享!!
  • 2009-04-27 09:48:29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河源市
    回复 0点赞
学习了!!谢谢分享!!
  • 2009-04-29 12:34:29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日照市
    回复 0点赞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3岁以下的婴幼儿患病居多,经常会在托儿所或幼儿园发生集体流行。手足口病是发病后在手、足皮肤及口腔黏膜上会出现类似水痘样的疱疹。根据手足口病的起病、病程、临床特征,当属于中医温病学“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   根据中医理论,手足口病属温病范畴,由湿热疫毒所引起。中医对温病治疗素有成效,早期干预,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根据西医理论,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小儿传染病,目前西医尚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而中医药在抗病毒方面的效果已为现代医学所证实,并且在抗击非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中医越早介入防治,就越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减少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疗效,还能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在应用中药预防手足口病方面,除了“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预防措施外,市民可用板蓝根或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煎水,给小孩服用预防感染。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可用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选用西瓜霜或冰硼散、珠黄散一种,吹敷口腔患处,每日2次,可治疗口咽部疱疹。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 2009-05-07 23:11:18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邯郸市
    回复 0点赞
说得很详细,很好,谢谢了!:hy :hy :ws :ws
  • 2009-05-11 13:54:33 · IP属地·中国|吉林省|长春市
    回复 0点赞
谢谢~~要提醒朋友了~~
  • 2009-06-02 15:50:07 · IP属地·中国|浙江省|金华市
    回复 0点赞
有手足口病疫苗吗?
  • 2009-06-02 17:44:57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
    回复 0点赞
手足口病:解释一下   手足口病是近年来开始流行的小儿传染病,以口、手、足发出疱疹为主要特征,因此命名为手足口病。它由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引起,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宝宝,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本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一般4-5月开始,夏秋季为高峰期,一般病程在一周左右,属自限性疾病,一次感染获终身免疫。多发于2-5岁的宝宝,3岁以下宝宝发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研读一番   手足口病发病时,常伴有发烧、头痛、鼻塞等症状,容易误诊为感冒。热度一般都不高,多在38℃以下,且持续时间较短,最短的半天,最长的不超过3天。其典型症状是患儿的口腔内舌头、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的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也会发生在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一般2-5天皮疹逐渐消退。部分患儿在口腔发生疱疹破溃后形成了小溃疡面,于足出现咽痛、流涎、拒食、哭闹不安等症状。   手足口病:看我怎么对付你   隔离治疗:因为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所以必须隔离治疗。   中药治疗:手足口病采用中药治疗效果比较好,一般口服清热解毒利湿中药和口腔涂药相结合,3-7天后就能与它说“拜拜”了!   冰淇淋疗法:当口腔溃疡时,适当吃棒冰或冰淇淋可促使溃疡愈合,或者用淡盐水漱口可以缓解口腔疼痛,还可喝冷开水,用冷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以防继发感染。   手足口病:妈妈怎么做   饮食有讲究:发病期间,宝宝的饮食应清淡为主,禁食热、辣等有刺激的食物;妈妈可以给宝宝服维生素,吃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让宝宝喝足量的牛奶、水等饮料,多吃新鲜果蔬,但不要进食含酸性果汁饮品和固体食物。   衣着要清洁:妈妈要保持宝宝衣服清洁,避免皮肤感染。   环境要舒适:宝宝居住的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手足口病:危害真不小   手足口病若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脑炎、心肌炎等病症,后果严重,因此爸爸妈妈如发现宝宝有类似症状,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手足口病:防你没商量   妈妈必须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经常彻底清洗宝宝的玩具或其他用品;   在手足口病流行时,爸爸妈妈尽量少让宝宝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爸爸妈妈还要注意宝宝的营养、休息,避免曰光暴晒,防止因过度疲劳而降低了抵抗力。
  • 2009-09-11 13:14:23 · IP属地·中国|四川省|成都市
    回复 0点赞
我今年也见识了不少手足口病例,轻症3--5天缓解,重症推之。
  • 2009-09-29 12:35:37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邢台市
    回复 0点赞
谢谢楼主的祥细分解,学习了.
  • 2010-04-30 13:34:35 · IP属地·中国|湖南省|湘潭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