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乳糖酶缺乏和乳糖不耐受症
关注者
0
被浏览
983

▲ 乳糖酶缺乏可分为三类: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和成人型乳糖酶缺乏)。后者最常见,发生率也最高。

 ▲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多有家族性,新生儿哺乳后1至2小时即出现以腹泻为主的症状,伴有腹胀。乳糖酶缺乏是正常现象,一般认为与饮食习惯不同所造成的遗传基因突变有关,亚洲人种及我国人群,发病率高。

 ▲ 乳糖是乳制品中的主要成分。乳糖进入体内后经小肠乳糖酶作用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半乳糖是婴儿脑发育的必需物质,与婴儿大脑的迅速成长有密切关系;另外,乳糖在肠道发酵产生乳酸可提高食物中钙、磷、钾、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利用。婴儿断乳后,乳糖酶活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减退,而随着年龄增大,乳糖酶含量也会逐渐减少,30%的成人会有“乳糖不耐受症”。因此有人喝牛奶后会出现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最终可能因为乳糖酶缺乏并导致乳糖不耐受。

 ▲ 常用氢气呼气试验来检测乳糖酶缺乏,这种方法最简便、敏感、可靠、又无损伤。但需注意的是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会产生假阳性,服用大量抗生素等会产生假阴性。此外睡眠、吸烟、情绪以及试验前饮食等均会影响试验结果。

 ▲ 怎么办呢?首先,最好用酸奶代替牛奶补充营养,因为酸奶中含有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群可以将乳糖分解,对饮用牛奶后常有腹胀肠鸣、甚至腹泻者最为适宜;其次,喝250ml牛奶前,加一片乳糖酶片剂;第三,采取少量多次服用,缓解症状;第四,试用专门出售的无乳糖奶粉,但研究不多;第五,不空腹饮奶,有主张饮奶加麦片;配合谷物混合膳食时,牛奶中乳糖浓度会下降。

发布于 2009-05-28 12:05:34 IP 属地·中国|陕西省|咸阳市

0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