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村卫生所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及生存
关注者
1
被浏览
7349

现实中的医改,大家看看吧 2012年1月1日,三门峡市陕县所有农村集体卫生所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影响乡村医生生存的问题,现特作以下略述: 一,收入锐减,补助政策不合常理 零差价后乡医的收入来源有三条途径:一、公共卫生服务;二,每个处方四块五的补贴;三,ZF定额补助每千户籍人口五千元固定补助。看似村医不受损失,实则收入已经难以维持正常生活开支。以陕县张茅乡村医张群栓为例:他医术高超,多年来病号稳定上升,诊所效益不错,现诊所工作人员三人,按现行政策一年公共卫生补助一年五六千元,定额补助五千元,大家最为看重的处方补助,县新农合办公本着“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的原则,全年给的定额是两千多元,平均每天一个半病人有这四块五的补助。这就是全年看得到的收入,还是全额发放的情况。如此算来每人一年收入就是几千块钱。不足一万的年收入,还如何经营下去? 和张群栓相比,陕县宫前乡的水丽红收入就更低了,她去年取得了助理医师证书,虽然打算在村室服务下去,但收入让她左右为难。她所在村三百多口人,一一年的公共卫生服务费得了两千多元,按现行补助政策她一二年每张处方四块五的补助给了五百元。五百块,一年的补助!就是算上ZF专项补助一年收入还是少的难以维持生活。她是坚持还是放弃,没人给她答案。 补助款的支付 让人难过 以前的乡医自己挣钱自己花,现在自己干活要靠ZF给,所谓“购买服务”,就要经上级卫生部门考核后发放,且不说能不能足额发放,就那一年一发放,年头拖年尾的发放补助方式,就没人受得了。没了药品收入,仅仅靠那些补助,漫长一年,让乡医如何生活?在没有任何保障的前提下推行零差价政策,村医无法接受,不能安心,村民的实惠恐怕难以得到。是得是失?政策的制定者是不是到基层实地考证下! 二,对于乡村医生身份的认定显失公平 乡村医生的身份是农民,这是卫生部门对于乡村医生身份的确定。半医半农是社会对乡医的印象,“农民“,则是ZF给乡村医生的身份。但是多年来,不计其数的年轻乡医刻苦学习,努力进取,取得国家执业医师证书的大有人在,以医为生,成为专业医生的也非常之多。医疗服务收入已经成了他们的全部收入。同时社会的发展让乡村医生本来不高的收入已经和这个社会脱节。高风险,低收入,没地位,少保障…已经让乡村医生后继乏人了,现在更让这个行业步入社会的底层。毫无疑问,这是卫生部门和ZF在自破网底。就如取得执业医师证书的乡村医生李时运,他正在想着放弃医生去开饭店,因为开饭店的父亲收入比他高的多。收入低,看不到希望,没有职业的归属感,最为苦恼就是年轻的乡村医生们。有着国家认可的执业医师证书,自己的身份居然是“农民”。 三,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确实有其缺陷 进药的环节明显复杂化 陕县卫生室进药的过程是这样的:每月逢“九”号前村卫生室报计划给乡卫生院,每月有三次报药机会,然后中标公司将药送达卫生院,卫生院通知村医来拉自己的药…看这个过程都觉得费了好大的劲,有的村子距卫生院一二十里,单单去卫生院取药都成了一种负担。 再看中标药品,总结起来就是西药价低,中成药价明显提高,便宜的有一元以下的,贵的几十上百一盒药。关键问题是药品的实用性差,看起来几百种药品,真正能让村级诊所用的着的不多。医院用药和诊所用药应该有所区别,医院和诊所按同一标准制定采购计划,明显缺乏合理性。比如83.79元一瓶的脂肪乳,32.88元的人参健脾片,村卫生室很难用的着。非常突出的问题是儿科病用药,大家习惯用的一些实用可靠的如优卡丹、护彤、七珍丹等药都难觅其踪。很多医生埋怨,来个儿科小病人以后不知该怎么看了,是用成人药代替呢还是告诉病人父母说没有药?小病不出村成了空谈,恐怕买伤风胶囊头疼粉都要坐车进城买了! 四,弱化村卫生室的医疗功能为时过早 对于村卫生室乡医功能的定义为:一般常见病的诊疗、公共卫生服务、预防接种、传染报告、各种基础信息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合作医疗、转诊… 从以上可以看出乡村医生以往以看病为主的特色已经改变,弱化村卫生的的医疗服务功能成了潜在的趋势。究竟农民对于村卫生室最为需要的是什么?毫无疑问,病了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这才是最重要的。身居陕县店子乡陈家原村的群众看病需要到十公里外的卫生院看病,因为附近没有可以看病的卫生所。 五,乡村医生的流失还在继续 陕县宫前乡二十五个行政村,现在仅存十八家卫生所,其余空白村由乡卫生院医生代管。所谓代管,也只是建立健康档案,管好公共卫生,村民看病不得不到外村看病,或者到乡卫生院看病。小病不出村早已成为空谈。没有村医村室的村偏远地区还有多少?还有多少现有村医打算改行?这真不好说!处于观望态度的灵宝县某乡村医生透露,如果灵宝零差价政策也和陕县一样荒唐,他所在乡最少有六位乡医打算要改行。改行原因很简单,一年几千或者一万多元的收入无法维持生活。现今当地最普通打工者的月工资也在两三千元,而乡村医生一月连一千元都不能保证,谁还能够安心?在今年陕县卫生局召开的全县乡医零差价动员大会上,卫生局长张俊木表示,以后每个村卫生室的年收入最多会达到一千五百块。这个数字还是理论上的最多!一千五百块在现今能买到什么?张茅乡的张群栓医生算了笔账,他的卫生所仅仅冬季采暖炉用煤取暖就大概需要三四千元。这笔钱哪里来?不要取暖,病人冷的受不了,继续要取暖炉,难道让儿子给点钱来买煤?行医近三十年的张医生说起来连连叹气。 六,登记手续繁琐 村医疲于应对 零差价后村医看病需要登记的有:门诊日志 、 挂号单、合作医疗证、合作医疗报表,处方……这些东西足以把年迈的乡医们弄的晕头转向。 七,乡村补助难同步 村医更加举步维艰 按照公布的2012新农合报销政策:乡卫生院住院报销百分之九十,村卫生所报销百分五十。但是真正到了落实的时候乡卫生院的百分之九十落实了,村卫生室的百分之五十落空了。ZF以牺牲村医的利益来实行零差价,给群众实惠,损乡医利益,这样不合理的政策如何能得到村医的支持?村医也为此被逼到了两难的境地:执行,没了收入生活都难以维持;不执行有违政策会面临被吊销医疗许可证的可能!对于村医的不公平待遇,如果不纠正,付出和收入如果悬殊总是如此之大,零差价只能是管理部门的一厢情愿。 八,“余药两个月处理完” 太过于武断的要求 实行零差价后卫生室原有药品被要求在两个月内处理完。稍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诊所的药历来都是“三年进不全,一年卖不完”。不论现在库存有多少药都要两个月处理完,只能让大家在心底纳闷了:如果卖不完,我们是自己吃了,还是象处理医疗垃圾一样焚烧了? 综上所述,零差价带给乡医的诸多问题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注意,体察,调查…乡村医生愿意付出,但是应该有个前提:先要能够满足生活需要,然后再安心干工作

发布于 2012-05-10 17:56:28 IP 属地·中国|江西省|景德镇市

17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7条评论
赞成 楼主实话实说,在任何时候都要实事求是。尊重现实,方能行事。
  • 2012-05-11 14:11:48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东莞市
    回复 0点赞
反应的是事实
  • 2012-05-12 09:02:41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封市
    回复 0点赞
你说的不错,ZF给的钱到基层就没有了。
  • 2012-05-13 18:14:56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邢台市
    回复 0点赞
没有调查,不切合实际,创造政绩。
  • 2012-05-13 19:30:04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滨州市
    回复 0点赞
说的很透彻,值得深思啊。虽然我们南阳这里还没有正式开始,但是也是心有余悸。
  • 2012-05-14 18:50:06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南阳市
    回复 0点赞
说的很切合实际,我是临潼的乡医 公共卫生马上半年检查了,资料弄的晕头转向,10大公共卫生项目,给我没一年经费不到10000快 打印机 打印纸 耗材 全是我们的,再说了 公共卫生项目 那是大学生干的事,我们的身份是农民,
  • 2012-06-09 21:50:35 · IP属地·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回复 0点赞
实际问题,也是乡医们的共同遭遇
  • 2012-06-10 22:06:26 · IP属地·中国|山西省|大同市
    回复 0点赞
会转发的转给卫生部看看,谁会转啊?乡医太难了,和以前的民办老师比比,无语。。。。。。。
  • 2012-06-13 13:01:26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莱芜市
    回复 0点赞
说的很透彻,值得深思啊。虽然我们这里还没有正式开始,但是也是心有余悸。
  • 2012-06-13 16:23:01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汕头市
    回复 0点赞
你的发言很精彩!真实,全面,透彻!顶!!!
  • 2012-06-17 18:56:22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惠州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