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仿宋_GB2312][size=4][color=Red]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的体会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临床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静脉穿刺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手段。
在静脉穿刺时不仅要力求一针见血,还要用关心的语言、轻柔体贴的操作,让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充分享受到被人尊重、关心、同情、理解的人性化服务;同时一针见血,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为抢救危重患者争取了最关键的分分秒秒。此时的分分秒秒就是生命,也是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1 操作步骤
1.1 调整心态 面对各种患者,如休克患者病情危急,分秒必争;患儿因不配合,穿刺难度大,但家长要求一针见血,给护士增加压力。所以必须保持良好、自信、从容的心态,不能慌乱。
1.2 选择血管 选好血管是穿刺成功的关键,对选择的血管的走向、粗细、进针的长度和角度等都应在进针前时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3 穿刺血管 首先绷紧皮肤,目的一是可以固定血管便于进针,二是进针时疼痛感觉较轻,三是可以穿破皮肤直接进入血管,因为针头在血管内向前进针不痛,在皮下向前进针然后进血管会感觉很疼痛。
1.4 固定 对于不配合的患者,首先要固定穿刺部位,如小儿头皮穿刺,一人用双手固定头部,并借身体的力量,适当压住患儿的身体,避免患儿躁动影响穿刺成功。穿刺成功后,顺着针头和连接管的方向固定。连接管如果压在针头或针柄上可能导致针尖斜面紧贴血管壁,造成液体不滴或患者有疼痛感。
2 针对不同的患者穿刺的注意事项
2.1 头皮静脉穿刺 大多数应用于小儿,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患儿不配合,二是难度相对较大,三是家长不能容忍孩子多受痛苦,一针不成功,就表现很不满意,甚至发生冲突,因此更要谨慎,选好血管,注意血管的走向、粗细、进针点、进血管处、进针梗的长度等,有把握后才能进针。一针见血并不等于成功,固定很重要,对于满头大汗的孩子,用胶布固定后,再用准备好的绷带围头部1圈,绷带的两端纵向剪破、系紧。
2.2 四肢静脉输液 对于很不配合的患儿及成人,可以先用夹板固定,避免关节活动,露出穿刺部位,然后穿刺,以免穿刺后再用夹板固定造成失败。
2.3 老年人 多数老年人皮肤松弛,血管壁缺乏弹性和韧性,血管脆性大易破裂,所以进针时绷紧皮肤,轻轻刺入,见回血后就固定,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再进针少许,否则可能穿破血管,造成失败;扎止血带时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最好扎在内衣外面,一是避免小血管破裂出现皮下出血而产生淤斑,二是减轻患者的疼痛,三是在冬季避免对患者造成寒冷刺激,应时时处处体现护士对患者关心、体贴。
2.4 水肿患者 根据血管的解剖位置,用大拇指压迫所在部位,见血管后,快速消毒进针。
2.5 危重患者、休克、脱水等患者抽血 当其他小血管采血达不到需要量,一般需抽颈静脉血或股静脉血。抽颈静脉血时用手指压在锁骨上缘,使颈静脉充盈,绷紧皮肤,顺着血管的方向穿刺,取针时按压力度适宜(如果取针时压力过大,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窦神经,引起延髓心迷走中枢兴奋,心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增多,可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时间稍长,避免出现血肿。抽股静脉时采用斜角穿刺法:(1)穿刺点:选在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点下方1~1.5cm股动脉搏动内侧。(2)持针方法:示指固定针栓,保持针尖斜面和针筒刻度朝上。(3)进针方法:呈20°~30°角(肥胖患儿加大角度,30°~45°角)进针,进入针长的2/3(约1.5~2cm)后,边退边抽吸,见回血后固定。(4)固定手法为右手示指固定针栓,右手掌侧面和前臂压住大腿,左手抽吸至所需血量,这种手法稳妥,尤其是对不太合作的患儿,可避免躁动而致穿刺失败。(5)但值得注意的是取针后在针眼及其上方1cm处用棉球压迫2~3min,避免引起深部血肿。
2.6 对一般患者血管明显 仍然要认真对待,不能大意,力求一针见血。
通过不断总结静脉穿刺的经验教训,同事之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全院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基本上做到了一针见血,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font]
发布于 2009-06-03 10:28:30 IP 属地·中国|浙江省|杭州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0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