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生儿时期容易患哪些疾病?
关注者
0
被浏览
1945

自初生之时起,至一个月内为新生儿时期。小儿在初生生后,犹如草木之萌芽,其形体气血均较嫩弱,对周围环境、气候寒温的适应能力均较差。因而容易患病。临床常见有以下几种疾病: 1)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中医又称为初生儿。新生儿硬肿症,是初生儿时期所特有疾病。它多与小儿先天凛赋不足有关。当小儿初生时,其体温与母体相仿,出生后其体温即开始下降,若在寒冷季节出生,由于保温不当,易为寒冷所侵而发病。主要症状有体温不升,四肢厥冷,肌肤硬肿或发紫暗,哭声低微或不哭,吸乳乏力等, “寒凝则气滞,气滞则血瘀”,故出现肢体僵硬。这是新生儿硬肿症的表现,主要因受寒冷所致。中医认为;此病若不及时抢救,易出现衰竭,预后多不良。因此应积极采取保温措施.此复温不宜过快,可先用已预备妥的温暖被褥包裹,再加用暖水袋,使小儿体温逐渐恢复,以防热迫血络而发生危险,并应及时送往附近医院诊治。 2)新生儿破伤风 又称“脐风”。由于本病多发于初生后4、6日,故又有“四六风”俗称。其发病原因,多是出生时脐带感染所致。主要表现先有张口不利,吮乳口松无力等症,逐渐出现抽搐阵作,牙关紧固,目拢面聚,呈苦笑容貌,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强直,伴有大汗淋漓及发热等症。此病发病急,变化快,应及时送当地医院进行抢救。 3)新生儿黄疽 中医称之为“胎黄”,即指小儿出生一周左右出现全身皮肤发黄、目黄、尿黄等一组症状。此多是由于先天胎毒,或因母体湿热郁蒸影响胎儿肝脏所致。正常情况下,黄疸持续一周左右,即可自行逐渐消退。若小儿黄疸逐渐加重且持续不退,件有精神弱,纳呆呕吐,腹胀不适,尿色深黄似茶,大便色白等症,此为湿热蕴结,肝胆瘀阻,虚实夹杂,病情较重,中医称“湿热黄疸”。西医属新生儿肝炎、溶血性黄疸、胆汁粘稠综合症,以及胆道梗阻等范畴,应及时到 医院诊治,或用中药治疗。 4)新生儿肺炎 : 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发病者,多是在胎期感染胎毒所致;而在出生后3—4天以后发病者则多由护理不当、外感风寒所引起。其主要表现,在初期仅有精神弱,吃奶欠佳,易呛奶溢奶,吐白沫痰,口周稍青等症,待病情严重时,才有明显地发热、咳嗽喘促、喉中痰鸣、鼻煽憋气、烦燥不安,甚至呼吸困难诸症,应首先想到是肺炎。除对新生儿加强护理外,应立即送医院检查,以免病情加重。

发布于 2007-05-25 13:50:05 IP 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1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条评论
谢谢啊,很实用啊
  • 2009-11-14 17:27:38 · IP属地·中国|陕西省|铜川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