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几个病例大家讨论、讨论
关注者
0
被浏览
26695

最近见论坛来了几位中医老师,特发几个病粒大家探讨学习一下: 1 患者,恶寒发热交替出现,上午高热38度,午后低热37.4度。如此10余天。面赤、口苦、咽干、头晕、目眩,恶心、欲呕,不思饮食,热退即恶寒,呈寒热往来之势,午后患者手足心热,烦躁。 病例已经分析很清晰,望大家给出一个治疗方案。 2 患者,女性妊娠5月余,因不慎外感风寒,头沉、鼻塞流涕,咳嗽吐白色稀痰,有时呕吐,舌红苔薄白,脉象浮滑。 请大家给出具体治疗方子。 3 患者,男性,40岁,困倦嗜卧,四肢倦怠、饮食正常、大便日1-2次,手足怕冷,睡而梦多,脉象寸浮滑、关尺部剧细弦,舌质淡边有齿痕、苔滑微黄腻。 请大家根据症状、脉象,分析此病,并给出处方。 请大家踊跃发言。

发布于 2007-10-24 15:34:40 IP 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165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65条评论
1.少阳病 小柴胡汤 2外感风寒咳嗽 荆防败毒散 3痰湿证 半夏白术天麻汤
  • 2007-10-24 15:53:39 · IP属地·中国|安徽省|淮北市
    回复 0点赞
:ws :ws :ws :ws
  • 2007-10-24 16:08:48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南阳市
    回复 0点赞
我学习,我期待!
  • 2007-10-24 19:34:41 · IP属地·中国|陕西省|安康市
    回复 0点赞
原帖由 杏林春暖 于 2007-10-24 15:53 发表 http://xcys.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 1.少阳病 小柴胡汤 2外感风寒咳嗽 荆防败毒散 3痰湿证 半夏白术天麻汤 请详细的把辨证写下,并且写出处方好吗? 另外注意病例3的处理意见。
  • 2007-10-24 19:41:52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回复 0点赞
原帖由 bnnitje 于 2007-10-24 19:37 发表 http://xcys.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 用西药呢???????? 你可以用中成药。
  • 2007-10-24 19:43:42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回复 0点赞
第三个患者应该不是简单的痰湿证吧!
  • 2007-10-24 20:31:12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聊城市
    回复 0点赞
原帖由 上善细辛 于 2007-10-24 19:41 发表 http://xcys.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 请详细的把辨证写下,并且写出处方好吗? 另外注意病例3的处理意见。 3。应该是脾湿,湿困清阳,阳不入阴,神不守舍,故困倦嗜卧,睡而梦多,脾主四肢,湿性重浊粘滞,故四肢倦怠。饮食正常,苔滑微黄腻。大便日1-2次,说明湿久滞而化热之象,脉象寸浮滑、关尺部剧细弦,舌质淡边有齿痕,一派痰湿之象, 治疗原则:健脾化湿,温阳益气 方剂;苓桂术甘汤加减 或者用辛开苦降法,方剂以半夏泻心汤加减
  • 2007-10-24 21:04:10 · IP属地·中国|安徽省|淮北市
    回复 0点赞
不错,请楼主具体分析一下。期待中、、、、、、
  • 2007-10-24 21:04:27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回复 0点赞
原帖由 上善细辛 于 2007-10-24 19:41 发表 http://xcys.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 请详细的把辨证写下,并且写出处方好吗? 另外注意病例3的处理意见。 1: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邪气在半表半里,故寒热往来之势,交替出现,上午高热38度,午后低热37.4度,面赤。如此10余天,久病必虚,故头晕。胆主疑虑,化热伤阴,午后患者手足心热,烦躁。横犯脾胃故欲呕,不思饮食 治疗原则;和解表里, 小柴胡汤 主之
  • 2007-10-24 21:25:54 · IP属地·中国|安徽省|淮北市
    回复 0点赞
原帖由 上善细辛 于 2007-10-24 19:41 发表 http://xcys.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 请详细的把辨证写下,并且写出处方好吗? 另外注意病例3的处理意见。 2.辨证分析:女性妊娠5月余,因不慎外感风寒,风寒外缩,故头沉,鼻塞流涕为病在表,咳嗽吐白色稀痰表示风寒邪气犯肺,舌红苔薄白,脉象浮,均为寒在表之象,犯胃则有时呕吐, 治疗原则:宣肺止咳,散风寒 方剂以荆防败毒散 或者止嗽散 本帖最后由 杏林春暖 于 2007-10-24 21:43 编辑 ]
  • 2007-10-24 21:36:37 · IP属地·中国|安徽省|淮北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