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突发剧烈头痛3小时
关注者
0
被浏览
6371

患者,16岁,下午放学回家后突然发生头痛,十分剧烈,呈持续性全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该患者全身出大汗 ,面色苍白,逐渐出现意识不清,此时已距发病约90分钟. 查体,T36.4c,P74次/分,R26次/分,BP118/70mmHg.神志不清,呈深昏迷状态,头.颈.心,肺及腹部一般检查均无异常所见.颈强直<+>,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双侧巴宾斯基征+ 没做眼底检查,不能确定有无神经渌头 水肿.否认有头不外伤史,还可能有什麽原因呢? 社区医师做到的检查还有那些没做?到上级医院对此病例首先应做啥检查?如果高颅压,发病如此迅速,还有抢救的希望吗?应该如何抢救?

[color=Red]本病例讨论实验实行加密讨论。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参与就送鲜花!答题精彩者加分!

加密方法参见:http://xcys.5d6d.com/viewthread.php?tid=21&page=1&extra=page%3D1

发布于 2007-10-25 20:06:10 IP 属地·中国|山东省|聊城市

27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27条评论
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刺激症, CT检查; 脱水降颅压,治疗原发病, 年轻人一般考虑脑瘤破裂。 本帖最后由 竞岚 于 2007-10-30 21:46 编辑 ]
  • 2007-10-25 20:18:24 · IP属地·中国|陕西省|安康市
    回复 0点赞
我们想在此病例上实验一下加密讨论,互不影响,5天后解密,大家一起学习。
  • 2007-10-25 20:23:03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回复 0点赞
病例特点: 1、患者,16岁,突发剧烈头痛,呈持续性全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 2、患者出现昏睡状态(该患者全身出大汗 ,面色苍白,逐渐出现意识不清,此时已距发病约90分钟.) 3、查体:.颈强直<+>,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双侧巴宾斯基征+ 诊断: 1脑动脉瘤破裂 2蛛网膜下腔出血? 依据:年轻患者,突发剧烈头痛,病情发展迅速,根据病例特点主要考虑上述2个诊断,需要急诊CT明确诊断。 基层接诊后的注意事项:尽量保证不要搬动患者。
  • 2007-10-25 20:31:36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回复 0点赞
原因1,脑出血,通过年龄考虑脑血管畸形破裂引起. 2,首先进行CT检查. 3,希望还是有的,但要取决于当时的医疗条件. 4脑出血的急救原则: (1)安静卧床,尽量减少搬动。呼叫急救车大夫出诊,待病情较为稳定后,立即送医院急救。 (2)脑出血的最初的5分钟内,对于生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病人舌根后坠易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在救护车到来之前,采取措施保证呼吸道通畅:松解衣领,取下义齿,侧卧位,头后仰,便于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并及时清除口腔呕吐物,一旦窒息,尽快掏净口腔,进行人工呼吸。 (3)调整血压,对血压较高的脑出血,可用小量利血平治疗或硫酸镁10毫升深部肌肉注射;神志清楚的给予口服心痛定。 (4)如果病人倒在厕所、浴池等狭小场所,要尽快设法移到宽敞的地方。具体做法因地制宜,原则是尽量不要震动头部,保持头部水平位搬运,以免堵住呼吸道。 (5)用止血药,常用止血敏、抗纤溶芳酸、维生素K。止血药用量不可过大,种类不宜多。 (6)防治肺部感染和褥疮。尤其是脑出血昏迷的病人,早期给予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防止褥疮,活动肢体防止关节僵硬。 (7)外科手术治疗,可做血肿穿刺抽吸术或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目的是提高生存率,降低残废率。 脑出血的急性期常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导致脑疝形成,因此,应及时应用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 其脱水剂的应用原则是: (1)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实际需要,决定脱水剂的用量和用法。并密切观察颅内压的动态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做到有效控制,合理用药。 (2)有意识障碍者,提示病灶范围较大,中线结构已受影响,可给予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滴注,6小时1次,并观察病情和意识障碍的动态改变,注意用药后症状是否缓解,以便调整用量和用药间隔时间。 (3)若病人昏迷程度加深,腱反射和肌张力逐渐降低,出现对侧锥体束征或去大脑强直样反应时,为病灶扩大或中线结构移位加重的征象。除应给予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滴注,进行积极的脱水治疗外,并应加用地塞米松10~20毫克静脉滴注,每日1~2次,以上两药可同时或交替应用。 (4)临床症状较轻,病人神志清楚,无剧烈头痛、呕吐,眼底检查未见视乳头水肿者,可暂不用脱水剂。相反,如有剧烈头痛或呕吐,可试给50%葡萄糖60毫升静脉注射,并密切观察用药效应。若症状改善,说明确有颅内压增高。如果头痛、呕吐等症状未减轻,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刺激所致,宜用止痛或镇静剂。对此类病人,一般主张暂时不用甘露醇,以免干扰颅内高压的稳定性。 (5)脱水剂一般应用5~7天。但若合并肺部感染或频繁癫痫发作,常因感染、中毒、缺氧等因素,而使脑水肿加重,脱水剂的应用时间可适当延长。 (6)应用脱水剂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是否已达到了脱水的目的,又要预防过度脱水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如血容量不足,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损害等。 本帖最后由 竞岚 于 2007-10-30 21:47 编辑 ]
  • 2007-10-25 21:10:14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济南市
    回复 0点赞
患者,16岁,下午放学回家后突然发生头痛,十分剧烈,呈持续性全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呈喷射状,因为患者年龄是16岁,不超过30岁,考虑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破裂,不知道上学时发生什么情况。 神志不清,呈深昏迷状态,头.颈.心,肺及腹部一般检查均无异常所见.颈强直<+>,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双侧巴宾斯基征+(已经有脑疝) 剧烈头痛、昏迷、颈项强直,有脑膜刺激征——蛛网膜处血管畸形破裂——导致——脑疝。 这种病人必须避免脑部活动,不要搬动病人,积极转院(120)、就地治疗:甘露醇+地米。 本帖最后由 竞岚 于 2007-10-30 21:47 编辑 ]
  • 2007-10-25 21:30:57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回复 0点赞
我忒笨,不会玩电脑,你们加密,我出哑谜,猪夏初。 你上面的帖子内容前面的 ,100的后面多了个空格,我已帮你编辑了!————东方乡医
  • 2007-10-25 22:22:20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回复 0点赞
完了本来想学习一下,因为没有积分看不了了。 不要着急,也不能只看别人的啊,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参与一下,大胆的发言!————东方乡医
  • 2007-10-26 10:44:09 · IP属地·中国|天津|天津市
    回复 0点赞
考虑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破裂吧 处理:一 降颅内压 二 控制感染 三 对症治疗 本帖最后由 竞岚 于 2007-10-30 21:48 编辑 ]
  • 2007-10-26 12:58:47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聊城市
    回复 0点赞
现在想学习都那么难!!!!!!能看多少是多少吧!咱玩不了那么多的花花来!学一点是一点!!!:tz// :tz// :tz// 加密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可能开始你有点不习惯这样的讨论方式,但请你认真的参与一次,就会发现这样讨论的好处了!————东方乡医
  • 2007-10-26 13:22:52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聊城市
    回复 0点赞
首先定位一下,该患儿的病变部位在中枢,也就是头部。依据:头痛,程度十分剧烈,呈持续性全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呈喷射状,典型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查体时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颈强直<+>,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双侧巴宾斯基征+,这些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有力证据。 其次,病变性质应该是血管的意外。依据:突然起病,病前无类似上感等前驱症状,亦无发热等感染症状,不是慢性病变,所以像寄生虫、流脑等不太支持,唯一符合的就是脑血管意外。 分析到这里,情况就明确明朗了,因为患儿无高血压病史,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可以排出了,而在临床上,我们常见的就是一个血管畸形破裂引起的脑出血了,该患儿的病史特点也比较支持。 在治疗上,选择治疗方法的主要依据是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出血的部位及患者的一般身体情况来决定,结合本患者,出血量应该不小,双侧瞳孔不等大,说明可能已经有脑疝形成了,病情不容乐观,当然,这得依赖头脑CT检查结果初步判断出血量的多少及部位。 作为基层医院的医生,我们目前能处理的就是降颅内压,说到降颅内压,不得不说甘露醇,因为大凡降颅压,都会用到它。 甘露醇作为一种大分子、高渗性脱水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颅内压增高者,但目前关于甘露醇的用量、用法、适应征及禁忌征的争论还远没有结束,作为基层医生,我们没有资格去争论学术上的一些东西,但对于常用的药物的一些指南,还是应该了解的,譬如甘露醇的应用指南中就提到,时间上,一般要在发病6小时后才可以用,因为高渗的甘露醇会逸漏至血肿内,血肿内渗透压随之增高,加剧血肿扩大,对脑细胞损害加重,并有可能酿成恶果,所以本患儿暂不能用甘露醇来降颅压,可以用速尿、地米等代替。 治疗: 第一、加强气道的管理,因为患儿有呕吐,这个一定要注意,避免误吸,可将头偏向一侧并固定。 第二、选用速尿等替代品降颅内压 第三,止血药物的应用 第四、应该预防应激反应了,可以预防性应该抑酸剂 第五、支持、对证 初步处理后,和家属交待病情,赶紧转走吧 本帖最后由 竞岚 于 2007-10-30 21:49 编辑 ]
  • 2007-10-26 14:18:06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烟台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