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50年医生,当了近20年上海中山医院院长,历经中国医疗体制大大小小改革,杨秉辉教授对中国医患关系的变化了然于胸。恐怕再难找出像他这样适合谈论中国医患关系的人,更加难得的是,在远离行政岗位后,他对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有着更加客观的认识。 在这样一位年逾七十,而又从未间断观察社会的老医生、老院长眼中,中国医患关系走向今天这样的局面,虽然存在众多历史的、社会的原因,但医疗体制和医学教育难辞其咎。 病人为何不领情? 《新民周刊》:每个去医院就医的患者,似乎都一肚子怨气,医生能够理解患者的感受吗? 杨秉辉:我在任的时候,患者投诉最多的情况是“我话还没说完,医生方子就开好了”。大多数医院都是这样的情况。我去问被投诉的医生,你为什么不让患者说完?医生说,他上周做过胃镜,连他胃里面都看到了,他说什么实在不重要了。我再去问患者,患者说,我家邻居是得胃癌死的,我今天来是想问医生这胃病会不会变成胃癌,他开的药我家里还有啊。 医生和患者关注的重点不同,患者很多的抱怨,其实都是因为这样的错位。医生的精力都用在研究病人的病理上了,没研究病人的心理,所以病人并不领情。 《新民周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位? 杨秉辉:西方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有一句名言是“了解病人是什么人比了解他生什么病更重要”。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技术,更是一个为人服务的行当。现在的医学教育,只教学生细菌、病毒、细胞、药理,很少教学生社会是什么样的、病人心态是怎么样的。医生不应该是纯粹的科学家,应该提倡医学人文精神,这一点是目前中国医学教育欠缺的地方。 有一个笑话说,国外一个医学团体访问中国后,笑谈中国的医学教育与兽医的教育是差不多的,兽医也教牛生了什么病,是什么细菌引起,用什么药。我们注重医学技术的方面,忽视了医学是为人服务的。 行政部门对医生的评价也是纯科学性的,只看医生论文有多少,论文的级别有多高。我认为,医生是应该做一些研究,但对他们的评价标准,不能跟对生命科学院的专家一样,他们的精力都在科研上,而医生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看病上的,我认为评价一个医生的好坏,最重要的是看他能不能服务好病人。 《新民周刊》:为什么说了解病人比了解疾病更重要? 杨秉辉: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多年前一位江西农村患者,风湿性心脏病拖了太久,变成严重的心力衰竭。从病情上看,他需要做一个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但由于他病情严重,手术的风险很大。这个患者到过很多医院看病,医院都不敢给他手术。后来到上海的某三甲医院,一名非常优秀的医生接收了他。这名医生认为,患者病情非常严重,不手术就只能“等死”,尽管风险大,还是要“搏一搏”。 患者对医生愿意手术感激不尽,跪下来磕头,说是终于找到救星了。他回老家凑够几万元手术费用,住进医院,接受了手术。手术后第三天,患者因心力衰竭而死亡。家属自然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到医院大闹。他们认为既然你医生同意手术,就是一定能治好的,现在人死了,一定是医生的责任。 这位医生的技术是好的,他也是好意想要治好病人,但他没有考虑病人的背景,像这种高风险的手术,患者和家属是无法承担的。这个手术,可能不应该做。 另外还有一个可以作为对照的真实故事。有一年我带队到江西农村巡回医疗,遇到一名患心脏病的农村妇女。她的疾病是主动脉狭窄,她说经常感到胸口痛。我问她,这里的医生 是怎么给你治疗的。这名妇女告诉我,医生说,胸口痛的时候,就回家喝一碗糖水,喝了糖水就会好很多。 其实,糖水并不能治疗她的心脏病,但这名医生很聪明,胸痛一般总是在劳作时冠状动脉血供不足,患者回家喝糖水就是得到了休息,休息才是症状得到缓解的原因。像喝糖水这样的“缓兵之计”,对于这名妇女来说可能就是最好的治疗。 医学能做的,是对病人的照顾,包括心理的、社会因素的照顾。 《新民周刊》:越是大医院,矛盾似乎越多,这是什么原因? 杨秉辉:你到大医院看病,医生就有责任。你跟医生讲病情的时候,一定说得严重些,非常不舒服、难过死了。医生能不重视吗?重视了,就要检查,现在的科学发展到超声波能发现肝脏上0.5厘米的肿瘤,医生手摸怎么能摸出来。如果误诊,罪不可恕,尤其大医院。 所以,如果一个人说自己头痛,他去看神经科的专家,这个专家不敢不给他做CT,若检查不能确定病情,CT做完再做核磁共振,然后医生说“未发现明显病变”。过两天病人自己头也不痛了,对于患者来说,检查不是白做了吗?所以患者觉得多花了钱,医生多做了检查。但问题是你看了专家,他擅长脑肿瘤的治疗,当然要给你查清楚。 《新民周刊》:还有一种说法是,医生让病人做那么多检查,是为了保护自己,推卸责任。 杨秉辉:病人、社会都不会轻易饶恕医生的失误,所以现在医生责任很大,必须步步为营。医疗纠纷要举证倒置,医生要证明自己没有错。经常有报道说,看感冒做了多少检查,花了多少钱。我要问,既然你知道是感冒,为什么一定要到大医院去看,自己买点感冒药吃不就得了吗。 医学越发达患者越不满 《新民周刊》:现在医疗技术进步了,很多疾病在早期就能被发现,应该是好事,为什么患者反而不满意? 杨秉辉:对,医疗技术是先进了,但病人的自我意识也提高了,不只在中国,在其他国家,病人维护自己权益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但人家都是通过法律途径,医生常常要应对官司。人对自我价值的理解,是社会进步的一面。 《新民周刊》:很多患者的抱怨是,医生故意让我做不必要的检查,让我花更多钱,过去没有这么多仪器,不是也能看好病吗?对此你怎么看? 杨秉辉:过去医生看病很简单,没有这么多仪器。我是内科医生,来一个发烧病人,医生先考虑呼吸道的感染,问问咳嗽吗?病人说不咳。那我就拿听诊器听,呼吸音很清晰,不像肺炎。我再问拉肚子吗?病人说不拉,那就基本排除肠炎。我问头痛吗?说不痛,检查一下头颈没有强直症状,基本排除脑膜炎。躺下来压压胆囊的位置,如果没有压痛,基本不是胆囊炎。如果阑尾没有压痛,不是阑尾炎。排除了这些常见病,医生开点退热药总是没错。 如果病人第二天烧退了,病人觉得挺好,如果第二天没退烧,他又来了,我们就要查个血,白血球高,表明有炎症,打青霉素。如不高,考虑还是感冒,继续吃药,多喝点水。当时就是这样处理的,病人都没有意见的。 但是现在,再这样看病就不可以了。比如还是刚才这个病人,第二天没退烧,他肯定去别的三甲医院拍片,如果查出来是支气管炎、肺炎,患者马上倒过来告你,说你不给他检查,说你误诊。
发布于 2012-06-22 15:59:46 IP 属地·中国|江苏省|淮安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2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