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有些针灸新学员对每日经脉当令时辰不甚明确,故撰写本文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气血在经络内运行,有盛有衰,循行不断。先贤总结其规律有二:
一、气血按十二经的循行流注,以合十二时辰。《针灸大成•手足阴阳流注论》云:“岐伯曰∶凡人两手足,各有三阴脉、三阳脉,以合为十二经也。手之三阴,从胸走至手,手之三阳,从手走至头;足之三阳,从头下走至足,足之三阴,从足上走入腹。络脉传注 ,周流不息,故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阳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并载这样一首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这也是子午流注纳子开穴法的理论依据。
二、气血按昼夜阴阳属性盛衰变化,以合十二时辰。一阴一阳衍化三阴三阳,三阴三阳经气随太阳、月亮循环运转,似海水潮起潮落。子时阴气最盛,故为太阴,暮夜则为少阴、晨夜则为厥阴;午时太阳当中,故为太阳,上午则为少阳、下午则为阳明。再把三阴三阳六等分按十二地支平均分成十二等分,则顺序为:子时为太阴之中位;丑时为太阴末、厥阴初;寅时为厥阴之中位;卯时为厥阴末、少阳初;辰时为少阳之中位;巳时为少阳末、太阳初; 午时为太阳之中位;未时为太阳末、阳明初;申时为阳明之中位;酉时为阳明末、少阴初;戌时为少阴之中位;亥时为少阴之末太阴之初。《伤寒论》云: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阳明潮热,热甚于申时,也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发布于 2012-07-28 11:39:00 IP 属地·中国|湖北省|荆州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2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