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讨论:关于输液反应
关注者
0
被浏览
1490
   输液是基层医生最常应用的治疗方法,输液反应在输液过程中时常见到。作为基层医生,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输液反应,因为它不但牵涉医生很大的精力,而且还容易引起病人及家属的误解,处理不好会影响医生的声誉和生意。
作为一名基层医生,多年来注意研究和学习有关输液反应问题,个人认为:正确认识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就可能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置输液反应。现将个人的一些认识做一总结,算是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共同交流讨论。   

一、与药物有关的原因

  1. 热原反应 ①药物原因:药物本身含有热原,或在配制过程中污染,存储期间产生热原或霉变。 ②输液器原因:输液器或各种用具被致热原感染 ③操作原因:输液前液体配制及输液时操作不规范,引起液体污染。
  2. 微粒反应: 常见原因:① 配药针头带入微粒② 静脉穿刺针头滞留微粒③ 药品配伍增加微粒。 微粒直径小时人眼不能发现,因此,澄明度合格的注射液不一定意味着微粒合格。尤其注意的是中草药针剂所含成分复杂,多为大分子有机物,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可因盐析作用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二、与输液速度有关的原因 1.急性肺水肿 :如果输液总量过多,或输入过快,对于心肺功能不良的老年人、婴幼儿,可造成急性肺水肿或者急性心力衰竭。 2.水中毒: 由于过多过快地输入低渗液体或单纯葡萄糖液,导致细胞外液稀释,造成低纳血症,引发脑水肿和全身细胞肿胀。 三、与天气有关的原因:
  3. 输液反应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夏季,因为夏季温度高,药物容易被微生物污染。
  4. 温差大的天气也容易发生输液反应。据报道,某日气温为20℃,而后3天连续气温下降温差达12 ℃,而输液反应在气温低的时间较多,占56%。这是由于气温偏低,输入的体液与人体温差较大,刺激血管引起血管壁痉挛,出现寒颤、体温及血压升高,特别是老年重症患者更易发生。 四、与消毒不彻底有关的原因 含酒精的碘伏、碘酒、75%酒精等,使用时间过长由于酒精挥发,造成酒精浓度过低,有可能会导致皮肤细菌消毒不彻底诱发输液反应。因此消毒液要经常更换,尤其是夏天。

发布于 2012-08-05 13:11:53 IP 属地·中国|山东省|潍坊市

1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条评论
好贴,一定顶!
  • 2012-08-12 16:43:40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汕头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