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汗的辨证
1 表证是病位在肌表,了解表证有汗与无汗,往往可以分辨感受外邪的性质和正气的盛衰,表证无汗,多属外感寒邪,如伤寒表证之类,寒主收敛,使腠理致密,汗孔闭塞所致。表证有汗,多属外感风邪,如太阳中风证之类,比如外感风热以及卫阳虚弱,复感外邪的表证都可以见到出汗,因风性开泄,热性升散,均可以使腠理疏松而汗出,若卫阳素虚,肌表不固,则更易汗出。
2 自汗
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的是自汗,多因气虚卫阳不固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
3 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汗止,谓之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敛阳,津随阳泄而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颧红口咽干燥等证
4 大汗
汗出量多,津液大泄,其病变有寒热、虚实之不同。汗出蒸蒸并见高热不已,烦渴饮冷,脉洪大等证,是为阳热内盛迫汗外泄的实热证。若大汗淋漓,伴有呼吸急促,神疲气弱,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证则为阳气将绝,元气欲脱,津伴气泄的危侯,故为绝汗、脱汗。
5 战汗
先见全身战栗,几经挣扎而继之汗出的为战汗,是正邪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如汗出热退,脉静身浮是邪去正安的好转现象,若汗出而烦躁不安,脉来疾急为阴盛正衰的危侯。
6 头汗
头汗:汗出仅限于头部,多由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前者多见于烦渴、苔黄,脉浮数等证。或者常见于自身倦怠,小便不利,舌苔黄腻等证。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者老人气喘的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如重症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于虚阳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液随气而脱的危象。
7 半身汗
半侧身体出汗,或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下半身,统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调,或气血不和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即属于这种病变。
8手足心汗
手足心汗,不太多者为生理现象。但汗出过多又兼见口干咽燥;便秘尿黄,脉细等,则为阴经郁热熏蒸所致,手足心为手厥阴、足少阴脉所过之处。汗出过多,独见心胸部,多因思劳过度,劳伤心脾所致。
冷汗和热汗,冷多因阴虚卫气不足肌表不固所致。热汗多由外感风热或风热蒸迫所引起。
发布于 2007-10-31 11:55:30 IP 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2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